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头条欢迎您

汨罗江的夜晚
文/褚向平
暮晚 我又去了汨罗江边
想洞穿千年前
写《离骚》那个诗人
家国有难 为什么
不选择一隅偏安
为什么不选择 清风明月
自甘淡泊 或者
柳荫树下 聊以自乐
蝴蝶在飞 风在流浪
星星在天上 后来者从不绝望
夜宴残醉 醉了所有的承诺
而你深爱过王城 最后还是残破
但终究有一天
相信你的坚信依然活着
冗长的修辞重新归于简略
我们高举灯盏 引你
回到天磨成圆
地削成方的故国
端午节
文/程宝玉
江南柔情
裹着北方的粘糯
把传统的节日度过
柳枝与艾叶
是门前的特写
这是国人独有的情结
屈子精神
是向上的灵魂
激励着华夏你要奋进
面向端午
文/孙生荃
似乎是一次邂逅
刮起乡愁的遗风
那每一位与来由相关的名字
故事从来都让人感动
哪一条彩虹
不展现给你斑斓多娇的情景
哪一条从不干涸的河流
不浩荡着华夏民族的文明
此刻的粽香氤氲着多少苍生的善良与满足
那些眼花缭乱的葫芦菖蒲香草彩绳
有多少祈祷词沉浸在其中
如一缕火燃遍雄鸡的版图
汨罗江从来就无法平静
屈夫子的呐喊犹响彻在山谷
震天的锣鼓威风着多少龙舟竞渡
气势在盛世中壮大汹涌
面向端午
就心系展望与传承
面向端午
画圆日月就不折不扣……
端午
文/豫东坷垃头
苇叶、糯米、雄黄酒、龙舟……
为了这一天
为了一个人
释放自己的信仰和崇拜
一场水呈现出平台
让受伤的鱼,流血的鱼,喊冤的鱼
避开火焰和利刃
展现悲喜
登场的艾草带领逃亡的人
朗诵
五千年的文化
水,顺明月的方向
再次报幕
水底的诗人登场
端午情浓
文/那片树叶
又到端午
拿起粽子仔细端详
一张张粽叶
包裹着一个个故事
初识粽子
只知道它的香甜
不去追究为什么
当懂得了它的寓意
拿起粽子
便有了一分敬意
多少年来
忒多的粽子
积累起了一份份情愫
把端午情
融化进了血液里
端午组诗
文/涧之燕
赛龙舟
每条船都是一句鲜活的诗
喊声是动词
笑语是形容词
群桨荡起白花花浪花
鼓点敲击出心动和激情
跑出自己节奏
赛出不一样韵律
岸边呵声四溢
大鱼小鱼闻声丧胆
粽子
稻米与果蔬完美搭配
芦叶增香饰绿
思念与情愫调味
热腾腾的蒸笼
蒸出熟悉的诗歌韵律
化作炊烟袅袅
让屈子尝鲜
楚辞在凡人的世界里
永远鲜美
艾叶
连根带梢请回
像一把宝剑
充当门卫
有缝隙就有它的气息
蚊子苍蝇
污浊湿气
请另选它地
摘一叶当护卫
无处不心安
五色绳
像五道光环
佩戴上
驱逐五邪
安定五神
让五行各行其事
六六大顺
香包
放一把神药
吹几口神气
放进楚辞
打包
好看的香囊
满载圣人的气韵
在卧室车箱
充满文化气息
端午今又是
文/古辽山村
五月初五端阳至
粽叶糯米香满堂
龙舟竞渡江水间
这是记忆中的端阳节
艾草悬门祭扫灵
雄黄酒香细细品
赛龙舟呐喊助威
传统节日气氛之浓烈
历史悠久之端阳
古时祭祖思亲情
传统习俗代代传
华夏民族独有之特色
五月初五端阳至
热热闹闹过端阳
品尝粽子之余
更应具有历史之情怀
端阳节今又是
记忆中的味道浓
愿人间处处安康
端阳瑞气福满神州
端午,汨罗江变成诗的海洋
文/涧之燕
一肚子楚辞投入江中
越流江水里诗词味越浓
龙舟载着离骚参赛
船工号子品着粽子上阵
雄黄酒前来助兴
九歌队七色线手环
在风中像一道飘逸的彩虹
九章队挎着长长艾剑
在阳光下散发出浓浓馨香
一场“诗在江中流,人饮江中诗”
大赛如火如荼
诗友们云集两岸
个个怀揣诗歌
投入江中
又悄悄打捞自己想要的味道
端午
汨罗江变成诗的海洋
五月初五,遥望汨罗江
文/卢进国
五月初五,阵阵南风轻拂
我在家里
读着屈原的诗篇
心中浮现
一段凝重的历史
二千多年前
风雨潇潇
楚国大好河山沦陷
汨罗江畔,遥想屈原峨冠博带
仰天长叹,纵身一跃
把一生的傲骨投进汨罗江里
一位倔强的诗人
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义无反顾
忠心不改
波涛汹涌的江水
承载着屈子的忠魂
如今,滚滚东流的江水
阻断了屈原的惆怅
川流不息的堤岸
艾草也散发出阵阵幽香
《离骚》、《九歌》、《涉江》、《天问》,字字珠玑
此时,龙舟竞渡,声声呐喊
人们向江中抛洒着米粽
也抒发着心中的怀念
端午节
文/施宏
树影摇曳的端午节
乘一叶龙舟
越过连绵不绝的群山
去秭归的西陵峡江边
屈原故里
拜谒怀揣家国情怀的诗圣
阅读《离骚》《天问》《九章》
诵唱千古不朽的诗魂
飞扬峡谷之间的号子
跨越楚山之巅
响彻了峡江古老的天空
端午
文/萧瑟秋风今又是
多角的粽子
多情的思念
或青竹或芦苇
包裹着五彩的斑斓
包裹着甜甜蜜蜜
在节日的氛围中迷离
可曾想这粽香的来历
曾经的三闾大夫
曾经的《离骚》鼻祖
更是谏诤典范
被放逐、被驱离,踽踽独行
汨罗江成了最终宿地
龙舟追逐着往日的谜底
粽香在人间飘荡游移
《九歌》芳菲
《天问》不及
《离骚》《楚辞》,万卷归一
成就了香草美人的文体
端午节怀屈原
文/郭甲文
你越来越多受到国家的重视
如今已把你定为重要的节日
不只是在民间流传
不仅仅局限某些区域
你与一个名字紧紧相系
你与一个形象紧紧相依
千百年来你把这个形象绘了又绘
千百年来你把这个名字写了又写
这个人的形象昭如日月
这个人的品德似松柏高洁
这个人的精神千古流芳
这个人的思想万代承继
粽子包裹着对他的思念
龙舟找寻着对他的追思
画笔描绘出对他的崇敬
诗句写满了对他的颂词
这个节日凝聚了中国人的
情感
这个节日倾注了华夏炎黄子孙的心意
这个节日让人们更加珍惜
让人们生生世世把它铭记
端午寄怀
文/樊志刚
时常想起
沉吟在汨罗江边
郁郁而终的
诗人屈原
我一次又一次的
叩问灵魂
总是被他的
高洁震撼
如果世道昏暗
宁可死去
也不随波逐流
苟延残喘
世上的腥风血雨
从未间断
人类天天上演着
苦乐悲欢
这一切都是
共业感召的因缘
难道不是人生
最好的历练
渔夫的沧浪之歌
也曾让我思索
依稀看到江月中
荡漾的小船
欲近端午
独坐林中默想
其实所有呈现
都不过心中幻相
我敬畏屈原
也赞叹渔夫之见
更庆幸自己
夕阳畅晚
端午
文/张维清
端午站在河边,听艾叶,朝江心喊一个人的名字
粽子,把它看成江边的石头
纂下楚辞清浊的诗篇
镜子悬于门楣,菖蒲挂在窗檐
眺望屈子回家的祁福
湖边游走的艾蒿,仿佛去了夫子的水乡
出江的龙舟,也打捞不上离骚和九歌的诗魂
可苦了号子
怎么也喊不醒水晶宫的三闾
血泪的汨罗江,悲伤的汨罗江
淘尽二千年的风沙,都交不出屈原的忠魂
翻出流水的旧帐
除了哭泣,就是哭泣
江面刻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浩然正气,胸怀大志的气慨
如粽子,在华夏的大地上飘香
我把轮廓分明的粽子
折成小船,划向屈原的水乡
敬一杯雄黄酒,洒三两哀思,几朵菊花
祁祷天堂的夫君,一路走好
端阳
文/易山
是纪念屈原
三年后的端午节
他是贵族
是利益集团的忠烈
文人墨客闲得蛋疼
咿咿呀呀发怀古之忧思
而当权者
又在制造一种太平盛世的闹热
于是我默默吃一个肉粽
然后喝一杯雄黄酒
然后在锦江的龙舟路上
寻觅曾经龙舟竞渡的岁月
粽香依旧在
不在的是我曾经幼稚的喜悦
拜屈原
文/低调做人
端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也是祭奠屈原的日子
距今已二千多年了
可他的名字
仍旧有很多人惦记
屈原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被奸人诬告撤了官职
还不忘忧国忧民
洋洋洒洒的“离骚”万古流芳
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怀
一个有良心的官吏
不和贼子同流合污
当听说家国败亡
义愤填膺跳入汩罗江
视死如归的勇气
领天地动容
屈原啊屈英雄
一拜你忠孝仁义
驻扎在血液里的傲骨
永远值得学习
二拜你可歌可泣的不忘初心
在职时为国鞠躬尽瘁
被贬后依然有一腔热血报国
三拜你向死而生的豪气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纵身一跃方显千秋不衰
每年都有人在这一天怀念
每到这个时候
善良的人都会默默地祝福你
在天堂里有贤德佑护你天马行空
没有尔虞我诈
围在你身边的都是诚实的可爱人
端午节抒怀
文/郭甲文
你虽然不是什么重大的节日
却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
你虽然不是一个什么重大节气
却被传播到每一个地域
你与一个名字紧紧相系
你与一个形象紧紧相依
千百年来你把这个形象绘了又绘
千百年来你把这个名字写了又写
这个人的形象昭如日月
这个人的品德似松柏高洁
这个人的精神千古流芳
这个人的思想万代承继
粽子包裹着对他的思念
龙舟找寻着对他的追思
画笔描绘出对他的崇敬
诗句写满了对他的颂词
这个节日虽然不是什么重大节日
却让人们千秋万代不会忘记
这个节日虽然不是什么重大节气
却让人们生生世世把它铭记
端阳
文/听雪
门前艾草清香
香气漫进幽静的轩窗
除瘟避邪存旧事
壮士梦中,流人江上
坛中米酒醇香
想起奔腾不息的汨罗江
涛涛愁水流不尽
一世忠魂,千年离殇
彩丝角黍甜香
怎也比不过古韵醉流觞
两千年前曲声寒
悲歌楚国,涕泪端阳
端午节
文/曹静实
吃粽子 戴香包 系花花绳
这似乎是儿时过端午节的主题
不知从何时起
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内涵
我竟也追溯起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
端午节与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它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
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民间传说尚有纪念伍子胥
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
越王勾践的说法
但最广为流传的还是纪念屈原
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以来
似乎纪念屈原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你瞧,早在端午节前夕
人们就开始包粽子、卖粽子
做香包,搓花花绳,割艾草
不仅在早市,有时走在路上
你就会看到大车小车上装载着
各式各样的粽子,五颜六色的香包
千百年来
端午节就这样被人们演绎着
端午
文/绅士
泪水横流
汨罗江上千古悲风
如今华夏
外敌渗透跪舔忘宗
纳税金银
养了一群不孝子孙
彰显气节
还看中国工人农民
盘石砥柱
军民团结如同一人
呼吁警惕
虎豹豺狼犯我贼心
屈原三首
文/边风
一
身世不凡又重修,
为国立极为民忧。
忠贞偏遭奸臣妒,
清正岂容小人羞。
哀郢不为命运悲,
问天祗因志难酬。
人间自有真情在,
一曲离骚唱千秋。
二
后皇嘉树橘徕服,
受命不迁根脉固。
绿叶素荣纷可喜,
黄果团栾质难糅。
秉德无私参天地,
遗世独立存今古。
功名利禄风云散,
帝国将相皆粪土。
三
人生并非诗与酒,
酸甜苦辣说无由。
屈原品高反遭忌,
贾谊识远却见尤。
子建徒有八斗才,
李白恨无一壶酒。
幽州台歌声悲壮,
千秋不绝泣四流!

南京头条编委会精英团队
顾问:风鸽/李成东
编委:王明生/翁德云
审稿:陈其昌/赵贤龙/万俊卿/燕儿/思羽/单色梦/毕绪金/高鑫/萧瑟秋风今又是/翁德云
主编:无言独上西楼
主播:桃子/林海/阿红/田佳丽/袁嘉敏/蒙古人·大生/素心如雪/晴耕雨读/芳草青青/陈东/雯萱
关于赞赏:阅读量达到4万人以上,点赞人数达到20人以上,留言人数达到20人以上,返实际到帐金额的60%,3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返赞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