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永远无法寄出的信
作者:佚名
男:这是一封永远无法寄出的信,这是一封收信人直到去世也没有收到的信。这封信来自杨开慧烈士的故里,在老房子的砖墙中整整躲藏了六十年。
女:它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它躲过了亲人的离去,它也躲过了岁月的流逝。直到被发现的那一天,它才展现在人们眼前。
男: 这是一个妻子写给丈夫的信,这是一个女子写给一个男人的情书。在这封充满爱意的信里,我们看到了妻子对丈夫怎样的思念和牵挂,看到了爱情怎样让一个女性变得勇敢和坚强。
女:你听这穿越了一个世纪的心声,还是那么深情地震荡,你看那沉淀了近百年的话语,还是那么让人感动和心伤。
男: 如今它穿过岁月,走向外面,走向她心爱的丈夫,留给后人多少眼泪和敬佩的力量。你听那来自遥远的诉说,将会怎样撞击着你我的心房。
女:“润之,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有来信,天天等。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我难过。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
男: 年轻的妻子与丈夫在分别的三年里,有无尽的思念和悲伤,那悲伤来自丈夫无法通信,来自丈夫为了一种伟大的事业,也许他根本顾不上这个小家的兴亡。
女:“润之,你是幸运的,能够得到我的爱。我真是爱你的哟。你不来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昨天我和哥哥谈起你,显出很平常的样子。可眼泪不知怎么就落了下来。我要是能忘记你就好了。”
男: 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有多深,对丈夫的理解就有多强。从她嫁给他的那一天起。她就知道丈夫心中的理想,是为了解放全中国的人民。
他无法照顾她和孩子,他无法照顾自己的亲人。而妻子也因为丈夫的事业而被敌人围追堵截,四处隐藏。
女:“我要是能忘记你就好了。你的美丽的影子,我隐隐约约看见你站在那里,凄清地看着我。谁把我的信带给你,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天哪,我总是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的,属不属于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吧。”
男:从这封信里我们读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担心和思念,我们读到了许许多多普通夫妻一样的深情和厚意。我们从中读到了一个伟人的付出和为共和国成立所做出的牺牲和放弃,我们读到了艰难岁月,我们读到了今天好日子来之不易,是因为有他们在前面为我们把道路铺向幸福的方向。
女:“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你。晚上睡在被子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你病了,而且是积劳的缘故。没有我在旁边,你不会注意的,一定要累死才休。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你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托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你,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
男:这是一个伟大的女子,她在担心丈夫的同时,她自己也处于危险之中。她依旧在担心她的丈夫——毛泽东的安危。但是从她给丈夫的字里行间中,丝毫没有抱怨,责备和诉苦,而是满满的爱和挂牵。她用生命在支持丈夫的革命。因为他们的爱情是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仰的。
女:“我要哭了,我真的要哭了,我怎么都不能不爱你,我真的爱你呀,润之…普通人也有这种感情,父爱是一个谜,你难道不想你的孩子吗?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男:这样一封充满呼唤充满刻骨思念的信,直到杨开慧牺牲也没能送到丈夫手里。1930年10月,杨开慧潜回老家看望母亲和孩子时被捕。
爱情对一个女人来说永远是美好的花前月下,可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却是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存在。
爱情总是会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的。一个年仅29岁的女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女儿,更是一个无比伟大的中国女性,她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女:一封带着无尽思念和牵挂的信,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老房子的砖墙缝隙中整整六十年,直到1982年被发现,距离毛泽东主席去世六年后,那句“谁把我的信带给你,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让他们伟大的爱情成为千古绝唱,永远在大地上流传。
我们珍惜吧,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这用无数先烈换来的美好时光。珍惜爱情、友情和亲情吧,这一切对于那样一个年代的女子是一种怎样的希冀和渴望。

张建民:军人 记者 诗人 摄影 朗诵

细雨,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写作与诵读艺术的业余爱好者。愿以文字和声音给大家带来一丝美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