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娑婆世界 '心净'即是禅那
文/梧闽
这个娑婆世界没有净土,但咱可心做到‘心净’。这个殊胜唯有慧根并且觉悟的人,可以静享这个妙乐!
《七律•古刹》
遗寺翼悬拨日月,闲端云海瞰寰间。
松筠笼雾青山远,崖涧飞亭碧水拦。
院宇斑驳钟鼓老,菩提苍劲古藤盘。
岚风常扫佛前秽,垂眼娑婆自在莲。

这是龙海紫泥人、作协会员江斌元贤弟游紫云岩的赋诗,写的很好,尤其是‘岚风常扫佛前秽,垂眼娑婆自在莲。’外观的可堪忍的娑婆世界,并没有净土…观自在菩萨‘自在莲’那个心净的禅意是存在的,在哪里呢?在自观的‘心中’…
娑婆是指堪忍、能忍、忍土。娑婆世界(梵文: Saha-lokadhatu) 是指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又由于此世界的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又称“堪忍世界”如今谓之现实世界。
娑婆世界,中文读音suo po shi jie;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个“大千世界”,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时时对应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
又有诸佛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表其无畏与慈悲。又译作杂恶、杂会。谓娑婆国土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此外,娑婆一词原指我人所住之阎浮提,后世遂成为——释迦佛所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而总称百亿须弥山世界为娑婆,并以释尊为娑婆世界之本师。佛经里说的娑婆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皆为利往。人活在这娑婆世界中就要受苦,而这苦字当头却也不见得立时就能体会。便是体会了也不等于解脱,看的破却未必能忍的过,忍的过时却又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不自在。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但凡是能叫人真正自在的东西,总是发于内心的,所以岸不用回头去看,岸无时不在。古灵神赞禅师有一首诗偈说:“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很多人总是冀望找寻来时的路,唯恐丢失了自我的本真,却常陷落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境地里。
然而,地大海大天更大,让一个‘心量’比‘海量’或‘天量’还妥妥要大的地方,保持清静难呀!而真正开悟的人,真正有见地能观天象的人,不会逃避现实世界。而有一种周敦颐《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净悟,我看龙海文化人方滨潭写的诗《雨中莲》有这种修持,如下:

【雨中莲 】
今天雨水未曾停,
踏青美梦可已醒?
推窗凭栏明眸望,
一方池塘有靓影。
含苞待放飘清香,
出淤不染惹谁惊?
高风亮节品格好,
好运连连最高兴。

两只蜻蜓在含苞欲开的荷包尖上,‘小荷刚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个蜻蜓点水式的瞬移交配,虽然没有人类做A的时间长,也不见得没事情意绵绵的惬意吧!
‘心量大于宇量,一尘一世界,一个宇宙也不外一尘。’,人的想象力…心量无限!
这无限的心量,可以清净下来,不思善不思恶,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也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也…这是《心经》里说的‘究竟涅槃’那个心净的境界与禅那吧!
惬意吧!改惬意吧!其实说这句话时,已经有人类的恬不知耻,甚至蜻蜓也不知所云。正如庄子与惠施一起郊游,庄子看见渊中游鱼,感慨对惠施说:“你看,那群游鱼,真的很快乐!”惠施反诘云:“你不是游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庄子笑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感受了鱼的快乐呢?”…其实,‘蜻蜓点水’或蜻蜓立荷花苞…那个瞬移,是不是真的有惬意,我其实不知道,而我现在所盼着的境界,是化作公蜻蜒与另一只母蜻蜓,不去蜻蜓点水,那可能在放蜻蜓的受精卵,属于人类农民春季耕耘播秧的辛苦劳作;也不这荷花苞尖的嘻耍玩艺…这可能是人类的‘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这都有噪动或烦恼吧,而我突然想起来了,贺喜的祝祠‘比翼齐飞’并没有准确把人喻义拟定是蜻蜓,当一只公的蜻蜓与另一只母的蜻蜓在春风中‘比翼齐飞’粘贴着冷屁股…那是它们一生的动中静享,这不是人类所能想到的,而人类的我,在娑婆世界中,总是有苦恼,往往是欲望太多,想得太杂…没有蜻蜓夫妻那样的‘比翼齐飞’…在空中静静的享受,慢慢地‘悬停’吧!心净才有妙乐呀!
我必須承认,我有贪,平常总是'贪生怕死'的。生命受之父精母血的缘來,活着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时光。'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但是为了大义,可以慷慨赴死,甚至英勇就义。当年韩国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毅然挺身,刺杀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消息传来,天下沸扬。如果佩妖窜访台湾松山机场,我恰好有机会开枪,那是义不容辞的机会,这是作为义士的高光时刻,可以从敌对势力内部杀敌立功,又让祖國留下道义与后手!嘿嘿,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死梦!
再说'嗔',嗔心嗔念。许多人亦以为自己没有,其实天天在发生,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爱干净,看到旁边有人酗酒抽烟受不了,也是嗔,一念有嗔就是厌恶。你念佛也好,打坐内观也好,如果不离'嗔'念这个思惑,这个心理行为仍然有一点,那就免谈佛学禅宗了。因为,'嗔'在则见俗了!
'痴'就不用说了,痴迷或痴情瞟一眼就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世间来去匆匆,'众里寻她千百回,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霄游园,那情人眼里散发的第一秒是惊奇,第二秒是欢喜,第三秒是痴情。所以有人说,如果有情人目光相遇,滴哒滴哒仅仅三秒,就是有痴迷的眼神,这是一种缘起,五百年等来的一个瞬移!我真的体验过。古人把这种美好称之'结婚',因为淑女遇到君子,痴情痴迷的后来就是'昏了'迷醉,尔后才是入洞房的云云雨雨!
《红楼梦》里的痴梦,就是'黛玉葬花',那个痴情到了极点,也就不能自己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山伯病故'也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贪嗔痴'是普通佛经上讲的'三毒'。让许多人无法超凡入圣的'三毒'。
'慢'叫我慢,就是自我崇拜或自我贡高。番薯贤弟,一张名片三折叠写不下各种会长、教授或奖项,其实他已經足够优秀了,无需要为自己贴金张扬。我的族亲郑龙根'亿龙'富豪,是漳州几十家企业董事长,递给我的名片只有一个名堂'中国农民 郑龙根',让我感到有一种自信心,也有荣誉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曾是农村农业中的农民,并沒有理由看不起自己的过去,也没必要张扬已經的华丽转身。这一位看似慢不经心的'中国农民',才是'大隐隐于朝'的高人!
不'疑'就更难了,那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典故,因为怕别人知道他富有,把三百两银埋在地下,疑心病发作了,就在埋银的地方,竖著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说无即有的明牌。另一个邻居阿字,把'银两'偷盗了,又犯了同样疑心病,明牌标识'隔壁阿字不曾偷'。明人不做暗事,心胸坦然是君子风范。而做了暗事又明言,这不仅是疑心病发作,更是蠢不可及! 所以说'贪嗔痴慢癡'及'我见'等心病,是人世间一切疾病或痛苦的心源。身体上的所有疾病起因都无一不是心病暧昧不清慢慢引起的!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俗人,因为吃过了五谷杂粮,甚至山珍海味,才有弥足珍贵的生命过程,生老病死的'生'已經过去了,而'老'、'病'、'死'实际上也在进行中,尤其是在'生'的阶段每天也是在老去;小的时候生病也正常不过…现在老了,只有老人病多了不少。此刻活着,还有这样的话题聊天。再老一点,像我的89岁丈母娘,问及过去,她說'什么也不知道…',似乎反成了幸福感;一中退体朱老师昨晚茶聊说:'母亲92岁了,连妹妹她的女儿来探望,却不认识问'你是谁?',也许遗忘也是一种幸福指数!总有一天,当我忘记了'我是谁?',这樣的状态,沒有欲望,也不会想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悄悄地睡了走了…在这个充满不足和缺陷、尚能堪忍的娑婆世界,才算真的有'心净'的涅槃美好境界吧!而此前的一切修为,可以做的是片刻'心净',且行且珍惜吧!在尘世,缘起悟到而有'心净'片刻,就已經是'向死求生'的迴光禅意了…汪曾祺在《慢煮生活》中说: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的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尽,万般惬意。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