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走进武汉大学
文/徐莲芝

登高望远一揽祖国大好河山,俯瞰东湖之滨风景旖旎湖面上,波光粼粼,走在湖光山色中的武汉大学。 从汤逊湖畔到珞珈山头,从丹桂飘香到落英缤纷,我们身边的风景也随着脚步流转。武大的校园是独具风采的,纵使四季流转,珞珈山下总能带给我们惊喜,或是初春枝头粉黛的珞樱,或是仲夏鉴湖的荷塘月色,又或是金秋街道旁的飘扬的落叶,抑或是深冬落雪时的静谧美好。这里四处树木参天鸟语花香,撄花盛开,有着独特典雅风格,银墙琉璃瓦的建筑群。座落在珞珈山丘半腰,掩映在葱茏的花木下,飞檐斗拱镶嵌于秀丽的山水之间。远看似琼台楼阁,近观如楼台宫殿那金碧辉煌的搂阁平台。
在这里培育祖国无数栋梁之材,
这里青春的学子们活力四射,人文气息浓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感觉。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整个世界的美好前程。
可以人说让人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美的升华。
这时我不禁回想那是在84年那难忘的岁月。
我们省建六公司调整合并我们与第五分公司组合在一起走进了文明世界的武汉大学学府,
以前我来过两次,第一次是我们上实践课,学校来到武大怎样使用经伟仪测量,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66那年到武大六角亭看大字报。真没想到如今成为一名武汉大学的光荣建设者我娇傲自豪,
在单位领导的安排下,各尽其责作为一个材料主管,我感到责任重大。每次我们与校甲方分管搞基建的戴校长,孙处长,联系工程上需要的钢材门窗,指定那个厂家材料的差价,新形材料的配用,变更没计方案。更改以及各种钢材形号规格的配送,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我们承建施工乙方面都要密切与联系,校甲方基建处洽淡修正定盘。在我们开进武汉大学这十几年里建设的项目有图书馆,化学楼行政楼,八四学生宿舍,校医院商业网点四十亩校院宿舍。这里每项工程都渗透着每一个建设者工匠人的心血和汗水作岀创造奉献精神。
诠释了一个工匠人无穷的智慧,他们用科学的运用力学原理和其它技术精确技术用精密的组装,来拼接完成每套程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一切都要按照平面几何图,施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材料的预算,配合比例的强度达标准确数值,这些技术都来不得半点误差。巧夺天工在工匠人员于专注内心驾定,执作坚持不懈精神,大到百年大计,小到一砖一瓦一砂一泥,
这都包含着工匠人的智慧结晶内函。
这都是建设者的这一伟大智慧杰作,工匠建设者的丰功伟业建造了武汉大学壮美景观。
给了大武汉东湖之滨美丽景色。
工匠建设者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如今,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早已超越了工匠群体,折射出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

庄子《庖丁解牛》一文中说“道也,进乎技矣”;《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无不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凭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引领青少年弘扬劳模身上的工匠精神,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徐莲芝,女现年69岁。在省建六公司退休,从事统计经济师,大专文化。本人喜欢邦助身边所有人,喜欢唱歌,旅游,写作,在网络平台发表多数作品。喜欢把温暖给爱的世界。让文字在诗歌的海洋遨游。本人系长江文学社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