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桑树下的遐想
作者:南山英明

不是幽燕地
不是桑干河畔
而是大片大片的盐碱滩
一个很古老古老的故事
在这里流传
据说这里很穷
寸草不生
女娲经过这里
用柳条甩了泥巴
便长出古桑一片

秦时
一队老弱残兵
被遗弃了
流放到这里
后来世道变了
不知是谁
烧了草粮场
人们在这里扎了营
又种了树
是那种专吃桑果的古桑树
古黑硕大
象绳一样拧结的珍珠串
越种越多
于是便有了今天
大片大片的桑椹园

四月
人间的四月天
古桑树下
一群群女人
有老有少
在采桑子桑叶
亮晒挑揀
忙个不停
嘻笑怒骂
响彻林间
笑声里
一群群孩童
有大有小
在打闹玩耍
鸡飞狗跳
不亦乐呼
与女人们的笑骂声
此起彼伏
邀相呼应
经久不绝
然而
独不见一个男人
不见一个男人在打鱼耕田

男人们都到哪里去了
河面上
古渡头
也不见一条泊船
静静地
营子镇
没有了往日的喧嚣
更不见龙舟牵帆
只有河水呼呼来天半
是秦是汉
不好说
酷似武陵源
突然
鼓乐齐鸣
号角连连
女人们
孩子们
急切地跑向营外林外
跑向古渡头
跑向野河边
眺望中
翘首里
一队大船迎风驶来
象回家是凯旋
一群男人

威武地站在船首船边
风卷千帆
有人挥旗了
有人横塑赋诗
操吴戈兮披犀甲
尔犲貔兮奈我先
呜啦
人们涌向大船

〔作者简介〕高英明,1958年生人,河北省政协调研员,现代诗人丶书法家丶摄影家。曾在河北经贸大学工作,任教写作、书法等课程,著有诗文集《心迹》、《从南山到陶山》、《南山》丶《中国书法的哲学基础与文化内涵》丶《澳门知识600问》等。现任河北省名人联谊会丶河北书画创作研究院顾问丶南山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丶石家庄市诗词学会南山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