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端午(张可久体)
乔大庆(安徽)
离骚先辈铸宏篇。天问言行话本源。九歌浓厚悠然见。其思无近缘。
国风千古延绵。江南远。汨水前。屈子传贤。
南州春色•端午节
卢桂华(榆树)
端阳节,赛龙舟。扬波追远,粽子诉忧愁。不朽诗人身赴水,患国泪心头。不尽离骚寸断,丹心无奈,遗恨水东流。
往事千年做古,沧桑巨变,重写春秋。如画江山,青春常在,观大国、无限风流。国泰民安诗咏,佳节笔歌讴。
楼上曲•端午节有感(通韵)
阮成芳(武汉)
端午来临耕砚草。骚人哀悼升仙報。白马素车万世标。修文地下屈公瞧。
门挂菖蒲驱恶鸟。窗悬香叶镇缯缴。龙舟荡荡万人号。一帆风顺不辞劳。
捣练子•端午节(冯延已·通韵)
秦琼桂(武汉)
端午日,饮雄黄。深巷长街玉粽香。艾草菖蒲祛病疫,莒节文化永传扬。
小重山•祭屈原(薛昭蕴体)
李军鹏(河南平顶山)
端午时来众祭灵。屈原垂爱楚、却无成。汨罗江畔艾香盈。龙舟赛、棕子醉苍生。
天问国殇情。湘君诗橘颂、远游行。怀沙河伯礼魂精。惜往日、渔父楚辞呈。
采桑子•端午(和凝体)
刘志民(山东)
熏风垂柳莲塘绿,麦穗金黄。杏熟飘香。端午农家艾草香。
千家万户蒸棕子。屈子投江。英烈昭扬。欢赛龙舟祭俊良。
水调歌头•端午感怀
鼎文(陕西宝鸡)
九州端午节,万里粽香盈。雄黄清酒,遥向天地祭英灵。千古奇冤遗恨,万世缅怀祈福,告慰屈魂听。华夏乃尧舜,盛世更清明。
神州美,雄风烈,赋深情。离骚咏读,不朽词赋沁心声。擂鼓龙舟奋楫,前进中华跨越,云海展鹏程。万岁中华兴,逐梦巨龙腾。
浪淘沙令•龙舟赛(李煜体)
金钢
雾起汨罗江,烟雨迷茫。雄黄美酒醉人香。击鼓龙舟相竞逐,屈子何方?
昊日出东方,云彩呈祥。频抛粽叶裹红糖。浪里高歌声震耳,笑把旗扬。
摊破浣溪沙•端午节祭屈原(新韵)
朱国喜(河南)
舍下新插艾草鲜,晨剥鸡蛋粽香甜。水上龙舟正鏖战,众围观。
屈子投江衔梦想,国民含泪悼忠贤。天咽地哽同落泪,祭魂还。
念奴娇•端午
郜书珍(河南)
年年端午,看龙舟竞渡,屈原悲祭。万古沉魂湘水怨,含恨问天垂涕。忠骨怀沙,汨罗翻浪,忧国人憔悴。离骚哀咏,九歌穹碧长唳。
浴血奋勇千秋,风流无数,雄狮东方岿。三楚灵均贞魄笑,泉下感心嘉慰。岳麓青云,洞庭烟雨,泯却湘妃泪。泛槎河汉,一钩弯月吟醉。
苏幕遮•端午怀屈原(范仲淹体)
刘修荣(湖北荆州)
值端阳,先哲溯。爱国诗人,绝唱离骚著。创立楚辞陶染普。求索精神,万代千秋誉。
忆灵均,悲丧楚。偏信谗言,社稷怀王误。报国无门流放苦。汨水怀沙,烈慨垂千古。
浣溪沙•端阳节祭屈原(新韵)
赵长远(河南)
忠楚屈原万古冤,离骚留著在人间,罗江端午浴芳兰。
舟渡汨江生寓意,家家艾草挂门前,香蒲胸佩佑平安。
一剪梅•端午节(周邦彦体)
董景炎(山东)
赤日炎炎粽米香。杏赤枝头,鱼跃荷塘。家中宴饮聚欢颜,艾草斜挑,熏袋芬芳。
屈子投江故国亡。杜宇哀鸣,楼月清光。骚人远去祭新诗,慢啭歌喉,醉饮琼浆。
东坡引•端午
心天一色·王凤池(北京)
万家香粽煮。时节逢端午。龙舟摆满江边处。众歌吟咏賦。
离骚橘颂,九歌渔父。祭屈子、忠魂度。华人悼念先贤祖。神州同慰抚。
水调歌头•端午节咏(毛滂体)
左书谔(山东)
九州包粽子,四海荡龙舟。千年之俗,百年承继更风流。难忘屈原投水,尤记伍员自刎,爱国却成仇。天道汗青志,班马谱春秋。
看今朝,小康步,大道酬。龙舟竞赛,百舸争渡占鳌头。昨夕龙腾虎跃,今日高歌猛进,伟业震寰球。端午留新赋,一曲正开喉。
玉楼春•端午节(顾夐体)
贾建山(郑州)
习俗千年端午节,诸户万门香艾立。青峰悬影照斜阳,清水龙舟相竞比。
屈子含悲留古迹。湘水流波书墨客。忧民忧国念英贤,入梦怀人今忆昔。
法驾导引•端午祭灵均
张国彬
端午节,端午节,遥祭汨罗江。屈子探寻求索路,离骚犹似诉衷肠。忧国竟离殇。
注:屈原字灵均。
玉楼春•端午悼屈原(顾詹体)
刘德明(山西)
端午骄阳烧肺腑。锣鼓喧天舟跳舞。英灵魂魄乐欢欣,华夏渐成凡间主。
歌九离骚天问赋。屈子仙西留卓著。忠心耿耿促荆强,庸狗怎能成猛虎。
相思引•端午随思
刘永平(山东)
端午时光木叶茏。风高气朗望长空。夜深人静,傍水忆尊公。
春远菖蒲花色浅,诗歌溯远越苍穹。瑞风飘絮,爱国记心中。
渔歌子•端午祭(张志和体)
瞿解顺(湖南)
端午期间暴雨狂,天公垂泪泣魂伤。屈子粽,汨罗江,爱国情怀世代扬。
蝶恋花•端午(冯延已)
意林新尉(湖南)
清晓倚窗江柳舞,风送荷香,沉醉多情趣。但看龙舟擂战鼓。粽情粽意迎端午。
艾叶驱邪尘喜雨,沁润芳林,似奏离骚句。一片赤诚迎国富。合家欢庆聊心语。
踏莎行•端午节吊屈原
云帆(南京)
汨水烟波,斜晖几度。曾惊怀石湘累处。尽忠殉国奉黎民,贤能廉正奸臣妒。
日朗中天,月华千古。高风亮节神州慕。诗辞骚赋万年传,楚王台榭空笼雾。
鹧鸪天•故乡过端午节(宴几道体)
刘永华(安徽)
五月端阳景正逢,龙舟赛会鼓声隆。 齐翻木棹十分力,乐浴兰汤万古风。
蒲丝细,五黄红,艾香老酒避蛇虫。 汨罗沉死传千载,解粽年年记册中。
采桑子•端午节(和凝体)
刁柏春(伊春)
清晨早起欢声漫,蒿插门边。囊挂胸前。鲜彩葫芦高处悬。
家家糯粽芳香散,满桌佳餐。竞赛龙船。纪念先贤悼屈原。
水调歌头•吟端阳
季荣霞(山东)
端午盛阳至,艾叶溢芬芳。粽香熏透庭院,童子佩香囊。桑椹樱桃齐聚,喜鹊黄鹂和曲,新麦满粮仓。把酒饮欢乐,吃粽保安康。
酒微醺,茶慢品,乐满堂。榴花正艳,家乐国盛暖情长。遥想屈原今日,国破离乡君弃,悲愤玉沉江。绝唱《离骚》赋,千古永留芳。
鹧鸪天•端阳感抒(新韵)
青山(贵州开阳)
五月衔觞醉九州,惊雷乍起绕亭楼。九歌一曲向天问,江畔遗篇万古愁。
菖蒲浅,海棠幽,仰天长啸恨悠悠。今当独步思屈子,大浪淘沙天际流。
拜星月慢•端午节(新韵·周邦彦体)
董俊才(沈阳)
仲夏端阳,佳辰重午,霡霂敲窗软款。雨韵听琴,更流霞相伴。浅酌罢,倦意、心游故宇香梦,解粽儿时重现。另样遐思,那泥房篱院。
米粘黄、马蔺竹衣襻。加红枣、尚有白糖蘸。最是诱惑期希,煮鸡鸭鹅蛋。纸葫芦、艾草门楣绚。平安佑、五彩绳童腕。常忆起、旧谷芝麻,觅天真烂漫。
人月圆•端午颂屈原(龙谱通韵)
车胜新(山东)
汩罗江水东流去,端午颂屈原。龙舟竞渡,飘香艾叶,情韵绵绵。
涛声依旧,相思无限,岁岁依然。忠魂永在,家国社稷,薪火相传。
诉衷情令•端午·纪念我屈原
金登仁(鄱阳)
哀抛粽子两千年。纪念我屈原。中华爱国信念,端午醒人间。
歌壮举,颂诗篇。赛龙船。离骚一曲,振兴中华,国梦当圆。
鹧鸪天•端午节(晏几道体)
姚会昌(吉林)
醉卧卜居天问常,狂吟长啸九歌凉。离骚江哭逐波影,乐府风号赴水乡。
千古寂,万年殇。家家户户艾悬房。一枝绿苇山河泣,三寸丹心日月光。
点绛唇•端午抒怀(冯延已体)
孔繁恩(山西灵石)
艾草香凝,龙舟前面迎风尚。意何思想。情已随波浪。
乐奏歌传,诗诵君心爽。词赋向。襟怀同享。笑语言方广。
临江仙•端午节(龙谱)
冯良建(辽宁)
仲夏又临重五,飞升正祭苍龙。竞舟食粽九州风。沉江思屈子,悬目念员翁。
更寄桃枝菖艾,避邪防病驱虫。千年民俗续传中。非遗名国际,文化舞昌隆。
注:员翁:伍子胥名员。
忆秦娥•端午抒怀(李白体)
邓新翔(株洲)
端午节,汨罗江上三闾绝,三闾绝。荆楚大地,杜鹃啼血。
九章天问国殇别,离骚渔父东君烨,东君烨。粽香如昨,忠魂人杰。
南楼令•端午节(刘过体)
张贵信(吉林镇赉)
诗债又相摧,香风五月回。是端阳、艾叶摇帏。雁影升晴初雨霁,棕才嗅,绕空飞。
断梦醒时追,荆翁逝后陪。此相寻,庸意全颓。遥向汩罗低首敬,月牙曲,正东垂。
正宫•小梁州‖端午节(贯云石体)
乔大庆(安徽)
离骚屈子汨罗江,天问端阳。菖蒲芷草艾绒汤,驱炎瘴,沐浴洒雄黄。〔幺篇〕
龙舟竞赛青云漾,系香包彩线情长。粽叶青,锅腾浪,香飘街巷,榴紫映清觞。
仙吕宫•一半儿‖端午节(陈克明体)
刘拉虎(西安)
群峰紫陌燕飞高,万户朱门挂艾蒿。风雨去来怜离骚。粽黎包,一半儿青皮一半儿糕。
黄钟宫•九条龙‖端午节
古月示一口田(内蒙)
夏天欢娱履端阳。农户谷田忙,祭屈原晓来原江上。常。香肴飨于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