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洲洋”之考
李伟佳
惠东县有个盐洲岛,此岛四周都是海,周围的海洋被称之为“内洋”,后来正式称之为“考洲洋”。那么,“考洲洋”是如何命名的?其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一,有文人说盐洲人喜欢将海鲜“烤”来食,“烤”与“考”音同,故命名“烤(考)洲洋”;
其二,有人称内洋滩涂挖出很多贝壳,“壳”与“考”音近,可能据此命名为“壳(考)洲洋”;
其三,有人认为“考洲洋”的“考”,有思考、研究的意思。命名“考洲洋”就是要考考你;
其四,本人认为“考”与海水涨潮退潮有关联。盐洲话“流水考”(退潮,盐洲话),因为潮水一“考”(退潮),内洋便会露出许多“洲”和“汕”(例如大洲、洲仔;大汕、沉线),于是将内洋正式命名为“考洲洋”。
关于“考洲洋”命名时间,据盐洲镇老领导介绍,估计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由上级海洋部门和本地有关领导共同参议而决定。命名时可能考虑到盐洲话“考”可以组成“考试”“考验”等词,客家话据此就读成考试的考(kao),于是“考洲洋”这个名称就诞生了。
综上所述,“考洲洋”命名与海水潮汐有关,“考”就是“海水退潮”因“考”浮“洲”露“汕”,“洋”指旧名称“内洋”,名字高度概括了盐洲港浅海“内洋”的地理特点及海洋特征,命名既合理又生动,成了盐洲一景。 (20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