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效拳,男,川洞孔子桐梓湾人,退役上校,码字喜文,交流真诚。善作善成,弘扬正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话端午
文/效拳

顺口溜记, 民间端午各不一,易风移俗很给力。活动饮食样样有,驱虫避瘟举大旗。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主要有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放纸鸢、荡秋千,饮菖蒲酒与雄黄酒、喝午时茶等习俗。佩香囊,是端午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对六七十年代川东北方向乡间民俗分解为端午饮食,主要是面食即吃包子,因用新收成的麦子,磨面偿新。先祭天地,然后自用,还可喝雄黄酒。端午节俗,一般女婿在当天要给岳父岳母家送节,吃完饭后,要带点包子回家,这不叫“吃不了兜着走。”应该叫长辈给其回礼,现代又叫伴手礼。午时习俗,用腾黄或兑大蒜水,在屋外刷洒一圈,意为消毒或避邪。大人小孩这天,不能坐门槛上耍,具说容易生疮疤的。现在,社会进步了,条件好了,发展了,有凳子坐了,就不存在此习俗之忌。
笔者创意斗胆地建议仅仅供业内人士参考。端午,可否端端庄庄的思考人生和总结一个下午。除正常的走亲访友外,午间小酌小酒,思索下午。其一,端正对待,午后思索。其二,端庄有礼,检视多许。其三,端茶递水,操持家务。其四,端视前方,追赶队伍。其五,端树信心,正能评估。具体字意,还可加深分解,做到更加进一步的消化、深化、转化为充实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能力提升之中。
根据农历,端午节应在芒种和夏至左右。建议,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个体差异而定,可以练一种节气功,即芒种功。具体方法,请求即告知,方法简单,注重时辰,不需其它物件支撑着,仅用行动练习着。(若需要者,专门提供,按需即供。)
这种芒种功主治:心痛,悲伤,喜笑,喜惊,善忘,胁痛,目黄,发热,咳嗽,呕吐,泄泻,消渴,头颈痛,面赤,咽喉干燥,口渴等病症。

本法出自陈希夷,载于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芒种,在六气六步为三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少阳相火,故原一书载录本法为开头有"运:主少阳三气”之句。又,芒种为五月节,五月在十二地支属午。根据十二支化六气的正对化说,午位于正南方,在月建为五月仲夏,火旺于夏,而南方正是火之本位,故君火生于午,为正化。因此,原书有“时:配手少阴君火”之说。
结合端午,供参考借鉴。伸伸抖抖过端午,切莫傻,二百五。正能向上励斗志,健身案例不枚举。若有心得可交流,也如久旱及时雨。思想行动广融汇,与时俱进透视古。精华传承最地道,帮助有缘定有许。一切思行有见解,访学思悟自做主。
谢谢分享。
附:方法和图示
效拳 即日吉时辑于川洞孔子定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