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
作者 :恩果

苦日子熬出头了,三姨出嫁了,大舅二舅相继有了工作,也都成了家。
姥娘一直跟着二舅生活,二舅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很努力,体制内的工作二舅已然不满足,他辞了工作自己干,创业初期家里安了电话,经常会有业务电话打进家里,姥娘就成了接线员,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姥娘愣是用她自己的方式记住了所有来电信息和电话,她学会了写阿拉伯数字记电话,脑子记事从来没误过。我们常开玩笑说姥娘这是给二舅当秘书,二舅的朋友和客户也都知道姥娘这个负责的老妈秘书,姥娘的接线工作随着手机的出现而结束。

后来,小舅小姨们相继在县城有了房子,姥娘会在过冬时来县城居住。我工作后过年回去姥娘还给我压岁钱,姥娘说工作了只要没成家就是孩子,这是我在其他长辈跟前所没有的待遇也是姥娘对我的专宠。我成家后有了小儿,在县城我们住的很近,但过年再也不能和姥娘舅舅在一起,我都是年前带小儿先去看望她,给她买可心的东西,姥娘年轻时是个标致的人,到老也是特别讲究。知道她扎着耳朵眼却从未见过她带耳环,我就给她买了金耳环戴上,她一边埋怨我乱花钱一边照着镜子,我知道姥娘的心里一定很美。
我给她买的红毛衣每年过年时拿出来穿,娟妹给我从澳大利亚寄来的奶粉我都孝敬了她,自从我挣钱后过年去看她都给她钱,后来几年她因腿疾已不能出行每次去看她都给她挑选一些发热的养生用品及营养品。每次都嗔怪我乱花钱还叮咛再来可不要买东西了,姥娘说我给她买的东西太多了,连外国的奶粉都吃上了,姥爷和姥姥可没她有福气。年后去看她我经常不带小儿,她总是在我按响门铃的那一刻就问好是谁,在我进门的瞬间朝我的身后瞅并且手开始淘衣兜,看我身后没有带着小尾巴,她就可来气,为啥不带孩子来,来不来都得把压岁钱给小儿拿上,说孩子能拿姥姥的钱是福气,我要不拿真能让她生气,真是拗不过她。
姥娘上岁数后有十多年是和大姨相伴一起生活的,大姨从小离开姥娘思念成疾导致失聪,成年后想要守住姥娘,守住她日思夜想的妈妈,执意在姥娘身边寻了婆家。
小时候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传话全靠腿脚,姥娘家和大姨家目测直线距离三百米,走路少说七八百米,她们娘俩一天的传话传物不知多少,这个脚程小舅小姨姐姐跑一次就烦了,而我就成了她们之间的传声筒,去大姨家还是一溜儿上坡,记得最多的一天居然往返十几次之多,我总是不厌其烦,总是能完美的完成传递任务,为此经常受到姥娘和大姨的夸奖,我就在这样的奔跑中一天天长大。

长大后寒暑假回姥娘家,姥娘和大姨都特别高兴,有我在她们能随时连线。姨夫为人厚道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经常带工出门干活儿,在村里还算殷实人家,姥爷走了以后,姨夫经常提携两个舅舅,姨夫一生操劳64岁突然就走了,姨夫走了之后大姨就彻底和姥娘相守走完余生。姥娘年岁大了听力不好,大姨听力障碍,俩人在一起说话总是声高八度,她俩互相说故事,看老戏,大姨识文断字经常给姥娘念老书,我们每次回去总是很远就听到她们的朗朗之声,有大姨陪着姥娘我们都很放心。

〔作者简介〕恩果:机关工作,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先后担任《古今诗人咏井陉》副主编、《井陉历史文化》编辑。参与校阅并助印《法舫文集》,出版策划《法海宝舟》、《觉海法舫》、《法舫大师年谱》等书籍。感恩生活、热心公益、奉献爱心,曾多次组织爱心人士筹集善款捐助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