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犹如一丝清泉,欢快流湍的小溪,一路愉悦,不再蹉跎;
爱诗:喜欢山川碧玉,花卉草木的姿态,自由奔放,出神入画;
写诗:写出朦胧情感,编织动听的故事,燃烧激情,赞美生命。

端午感吟
霍庆来(河北)
傲骨忠肝何处寻?一腔热血万民钦。
怀沙句里舒豪气,渔父篇中付赤忱。
求索融含贤哲理,独醒浸润敬虔心。
香蒲糯粽遥相祭,再读宏章泪满襟。
端午有寄
吕万昌(北京)
山河自古依文治,国运从来赖武襄。
酒酹汨罗千载怨,粽延华夏万年康。
丝缠腕上询天问,艾挂檐间诵九章。
鼓震龙舟烟水荡,歌翻柳浪莺鹂狂,
晨曦拂面吟情溢,紫露濡眸画意昌,
遣韵一笺疏缱绻,荷风十里逸铿锵。
迎端午·怀屈原(拈韵“辞”字)
赵苑舒(河南)
五十年来读楚辞,先贤格局我深知。
离骚曲赋铭千古,天问歌声铸万词。
感念逐臣真报国,心伤屈子泪常垂。
世情趋热春秋乱,鸠鸟狂欢彩凤悲。
端午节
庄厚权(深圳)
掩涕唏嘘枉问天,洁魂归去岂成仙。
椒兰饱鼻香三楚,亮节虚怀诵九篇。
遥寄汨罗哀逝水,忽听杜宇泣苍烟。
熏风解愠谁千古,粽子催诗又一年。
端午节感怀
无衔参谋(四川成都)
端阳米粽意犹诚,屈子丹心念永生。
义胆天知箴语善,忠肝世仰楚歌名。
一腔热血江山泪,两袖清风社稷情。
望断长河千载祭,魂归万古诉冤鸣。
端午节
山竹(大连)
载歌载舞庆端阳,五月繁花点丽妆。
翡翠九光悬巷树,葫芦七彩挂门梁。
荷包传送吉符锦,对酒归来解粽香。
愉悦心舒迎笑脸,安居盛世气和祥。
端午遣怀
樵夫占(上海)
一时失意隔朝章,烦闷犹曾累寸肠。
天问人心哀怨在,卜居世俗梦魂荒。
汨罗依旧翻凄美,骚句到今锁特长。
路漫漫兮修远是,索求上下阅沧桑。
端午感怀
徐复峰(武汉)
春秋过往复吟哦,回首云烟忆汨罗。
楚赵经年连着火,魏秦涉事又挥戈。
洗尘未净儒仙少,生计常谋凡俗多。
再阅离骚天问去,修心养性实堪歌。
端午咏叹
王建华(河北)
屈子孤身走楚湘,汨罗明志断柔肠。
忠臣职守直言谏,君主昏庸受祸殃。
一首离骚传唱久,九歌天问永流芳。
龙舟赛事年年有,米粽菖蒲五彩囊。
悼念屈原
鲁久光(美国)
楚国精英一屈原,满怀忠耿却蒙冤。
汨罗江水波涛影,王殿银灯亮照魂。
九问苍天难解恨,离骚大义痛悲存。
歌功将士英雄气,茹苦生民诗刻痕。
端午节
梁文君(山东)
空天寥廓正端阳,习俗民间米粽香。
片片菖蒲陈槛外,些些艾草挂门旁。
龙舟竞渡离骚雅,社戏登台楚韵长。
奠念灵均知节义,汩罗水脉梦千方。
癸卯端午吟
李红彬(南京)
蒲节来临思绪浮,每年艾草挂门头。
粽粑软白绿衣露,鸭蛋明黄金色流。
天问奇文怀壮志,离骚至道抒雄谋。
此时无限伤心意,橘颂吟完湿泪眸。
端午咏
金荣(湖北)
栋梁才子书天问,爱国方需奉九篇。
辞祖伟名人尽拜,风流雅士众随仙。
投江报孝忠良举,遗墨本真仁善传。
载载龙舟屈原古,香香角黍此时鲜。
忆端阳
邓更生(九江)
记得儿时枙子香,何婆操办过端阳。
一支艾草门前挂,二片菖蒲屋外傍。
满桌荤腥餐简粽,全家妇幼饮雄黄。
盘中盛有红鸡蛋,特给曾孙佩锦囊。
端午随笔
刘结根(安徽)
时逢节日最堪怜,客在他方几十年。
每笑儿时包粽子,难忘岸上撵龙船。
贫乡自有寻常乐,闹市谁无反复眠。
黑发奔波归去老,不忧衣食却茫然。
乐平大雨中举行龙舟比赛
王美珍(乐平)
十万群民两岸瞧,何虞雨骤电雷飙。
涛腾龙角离弦箭,山响呼声涌热潮。
誓夺桂冠光梓里,桨开猛浪作翔枭。
雾中水上拼能手,一等精神令傲娇。
江城端午感怀
查晓红(湖北浠水)
梦泽天风尘作马,昌城夜漏月成钩。
屈原流水琼花观,江上故人黄鹤楼。
端午思家凭雁翼,去年望雨竞龙舟。
栖身听鸟童心好,驻节焚香老态羞。
端午节
侯仁祥(湖南株洲)
千万情丝系大江。每逢端午彩旗扬。
龙舟竞技争先进,响鼓通天示国强。
艾插门框家业旺,菖伸剑叶气流香。
新鲜粽子传佳话,斟酒推杯祝健康。
岁次癸卯端午随韵
王永华(贵州)
代有忠臣殉国殇,千秋英烈远名扬。
屈翁投汨明心志,浩气凌云唱九章。
天问苍天正道履,楚辞传楚暴秦亡。
门悬莆剑驱邪恶,四海龙舟荡墨香。
端午抒怀
黄人安(江西)
欲滴青葱百卉妍,端阳烈日火炉煎。
龙舟竞渡擂鼙鼓,粽箬飘香摆酒筵。
屈子怨魂明烛祭,离骚忧愤史诗传。
悲情忿恨追思敬,报国忠心亘古怜。
端午节医院陪病父
陈刚(湖南常德)
五月端阳粽子香,身漂异地念家乡。
老妈孤独守房宅,慈父呻吟卧病床。
对镜悲来青鬓末,临医惹得黯神伤。
感恩天使尽全职,惟愿双亲体健康。
端午节有寄
孙照闻(山东)
龙舟竞发鼓喧天,号子江声岸外传。
庆酒还酬忧国士,颂歌应咏济时贤。
离骚一赋吟宏志,孤愤千年是巨篇。
惯历汨罗云洒雨,犹滋粽叶璨红莲。
端午吟
刘瑞麟(江西)
每临端午心波荡,往事千年话一缸。
屈子赤诚能报国,昏君乏策可安邦。
眼观劣势将天塌,身纵清江以命扛。
怀念忠臣常祭祀,龙舟竞渡史无双。
端午节
陈冠雄(湖南)
巨浪翻腾端午水,华人无不痛肝肠。
悬门艾草驱邪鬼,擂鼓龙舟祭国殇。
天问千条求索路,离骚百曲救民方。
每逢今日思先圣,要把奸臣一扫光。
端午吟怀
张献忠(湖北)
每逢端午动情愁,不散忠魂绕鹤楼。
一曲离骚千古唱,九歌垂泪万民忧。
纵然身碎留青史,莫使名存随浊流。
欣喜今朝霁红日,飞槎举棹寄兰舟。
端午节思屈原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粽叶清香品奈何,门庭蒲艾去沉疴。
深谋共济思千福,远虑安康唱九歌。
击鼓横舟拼搏勇,为民励志赋辞多,
追怀正气殇天问,满腹诗情溢汨罗。
端午祭屈子
陈广利(辽宁)
汩罗江雨泪滂沱,端午龙舟竞逐波。
屈子一身忧楚患,忠贞百代恨奸疴。
九歌浪漫如琮玉,瑰丽风骚似剑戈。
盛世今朝魂筑梦,芷兰香草蕴山河。
端午怀屈原
王香元(湖北)
千古沉冤警世人,妖魔作祟害忠臣。
贤能赤胆屡遭贬,奸佞蛇心总被珍。
伟略难施酬国志,雄才未可扫烟尘。
黑云翻墨天昏暗,一跃波涛泣鬼神。
端午又祭
周恒旗(南京)
江边举酒酹龙琛,慰藉千秋不屈心。
国士悠悠豪气意,奸臣戚戚恶胸襟。
天怜杜若无长盛,众谤蛾眉即善淫。
掩面诗人缠苦厄,神仙当为哭而今。
竞 舟
夏可池(湖南)
五月江河战阵排,龙船竞赛渡头开。
锣鸣鼓响冲天起,旗舞桡挥踏浪来。
吊念三闾怀往事,弘扬懿德壮豪怀。
同心奋力推舟进,共创辉煌上奖台。
屈原祭
张元平(湖北)
文学巨才屈大夫,挥毫着墨九章诉。
天资聪颖神童誉,精识礼仪经纬铺。
楚国官居左司徒,笔端作品歌诗赋。
何曾天问苍穹间,魂胆归来香烛路。
粽香华夏
马云周(汝州)
阖家团聚庆端阳,蒲绿榴红角黍尝。
佩戴花囊防疫病,门悬艾草避瘟殃。
铁锅土灶炊烟起,笑语欢声喜气扬。
蛙鼓蝉鸣歌盛世,粽香华夏送安康。
端午节忆屈原
江国胜(湖北蕲春)
忠心耿耿辅君王,欲保江山千载长。
圣主痴迷奸敬语,贤臣苦口善遭殇。
怎堪昏上是非混,无奈汨罗悲壮亡。
抱志含冤身殉国,豪怀英骨万年扬。
端 午
邓文君(桂林)
端午安康祝吉祥,龙舟竞渡鼓铿锵。
缅怀屈子酬宏愿,赓续离骚著锦章。
霞蔚云蒸新宇宙,春华秋实好风光。
东方崛起江山稳,海晏河清幸福长。
端午节
张飞(福建)
古代端阳过节忙,千家万户裹粘粮。
屈原殉国情慷慨,昏主危邦意乱狂。
应统炎黄鸿业就,好夸秦帝美名扬。
当今华夏繁荣盛,高举红旗唱乐章。
端午有吟
沧海散人(甘肃)
千里清波藏楚魂,灵均血肉铸精神。
怀愁赴水恨非尽,哀郢放歌情自真。
力薄未能驱虎豹,国危岂可惜躯身。
当今百万闲吟客,敢向汨罗能几人?
端午吟
冯良建(辽宁)
图腾华夏仰飞龙,孝义千秋重五融。
殉国沉江悼诗祖,含冤挂目念胥翁。
曹娥救父乾坤泣,介子尽心黎庶崇。
食粽赛舟悬艾草,象贤防患竞强雄。
仲夏交节感吟
任俊芝(杭州)
癸卯端阳交夏至,朱辰伏月起今来。
才逢苦雨瑶池满,又遇高温热浪推。
角黍飘香杯正酌,龙舟竞渡鼓频催。
人言屈子情慷慨,自信江山不坏颓。
端午节吟怀
冰花(西安)
灵吹荷摇碧浪生,又逢重五寄思情。
惜君沉璧几醒世,叹楚丢瓯孰着惊?
白米鱼吞留翠韵,彩船龙逐荡心声。
今吟屈子忠魂继,擘画江山壮我行。
端阳节怀旧
留众星(湖南)
密布阴云毛雨斜,纷飞碧葛入门遮。
端阳痛饮仰天问,楚国忧民屈子嗟。
千载龙舟波激水,百川蒲艾户当花。
粽粑草裹寻英杰,汨水江堤泪落霞。
端午祭
杨士学(山东)
投江泄愤怒潮狂,浴浪栖身拒染赃。
壮志未酬家国破,狼烟断梦恨愁长。
离骚怀远传千古,天问情高著九章。
又是一年端午至,屈公可闻粽飘香。
端午节悼屈原
韦茂艳(广西)
时序端阳念汨河,赛舟抛粽漾清波。
情怀社稷陈三策,忧滤江山赋九歌。
屈子奇才遭进谄,忠臣浊世受缠磨。
离骚一曲千秋颂,风骨心声万代哦。
竞 渡
蔡卫平(海口市)
齐划桨板奋争先,炙手龙标谁梦圆。
吆喝哄哄翻碧浪,鼓锣阵阵动红船。
似闻屈子离骚诵,且见荆乡风俗延。
千古何年无竞渡,汨罗江畔鹤流连。
端午思
周长生(南昌)
端午艾蒲香棕蛋,雄黄酹酒疫情痊。
离骚捧唱癸天地,天问遗风震大川。
高挂艾枝驱恶怪,轻雕蒲草避邪仙。
龙舟竞渡江湖浪,华夏民安国运坚。
端 午
曾水生(江西)
对酒怜生屈子情,汩罗水色已澄清。
龙舟竞发千帆壮,粽叶飘香万角莹。
拜读离骚知劲草,聆听天问觉心声。
长风浩荡催求索,破浪旌旗猎猎鸣。
端午寄情
张铁军(河北)
汨江滚滚怒涛翻,诗祖悠然山水间。
天问九歌千载咏,离骚橘颂万人言。
爱国志士五洲敬,惊世文辞四海传。
竞赛龙舟冲怨恨,粽香端午祭屈原。
端午节
青岚回丰(江西)
今霄粽子端阳节,此日屈原正则君。
孤愤国殇双泪雨,离骚天问九歌云。
春秋楚岫忠良气,战国湘江社禝勋。
遗恨魂销汨罗古,用情目断洞庭氲。
端午感怀(新韵)
耿志军(绥中)
村镇城郊粽叶香,人间时序又端阳。
年轻不懂尘缘短,白首期希岁月长。
旧历深思添意乱,新朝细数减心伤。
爱国难忘汨罗事,节日怀情念栋梁。
端午思楚(新韵)
马生文(宁夏)
苦口千番挽楚危,离骚一曲恸心扉。
庸王不肖江山磬,大义难全社稷悲。
自古忠言皆逆耳,当今死谏再能谁。
汨罗掷粽思屈子,端午行舟溯秭归。
端午感怀(新韵)
韦振宇(甘肃)
时令端阳棕溢香,庭前门上柳枝装。
花包绣荷元吉庆,五彩金丝纳百祥。
思绪悠悠牵故土,归心切切念家乡。
重温儿稚余馨梦。笑看孙童品饯糖。

癸卯端午
一顽(长沙)
癸卯逢端午,安康信口呼。
盘中堆粽子,门上挂菖蒲。
传统争能忘,夷仪不可无。
疫情难奈久,生活入常途。
注:争能,犹怎能。夷仪,通常的礼仪。
端午怀屈公
陈仕权(湖北)
粽香弥九夏,浩气满瑶琴。
花竞龙舟渡,蒲传黎庶心。
楚声怀橘颂,骚韵发希音。
一掬灵均泪,千秋滴到今。
端阳序曲
风鸽(张晓峰)
楚韵越春秋,汨罗江水流。
离骚千古唱,橘颂未曾休。
重五包香粽,端阳米粥稠。
吟诗怀屈子,浦口赛龙舟。
端午怀屈子
老树皮(湖南)
端午艾飘香,熏风抚藕塘。
汨罗舟鼓竞,云梦楚歌扬。
昂首吟天问,拘拳唱九章。
屈公黎庶颂,觞酒祭忠良。
端午祭屈原(新韵)
江立贞(湖北)
时临五月间,端午祭屈原。
糯米包青叶,雄黄倒许仙。
艾蒿驱瘴气,醇酒润心田。
九派江河畔,龙舟比赛酣。
赛龙舟
醒骨真人(广东)
一声号令起,竞发数龙舟。
挥桨腾惊浪,雄姿壮气留。
江中喧鼓震,岸上彩旗遒。
战迹莫言笑,宾朋共喜酬。
屈 原
爱家心静(大连)
一杯重五酒,江畔数千年。
浪约流云下,诗吟缺月前。
艾蒿熏旦暮,粽叶裹风烟。
依旧汨罗水,从来醉圣贤。
癸卯年端午节吊屈原
林杞权(广东)
端阳吊屈原,粽子慰忠魂。
大义直臣气,完人千古尊。
楚王将逼死,黎庶尽知冤。
天下愚庸帝,谁能纳谏言?
端午祭屈原
刘天泉(广东)
端阳重五节,老少祝龙天。
草苇包香粽,轻舟泛水涟。
离骚忧社稷,天问辨权奸。
屈子虽千古,英名载史篇。
端午祭屈原
郑乐群(黑龙江)
艾挂驱邪鬼,糕投慰懿魂。
谏言堪有道,忠孝叹无门。
国破豪情在,身捐壮志存。
精神垂万代,爱恨教儿孙。
端午吟怀
陈守邦(连云港)
岁岁度端阳,村村溢棕香。
龙舟催战鼓,艾草插华堂。
将智长城固,君昏家国亡。
离骚播中外,汨水悼贤良。
端阳节
陋室居士(江苏)
腕上绒丝缠,门边艾挂墙。
悄声问童子,今日是端阳。
世俗民间守,冤臣几个详。
苍天能解意,泪洒汨罗乡。
屈原祭
岳成(四川)
把酒祭辞尊,飞舟吊楚魂。
忠君哀有策,报国苦无门。
九赋豪情在,离骚壮志存。
诗风流万古,烈气撼乾坤。

癸卯端午感怀
梁荣雄(广东)
卅年殖货鬓如翁,粽子他乡味不同。
惟有文场诗照旧,陶陶吹起汨罗风。
端 午
吕鹏飞(新疆)
角黍喷香袭古情,龙舟竞渡各争迎。
即今栗里追陶令,不怪乡风不穆清。
端午追思
胡从发(湖北荆州)
一见天边长水流,相思雨汩赛龙舟。
欲将笺墨随蒲寄,异国仙师可否收?
端午即事
刘结根(文刀555)
一年一度又端阳,艾酒龙舟粽子香。
莫唱离骚悲屈子,千秋不死胜君王。
诗人节有感
郎松(黑龙江)
歌罢投江以死争,不堪家国失清明。
今朝劝诫休孤醒,人有情怀要发声。
端阳节祭屈原
李开英(安徽)
心怀天下系民生,卓越离骚才溢横。
爱国忠诚人敬仰,九歌长咏祭诗情。
屈 原
郭秀生(山东)
楚材晋用又如何,直谏招来沮议多。
难善穷身忠未悔,昂然一纵耀山河。
屈原祭
江声中(河南)
泊罗江上雨倾骤,屈子冤魂惊浪涛。
风骨犹存垂后世,九歌一曲赋离骚。
端午缅怀
李文涛(湖北)
此日伤情实可怜,无门报国楚时天。
离骚一曲悲千古,犹叹忠魂赴九泉。
端午节
江继安(安徽)
重午家家悬艾草,千江跃跃赛龙舟。
汨罗诉说空流水,远去尘埃掩旧愁。
墨客端阳(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一)
到粽情殇泪溢舟,端阳念痛韵加愁。
离骚浪踏毫添苦,墨客诗吟影蔽楼。
(二)
端阳墨客念屈原,肉粽龙舟汨水间。
一曲离骚天地悟,全民纪念度无边。
端午节有寄(新韵)
杨志忠(重庆)
沟渠水满又端阳,阵阵清风带粽香。
酒撒硫磺悬碧艾,悲歌一曲向罗江。
癸卯端午晨趣
刘志广(内蒙古)
踏露河边采艾蒿,窗门扮靓彩葫飘。
沸汤煮蛋馄饨美,一碗流香三味调。
屈 原
艾观明(江西)
端阳忆起泪罗江,一首离骚浪漫和。
变法图强逐放远,纵身一跃向滔河。
也说端午
高喜文(山西)
艾插门庭角粽香,茅台满盏换雄黄。
敛钱内卷良心贱,几念忠魂屈子伤。
端午有感
邹世鸿(重庆)
端午来临思绪长,汨罗江水掩哀伤。
离骚天问传千古,更引家家米棕香。
端 午
母亚宾(南昌)
一抹斜阳尘世照,城中火树宵空耀。
千门万户艾蒲香,端午安康祥瑞绕。
端午节寄怀(新韵)
丁喜顺(吉林)
绿艾悬门五线裁,龙舟抛粽瑞阳来。
花朝月夜多称意,吊子安康撞满怀。
端午祭屈原
万玉水(南昌)
端阳又至祭忠臣,粽艾飘香民意真。
不使泊罗千古泪,独醒天问示来人。
端午情怀
不老松(辽宁)
离骚一曲又端阳,奠酒悲呻艾粽伤。
楚客沉冤谁义断,浊清几人问罗江。
粽 子
江燕(南昌)
有棱有角亦玲珑,细线缠身捆几重。
色味鲜香民所爱,常怀屈子步从容。

诗人节
马文俊(云南)
诗人今节日,包粽挂蒲忙,
四海离骚颂,翁童诵九章。
端 午
苏品学(广西)
玉东湖畔水,今日赛龙舟。
不读离骚久,明天或楚囚。
端 午
从零到壹(江西)
夏至迎端午,飞舟鼓棹湖。
粽香飘万里,怀念楚屈夫。
端午咏
江南雨(江西)
招魂天问卜,惜往日离骚。
橘颂东君赋,怀沙屈子嗷。

浣溪沙·端午
吴国荣(上海)
箬叶飘香棕草长,家门插艾秽邪降。龙舟争进鼓锣锵。
目送楚天云渺渺,思随湘汨水茫茫。一杯黄酒祭忠良。
高陽台·端午
越女鏡心(新加坡)
海氣沈山,嘶瀾化雨,做成萬縷吟魂。叱起旌旗,龍頭喚醒蘭因。急流緊送迷煙出,弄喧阗、疊鼓區分。自驚心、浪拍磯頭,槳拍輕雲。
江邊爲甚安榴豔,有靈均挂佩,楚水湘鄰。欲問青羅,葵花早上眉颦。朱絲無奈香樓下,覓萍蹤、客夢成塵。更銷凝、石枕離情,誅箔晨昏。
水龙吟•端午怀屈子(苏轼体)
高建波(江西)
坝长柳暗风悠,远山碧水风清透。白沙草岸,蓝天翔羽,渔村依旧。芒种时分,暑兴菖艾,绿肥红瘦。箬随棕叶伴,雄黄药酒,勤酙酌,驱邪垢。
端午村村备就,鼓声催,龙舟昂首。千秋永叹,秋兰襟珮,艰行莽莠。天问谁回?楚辞难破,汨罗魔√咒。愿香魂,永逐清流水国,义忠不朽。
鹧鸪天·端午晨咏
楚天舒(安徽)
兴步游园晨露寒,轻鸥正舞柳堤烟。离骚吟罢愐忠烈,且抒诗情云水间。
粽香漫,艾香绵。沐风对景佩幽兰。赊来一醉雄黄酒,似见白蛇别许仙。
采桑子·端午
心荷(北京)
龙星中正端阳至,粽子飘香,艾叶悬窗。竞渡龙舟赛事忙。
追思屈子忠魂祭,礼拜贤良,高品传扬。尽洒雄黄退疫王。
小重山·端午(薛昭蕴体)
徐荣峰(黑龙江)
一曲离骚欲断肠。汨罗添郁怅、又端阳。忠魂热血是贤郎。心迷惘、天问也悲伤。
正气史留芳。酬君荆楚醉、念忠良。龙舟竞渡鼓声扬。旌旗动、举棹秭归乡。
小重山·端午抒怀
万方根(南昌)
端午祈来万福翔。艾蒲门上挂、愿千祥。粽粑软糯味飘香。举杯碰、汨水酒肴尝。
橘颂古佳章。千年诗赋诵、索求忙。九章天问屈原殇。怀君日、国韵惠风航。
八声甘州·端午节咏(柳永体)
左书谔(青岛)
望今朝端午粽飘香,龙舟竞争雄。忆屈原遗恨,九章有韵,天问无穷。再看伍员自刎,碧血映丹衷。千古忠臣谱,百世毫丰。
盛世复兴圆梦,使黎民致富,社稷腾龙。见九州奋进,万里贯长虹。庆端午、龙舟竞渡,念灵均、粽子馥香浓。今挥笔、太冲曲共,班马歌同。
过秦楼·雨日端阳感赋
谷济子(南昌)
细雨如珠,天雷来助,解洪都火炉忧。滋润干枯木,满地起凉风,喜煞斑鸠。有韵耳边听,一杯茶、愜意西楼。韶华东篱续,端阳节至,祥瑞何愁。
忆少年旧事,锣鸣鼓急,江狂浪涌,黄沫横流。泥坝危生漏,叹筋疲力尽,跌撞沙丘。曾日夜惊魂,五更时、困踡堤头。喜新风逐旧,天际飞虹,人景长悠。
忆秦娥·端午感怀
潘斯艺(广东)
汨罗泣。楚天惨淡云无色,云无色。一怀离绪,投江何惜。
人生犹似匆匆客。功名善恶凭挥笔,凭挥笔。龙舟竞渡,颂其功泽。
卜算子·端午
赵必胜(安徽)
碧艾插门坊,蒲草薰梁上。煮酒雄黄粽子香,祭屈离骚唱。
竞渡赛龙舟,舞动千支桨。鼓击波涛奋勇争,节日多欢畅。
行香子·祭屈原
云雾(吉林)
水月凄凄,草木柔柔。立湘江,泪湿双眸。千年屈子,一代风流。惹故人怅,今人愤,后人愁。
菖蒲去秽,雄黄煮酒。缅忠魂,几度春秋。离骚沥血,天问白头。乃恨之始,怨之故,痛之由。
清平乐·端午节遐思
金夜(兰州)
神州喜报,早换新奇貌。米粽龙舟祥瑞兆,习俗千年独到。
精忠臣子屈原,当惊沧海桑田。铭记楚辞美赋,精神永世相传。
〔双调•水仙子〕写在癸卯端午前
徐人健(南昌)
年年端午话风流,历历陈词忆不休。汨罗击水依稀秀,追思白尽头。离骚独晒情愁,争先后,去远求,别了王侯。
〔仙吕•一半儿〕青蛙庆端午
朱梅香(江西)
欣逢佳节汨罗游,欲问原公何所求,闻见离骚豪语悠。醉心头,一半儿呱呱一半儿守。
〔越调·小桃红〕观乐平龙舟赛有感
王美珍(乐平)
艾醇酒烈庆端阳,角黍玲珑样,洎水欢腾浪高涨,泛金光,龙舟竞渡豪情壮,倾城视江,任凭风雨激荡,爱赛事近疯狂。
〔仙吕·后庭花〕端午
秦如友(湖北)
悠悠烟水茫,沉沉楚地伤。浩气留澴宇,污流卷庙堂。露凉凉,朝天来问,九歌几断肠。
〔仙呂·后庭花〕端午吊屈原
余长发(湖北仙桃)
端阳竞渡狂,龙舟比赛忙。金鼓云中响,锣声水上扬。吊忠良,汩罗江上,划船怀国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