到“边城”寻“翠翠”
文/摄 彭刚
边城,在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临近边界的城市,而在沈从文笔下则是一个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那里有他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

我眼中的边城,则无处不在,我定义它为城市边界那些诗意地栖居地和诗意一样生活的地方。
近日有幸去了一趟湖北的边城——恩施,对那的山水美景以及人文特色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此地发现了一位神似《边城》故事中的主人公——翠翠(因为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一直对我印象太深,特别是那十五岁的翠翠,最让人牵挂——她一直在等着那个年青人,何时才能再回来啊。)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汇处。是上古巴文化发源地,民俗民风独特,文化优势得天独厚,加上它位于湘、鄂、川、黔交界地带,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当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是一块多情的土地,占民族数众多的土家族是一个浪漫开放的民族。它们住的浪漫,吃的浪漫,爱的浪漫,恨的浪漫,连死了都浪漫一把……

刚踏上恩施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穿城而过的清江水。象我们这些在城里住久的人,很难看到如此清澈的绿绿的江水缓缓流动,依稀可见嫩嫩的水草在水中轻轻摇曳,那么的柔细,让人满心爱怜。江边有很多人在水中嬉戏,分不清是当地人还是游人,时不时还爆发出响亮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走在江面石桥礅上,微风从脚边拂过,掬一捧江水,竞是凉入心骨。江边青石板上几位纯朴的土家族大妈正用棒槌使劲槌着衣服,那清脆的槌击声,随着清江一起漂至远方……这时我感觉到身入这山水间,是一个仙境,是专门养育仙女的地方,不,养育“翠翠”的地方。

一名身着土家服装,面目清秀的女孩迎面缓缓走来,热情的与我们领队打召呼,而我恍惚间,产生了一种幻觉,她就是翠翠?这是位身形如翠翠般的当地女导游,名叫小李。一路走来,边唱边跳地给我们展现边城恩施美景。“正月里来是新年哪依哟喂,妹娃子去拜年喏喂,哎——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我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嘞,妹娃儿请上船,啊喂呀着啊喂呀着,将妹娃儿推过河哟嗬喂”……可能我对那些边缘城市尚存着的纯真美丽情有独钟,并走进了这城中,看见了正在唱歌的女导游,如翠翠般的身形让人不尤(由)想起了自己的纯真年代……在这美妙的歌声中,我的身子已经没有了重量,轻轻的,如一丝萦绕小船的轻雾,变成了一缕歌声融入那美妙的歌喉,变成了一绺痴醉的想象正缓缓攀登于那满目春池的眼神……小李可能只有十九岁。盘着很精神的发髻,那眼睛如清江水般清清的,却又深不见底,纯纯的,灵动而深邃,但那一颦一笑不禁使我总想起《边城》里那个翠翠,只是她身边没有了那条大黄狗。

本来来一位地导接待我们并不是什么希奇事,但随着我们的游玩以及与这位地导的深入接触,使我更加喜爱这的一山一水一人了。

徜徉在恩施街道,摩肩接重的游客没有惯常闹市中的喧嚣,而是全都悄言静语地感受着民居的古朴韵味,让你觉得这城市有一种超然入境的宁静。怀旧的店铺,浓郁飘香的腊肉,拖着背包游走的行者,街道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小店里的艺人,T恤衫上的彩画,街边闲坐的土家老人,无不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游玩、谈话间,知道小李出生在离恩施市大概50几公里处白杨坪麂子渡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在梭布垭石林那边),家中有五口人,父母、外婆和哥哥,她6岁进入校园,从小就超喜欢唱歌、跳舞。但由于那远离城市,家庭困难,没有选择专门学习艺术门类的条件,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恩施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来学习幼师专业。问起她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她说:选择它的原因并不是我多么多么的喜欢小孩子,而是它的课程里面有我喜欢的声乐和舞蹈。这几年我的专业成绩在班上还算不错,也许是对我热爱的一个回报吧。现在的她已从职业艺术学院毕业,并从事当地导游工作已半年多了。我问她,你的远大理想是什么啊?是想成为当地知名的歌唱家或舞蹈家吗?她纯真地说:我不想成为歌唱家,也不想成为舞蹈家,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成为我们班上“刘老师”那样很能干的人。刘老师是我在职校最喜欢,最崇拜的一位老师,她不仅人长的漂亮,普通话、唱歌、跳舞样样都是很棒滴,我太想成为她了。我问她:你学了一技之长想外出发展吗?她说:我不想攀高枝,只想把当前导游工作干的最完美,我又问,改变一个女孩命运的方式有许多,如要么嫁好人家,要么自己大干一场。她说:我一不想攀高枝,二只想把当前导游工作干的最完美,我就很满足了……多么纯真、质朴而又朴实的话语啊。

《边城》中翠翠,向我们展示的命运,正如面前这位小李一般,等着渡人?还是等着人度?。渡人的是渡船,翠翠和爷爷长久的守候;人度是婚姻,翠翠和母亲一样默默地等待。渡船无法选择渡客,少女无法选择度她的人。眼前现实中的翠翠也许会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

不知不觉,恩施游已让我们步入了暮色,远望夜色中的城镇,不折不扣是一个美妙的梦境。当我穿过这影绰人群,随便寻一处临水而设的茶馆酒吧,或钻进岸边吊脚楼的土家餐馆,一人独饮或与好友偕欢,我会觉得这里虽然这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短短邂逅,但这里的水、船、塔、街、人等,都会伴随着那浓浓的酒香和美味,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中,而且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和自然,并如活在梦境般跟着沈从文的笔,开始讲述或聆听青春少女翠翠的故事,那里有真情流露,有美丽故事,更有在边城自然、人文风景的淡淡叙说中,体会的哲理,和翠翠溪边等人度的隐忍。

这次写作,虽是自己人生的一次短短邂逅的记录,但写在心灵深处中的却是我最为美好的一页,
在今后偶尔闲暇时细细回味阅读,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简介:

彭刚,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专家,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黄石市摄影家协会理事,高级经济师,高级讲师,多次在黄石市组织的各项摄影活动中获得金、银、铜奖,信奉的摄影格言是皮特·亚当斯的一句话: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