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淮安阅读会父亲节线上朗诵专辑4


(节选)
说起爱人的父亲在亲朋好友中无人不知晓,一生勤劳唯一的爱好就是酷爱喝酒。
记得乡邻们曾经说起过父亲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喝醉酒睡在地上。旁边有人开玩笑在他胸膛口用泥筑个窝,里面再倒一点水,奇怪水却沸腾了。这事当时成了人们茶闲饭后时的笑谈。时过境迁我虽不能完全相信此事的真伪,然足已证明父亲是个酷爱喝酒的人物这点不假。
父亲一生爱喝酒,遗憾的是一辈子却无缘喝上一口好酒。
记得我与爱人刚结婚那几年,因挣钱少家里的开支全靠勤劳的父亲靠双肩挑苦力。
那时父亲在村上张春发老哥儿家开的砖瓦窑厂打工。在装窑和出窑的两个时期,父亲整天都是一张脏兮兮黑漆漆的脸。许多时候乡邻们与父亲一起挑烧好的砖瓦,几步一吆喝:“嘿哟……嘿哟……嘿哟……”行走在那乡间窄窄的田埂道上。
父亲最开心的时光是在外挑苦力劳累了一天,回到家坐在大圆桌旁一边饮几口小酒一边吃着奶奶做的脆香萝卜咸菜。许多时候他老人家一边用一根汗渍渍的白毛巾拭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边叫我帮他记着当天挑苦力的账本。每当我把他老人家那一笔笔用汗水换来的苦力账记好大声读给他听后,看见他老人家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里闪烁着一束束希望的光芒。我想他老人家喝的虽是散装白酒,然他的内心也是幸福甜蜜的。
到上世纪一九九三年时,我们夫妻俩也先后来到了安海打工。那时的我们真的挺节省,每一个月除了两人的最基本生活开支外,其余的钱统统寄回老家。父亲没有停下为家打拼的脚步,依旧在老家替人挑力挣点血汗钱。不过那时父亲也时常在公社与三二好朋友喝酒时喝醉。再后来因奶奶过世了我们担心他老人家在家喝醉酒没人管,于是把他接到福建来一起生活了十年。
父亲是个勤快人,这一点儿也不假。刚来福建的那几年他老人家帮我们照看下水果摊或从出租屋挑几个大西瓜到摊位上来。有时候还到外面去拾点荒,聚多点买点小钱。父亲心眼好如看见别人推着货物走上坡路费劲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热心助力一把。
出门在外,在刚开始的那几年父亲是天天喝酒。不过他还算能控制住自己,没有把自己灌醉。那些年虽说我们家日子过得平淡,但因父亲不醉酒也省得我们多操心而为老人家有个好身体高兴。
可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在家的老毛病又犯了,喝酒常常醉。
记得有一次他老人家喝醉酒了趴在菜市场亭子里的圆石桌上,好说歹说他都不跟我回出租屋。折腾到半夜,他竟趴在桌上睡了。那时我也想返身转回出租屋,可良心告诉我父亲曾是个苦命的老人。一个单亲父亲靠挑力养大儿女确不容易。记得我曾问过父亲为何不重找个女人成一个家?他老人家一脸憨厚地回答道:“见过别人家的后妈,我怕自己娃遭罪受就放弃了重组家庭。”
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亲人生的倒计时光的片刻。
记得那一天父亲特慈祥温和,他在拾荒回来经过我摊位时发现我饭碗还凉在一边就关心地说:“燕,你先把饭吃了,冷了吃对身体不好。”我望着老父亲觉得他老人家最近人仿佛变慈祥了许多,他不再常常醉酒了。正当我为老人欢心的时刻,却不知他的生命即将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
到晚上时老人家用手捂着肚子说肚痛。我便叫爱人开车过来让父亲去医院看病,谁知老人说啥都不愿去。最后在药店买了点药回到出租屋。当晚上我们收完摊到家中时,我见父亲服完药后脸色好点就趁机劝他老人家:“老爸你病好了后要慢慢学会少喝点酒,身体好才行。”父亲听见我说的话没像平常般生气地反驳我,而是笑着点了点头。谁知这一笑却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第二天老父亲就走完了他这一生的人生路。
今晚,我看着桌上自己写酒征文得来的两瓶好酒。我多想那劳累了一生爱喝酒的父亲若当还在人间,也该好好享受当下幸福的时光。
一晃眼老父亲离开我们已十一年了。父亲您知道吗?前年八月我们两夫妻在给你和奶奶烧完一柱香后,我们站在老屋的地基上久久不愿离开。虽说老屋己成了他人的晒谷场,但我们仍能清楚地知道哪一个位置曾是父亲、奶奶、我们夫妻俩的房间,还有灶屋及厕所。父亲,
今晚,儿媳举杯敬天堂的父亲一杯酒,愿你老人家与奶奶等先辈们开心快乐每一秒。今夜,我站在窗前仰望天空。我在寻找哪两颗闪烁的星星是老父亲和奶奶的化身?我感恩一生勤劳的大脚奶奶!我感谢爱喝酒的老父亲!多谢您们用弱弱的双肩为后人撑起一把爱的大伞!我多想今晚能与父亲和奶奶入梦团聚啊!
2023年6月15日笔于福建


作者简介:何光燕,四川广安人,70后,广安市作协会员。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 ,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资深播音、主持、编辑、记者,在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工作四十一年,任新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人节目的编导策划,职称主任编辑。荣获中国记协颁发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荣获中央、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党百年大庆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