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湾记忆(上)》
第十八章 倚 山
文/王宇鹏
亿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秦岭褶皱山脉,人们称之为中华祖脉。秦岭的南坡就是山高水长的商雒山系。西峪稻湾在商雒千沟万壑里是找不到坐标的一个微点,她渺小得实在无法命名。稻湾河随山势弯成“S”状。稻湾王氏先祖惟觉、惟新在清朝中后期为躲避徭役和匪患,他们不得已从大荆后村移居至西峪山口。惟觉、惟新兄弟二人披荆斩棘,开荒拓土在此处安居乐业,兄弟俩人一居上湾,一居下湾。他们沿河堤洼地栽种水稻。清秋时节,金灿灿的稻穗低垂,稻香四溢,麻咻咻(麻雀)一片聒噪,稻湾河东岸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此地因之得名——稻湾。
解放前的稻湾人受重峦叠嶂阻隔,他们多不与山外联系。“稻湾人”倚山而居、乐天安命、生活于斯。“山河一窗棂”,高耸入云的“山”字状的主峰横亘在门前。两座主峰海拔不足两千米。只要稻湾人每天能看着怀日衔月的主峰,心,便有了依靠;日子也就踏实有奔头了。解放前的稻湾很少有人走出过大山。而如王长信(王礼)这样被父亲水浒先生逼着跳窗逃出稻湾,洗心革面的他竟然还能在山西晋绥军当个炮兵团长,带着兵娃子在中条山打鬼子,这对稻湾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光宗耀祖、值得称道的事了。
1937年7月30日平津沦陷后,日军为实现迅速消灭我华北主力军队的目的,鬼子集结重兵沿平绥路长驱直入山西腹地。日军以装甲部队作开路先锋,他们依恃强大的火力,直接碾压国民党正面防御部队。国军、晋军望风而逃,抗战形势瞬息万变。蒋介石面对节节败退的残酷现实,为阻止日军南下,蒋介石委任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集结二十八万集团军对十四万日军展开太原大会战。朱德、彭德怀率领第十八路军在侧翼围点打援,有力地侧应了国军正面作战。1937年10月的太原会战,体现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军民同心同德的团结御侮精神,书写了国共合作、同仇敌忾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传奇。太原会战历时一月有余,共毙伤日军三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为此付出伤亡十万余人的巨大代价。
与国军和晋军正面战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战威震天下,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三晋大地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驻守着八路军总部以及一一〇师、一一五师、一一九师三大主力部队。八路军团结广大山西民众同仇敌忾、威武不屈抗日,特别是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夜袭阳明堡三大战役让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为全国人民筑起了一道抵抗日军侵略的铜墙铁壁。
太原失守后,晋西北保安司令续范亭率领所属部队转入晋西北。败逃的晋军赵承绶骑兵一军、傅作义第三十五军、郭宗汾第三十三军、何柱国骑兵第二军、杨爱源第十九军、王靖国第十一军,他们一路败北,溃逃撤防到晋西北一带。
善于投机的“山西王”——阎锡山,他始终奉行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玩平衡的政治军事策略。在抗战初期,为了平息民怨,鼓舞士气,阎锡山精心谋划的“大同会战”胎死腹中。阎老西被日军的嚣张气焰吓破了胆,为了保存军事实力,他给戍守在号称“三关锁钥”忻州城的炮兵团长王礼下了死命令,要求收缩炮兵团,撤防隐蔽到中条山山脉之中,驻守待命,伺机对日军进行最后的全面的大反攻。
忻州城经过炮兵团长王礼和参谋长邓剑娥三年多的惨淡经营,城防能力大有改观,老百姓也为加固城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王礼对炮兵火力科学合理的布防,忻州城可谓固若金汤。但在敌我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奉阎长官指示和周振声旅长的命令,为避免日本鬼子装甲部队和榴弹炮火摧毁,王礼和邓剑娥必须执行上峰命令,吞下被骂作“逃兵”的苦水。他俩将部队化整为零“龟缩”在中条山脉中隐蔽。
王礼对邓剑娥说:“狗日的乱刮风,一时让打,一时命令撤,这不是招骂吗?国军他妈的都是软柿子,一见鬼子兵就吓得尿裤子。阎长官可倒好,咱守的北大门说撤就撤。山西人不保卫山西,还能指望这些被山西百姓养得肥头大耳的猪来守山西。你看人家八路军穷得叮当响,一个个敢光着脚板拿起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叫喊着与鬼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他娘的才叫解气。咱们号称炮兵,‘他妈的’连‘烧火棍’都不如,还没见鬼子就先跑,山西百姓真真喂了一伙猪!这他妈的啥世道,咹?”
参谋长邓剑娥忧心忡忡地说:“阎长官当初让咱劳民伤财加固忻州城防,如今城防建设这么好,咱连屁都不敢放一下,阎长官就命令咱将忻州城丢给日本人。你说,咱俩咋给忻州百姓交代?这还不叫忻州百姓唾沫星子把咱淹死!以前我在雾头岭当土匪都没受过他妈的这窝囊气。你说,如果咱团不听“阎老西”的话,咱俩还在这山西地盘上混不混?”
王礼和邓剑娥连夜召开连以上干部会,他俩要给全体官兵做撤防前的动员、安抚工作。将士们一个个义愤填膺,他们满含热泪地举起拳头要求与忻州城共存亡。王礼冷静地说:“我和参谋长怎么不知道防守忻州城防的重要性,只是日本鬼子来势凶猛,三十四军逃跑,十一路军见了日军溜得比兔子还快,连十九军也撤防了,光凭咱这小小的一个炮兵团,岂能守住一座孤城?折了咱的老本搭上命还不上算,弄不好阎长官还要敲了咱团所有人的头。咱们旅长(周振声)说咱这是撤防,叫什么战略撤退,那咱就得必须执行周旅长的战略撤防的命令。我们退守到中条山,照样也能杀鬼子。咱们可以跟新组建的牺盟会的新军弟兄们合作在外线并肩作战,大家说是不是?”
王礼炮兵团趁着夜色从忻州城紧急撤防,部队以连作单位隐蔽在中条山的群山万壑之中。偌大的中条山,竟然成了一道道保护国民党军队和晋军的天然屏障。十一月的中条山,部队给养成了大问题。部队经常出现趁着夜色强抢当地百姓的情况。王礼给参谋长邓剑娥说:“军人不保护百姓算什么军人,他妈的强抢百姓与土匪有啥区别。我们必须跟八路军学习,也要定一条铁的纪律。谁他娘的敢强抢百姓粮食、财物,一律按军法论处,当场击毙。咱要像八路军一样严明纪律,要学会以战养战,这是我团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基础。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打伏击,专打日本鬼子的辎重部队,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
游击战争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方针着实管用。中条山地形险要复杂,易守难攻。王礼部队也学唱《游击队歌》“……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日寇的小股给养部队常常遭袭,这以战养战的军事思想着实解决了王礼炮兵团军事供给的问题。
1938年,王礼炮兵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配合了薄一波组建的牺盟会新军专门破坏日军改造铁路建设。他们放下炮筒子和枪杆子,拿起钢钎、铁锹专门破坏日军的铁路补给线。王礼军队和牺盟会弟兄配合默契。牺盟会也将社会捐献的大量物资分发给王礼炮兵团,说是新国共合作,就必须同甘苦、共患难,万众一心打鬼子。王礼命令各营以连为单位配合新军一起打伏击。他们在群山万壑中慷慨激昂地唱着雄壮的抗日歌曲。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铜墙铁壁,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
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与牺盟会的新军一起打鬼子真他妈的过瘾。尽管王礼怒火中烧,可是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决心要将自己炮兵团的弟兄们一个个的给山西父老们带回去。他告诫各连要学会游击战争的十六字秘语,坚决不做无谓地牺牲,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捏软柿子,多消灭敌人地小股部队,多打歼灭战,尽最大努力保存自己的实力。尽管王礼部队战士们的脚板子跑得磨出了血,可他们手里的小钢炮对鬼子一点都不客气,一发发炮弹在鬼子阵地开花,王礼的心里也就乐开了花。时常挂彩的王礼,经过卫生员简单包扎之后,他又重返火线指挥战斗。
十月的中条山,夜露微凉,风寒沁心。王礼感觉身上疼得像火烧皮肤一样嗞嗞作响,他似乎听见自己的心都要撑裂。有时他兴奋得可以忘掉一切痛苦,极度亢奋的王礼只觉得自己配得上称一名真正的晋绥军革命战士。他说:“不打鬼子,算他妈的什么军人,真真的活着还不如猪狗。作为战士就要有马革裹尸的神勇,多杀鬼子,这是做军人的最高荣誉和尊严!”
阎锡山担心王礼炮兵团在新的“国共合作”形势下会被牺盟会的新军完全赤化,他强令周振声旅长要求将王礼调回地方转业。
1937年11月5日,日寇出动数十架飞机轰炸平遥县城。11月7日,平遥县政府人员撤出县城。11月9日平遥沦陷。之后的平遥城始终处于敌我双方拉锯争夺的局面。阎锡山为建立巩固自己的地方政权组织,他特意任命王礼代理平遥县长。1939年3月王礼走马上任,尽管他对被解除兵权感觉极度憋屈,但一想到弟兄们一个个在自己的眼前化为炮灰,他王礼也就没有啥声唤的。虽然自己肩胛骨的弹片还未取尽,但至少他王礼现在还活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王礼是周振声旅长一步步栽培起来的,周旅长的命令他王礼不敢不从。王礼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极力争取让邓剑娥担任平遥敌后抗日民兵团团长。他们要在日本鬼子眼皮子底下开展秘密的政治、军事活动。
临时县政府只能设在邓剑娥“林家铺子”的地下室。林家铺子本可以做皮货生意打掩护。这林家铺子最初是蒙古察罕旗人那木都鲁氏买了林老爷子的旧房改造成的门面房,当初经营酱香驴肉。此地是三衢交汇之处,那木都鲁氏开始几年生意风生水起,时间长了,他一个外地人做生意,当地有头有脸的人说给他撑门面,积年累月的赊账,加之这乱世,地痞流氓也不时滋扰生事,这乱世的生意着实不好做,挣了点钱的那木都鲁氏托辞家庭变故,他要卖了铺子回察纳罕过安生日子。当时邓剑娥与林玉娥刚刚结婚,为了一家人生计,他和妻子合计卖了自家的布庄,然后盘下了前街的林家铺子。林家铺子地处三衢繁华地段,邓剑娥慎重研究市场行情后,他认为此处经营皮货生意既省心又利润大。于是邓剑娥将林家铺子重新做了改造,招了师傅,挂上了“林家皮货铺”的招牌。邓剑娥将三间里屋做了改造,重修装修。土匪出身的邓剑娥有着极强的忧患意识,他密秘请人修了地下储物间。储物间备储了三年用粮,挨后檐的地下辟出一间暗室,暗室设有床铺和办公所需。夹层墙后设有机关,非常隐蔽,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人生就是画圆圈,雄心勃勃的王礼又从起点回到了原点。
想当初稻湾那个“五毒俱全”的王长信(王礼)被父亲水浒先生在除夕之夜当作“除害”对象,童养媳桂珍告密让他跳窗逃亡,自己躲过一劫。他王长信一路行乞到山西平遥黄土沟。成了叫花子的他被狗咬、受娃欺、遭人白眼骂娘,他毒瘾犯时以头撞墙,饥饿和寒冷又让他冷静地反思自己挥霍过的人生。他悔、他恨、他麻木、他清醒,他自我惩罚、他要自我救赎。黄土沟溪流边那新婚女人慈善明澈的眼神激发了他重新活人的尊严。那女人丢给他整个曲连扎花馍,还给他指了明路让他参军。他是报了名参了军,从此他叫王礼,王礼要以全新面目出现在军营里。他受尽千般苦、万般难,严苛的军事训练让他在拼命训练中自我灵魂救赎。他很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士兵。当了周振声团长的警卫后,他以身体作盾牌替团长挡住了土匪邓剑娥的飞镖,又因为奇谋平匪立功,三年不到便做了营长。由于他治兵训练有方,全营在晋绥军比武大赛中成绩冒尖,他又被周团长提名保送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专业学习。两年多的学习和实战训练,他的军事综合技能素质考核成绩优异。在王礼参军六年后,他被破格晋升为晋绥军混成旅炮兵团团长。这平遥古城流下过他奋斗的泪泉,有着温暖他心的邓剑娥和玉娥妹子,更有培养他成为“忠诚、勇武、刚毅、爱国”的革命军人军魂的周振声旅长。军营熟悉的号令声让他精神振奋昂扬过。周振声旅长慈父般教诲和严苛的军事要求让他快速进步成长。他被委以重任,调防忻州城后,他始终以周振声旅长为学习标杆。他视兵娃子为自己手足,对他们严格训练、关爱有加。他深得军民的拥戴爱护。后来退守中条山脉,他与新军兄弟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杀鬼子,保家卫国。他王礼是一名真正的革命爱国军人,他对得起天地良心。
1939年深秋的平遥古城,衰草连天、满目疮痍。这座有着28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日本鬼子飞机炸毁得面目全非。城隍庙、文庙、武道庙、魁星楼等断壁残垣令人触目惊心。县长王礼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他用笔记录了46处被毁的文物建筑,他详细咨询了乡绅对时局的看法,多数人三缄其口,一些人对政府失去信心。看着这座文明古城被鬼子完全破坏,更可怕的是民心涣散。王礼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他不觉得流下一行滚烫的热泪。他决心带领平遥人民先抢救文物、赶走鬼子,然后重新整修平遥古城。他要团结平遥人民共同赶走日本侵略者,他要让平遥古城恢复昔日的底蕴神采,重振历史文化名城的元气。
两个月时间,王礼和邓剑娥在鬼子宵禁之后,他们分头去找昔日的政府组织成员。王礼很快将政府组织机构的台子搭好了。他让邓剑娥招募民兵进行教育训练,他们将民族大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广为宣传。平遥人民有了自己的县政府,他们心里就有了主心骨。群众的抗日热情被点燃。县政府白天在林家皮货铺的地下室开会:分析时局,确立当前主要的斗争策略;积极宣传政策和发动群众;揭露日寇战争侵略和文化侵略的反动实质;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研究对敌斗争的策略和方法;建立各级联络通道,为配合八路军拔除鬼子据点做好一切斗争准备。
1941年5月,日寇又一次侵犯平遥古城,鬼子放火烧城。平遥商铺被鬼子大肆抢劫烧毁:林三娃铁匠铺、林茂才的好食客饭馆、樊仁义的剃头铺、德昌隆的棉布店、林氏中药铺、魏开运的磨房、林斤斤的乐器店,都在鬼子这次大火中化为灰烬。此次事件,鬼子枪杀群众137人,烧毁房屋108间。
此次事件彻底激怒了平遥人民。县长王礼高举抗日义旗,他将邓剑娥发展组织523名民兵分作东路、中路、北路三路。王礼带东路军,组织部长罗浩带北路军。邓剑娥亲率中路军敢死队,他们趁着夜色先摸上了城楼,然后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在凌晨1:30分三路同时向平遥城鬼子驻地发起偷袭。王礼东路178名弟兄隐蔽在鬼子炮楼西侧的濠沟里,为尽快结束战斗,防止鬼子援军到来,王礼抽调30名敢死队趁着夜色摸到炮楼的岗哨位置,悄无声息地消灭了鬼子岗哨,在敌人熟睡之际缴了鬼子的械。
此次行动,捣毁鬼子炮楼三座,消灭鬼子92名,缴获“三八大盖”123条,重机枪三挺,子弹两万余发。
民国三十年(1941),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王礼有了自己县政府的保卫武装,王礼入驻平遥县政府,挂起了“平介县政府”的牌子。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鬼子大多精力对主要军事武装进行大扫荡。敌人无暇顾及平遥县城。王礼组织群众恢复生产,加紧征兵支援前线工作。这一时期,阎长官指示王礼要“防共、溶共、限共”,坚决防止被共产党异化。王礼作为爱国县长,他目睹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得三晋大地百姓拥护。王礼知道邓剑娥在中条山时已暗中加入共产党领导的牺盟会,另一个暗中的身份是牺盟会统一战线副秘书长。共产党党组织考虑王礼特殊的身份,为了便于他公开工作,也为了对他保护,让他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平遥县进行治理、积极宣传统一战线和联合抗日政策,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尽最大努力巩固抗战成果。王礼带领文化部门的文物专家分门别类登记幸存文物的件数,抢救重要文物,并将文物秘密转移到安全地带集中统一保护。王礼在县政府成立了支前委员会,他让商会的开明人士王相文担任会长,组织动员群众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抗战工作。
1943年深秋,八路军太岳军区部队在山西省沁源、平遥、安泽地区对日伪军进行反扫荡。王礼和邓剑娥率领民兵团配合八路军侧击、尾击日伪军。这次反扫荡共歼敌一千五百余人,不幸的是王礼三处中弹,特别是胸腔一处弹片取出后感染严重,由于医疗条件太差,无法再次进行手术,王礼在高烧晕迷中大喊:“桂珍,接我回稻湾!”
稻湾人在古历十月一要为逝者送冬衣。那天,桂珍早早让启立在大荆街揭了一刀黄纸,启立用银元打印了黄纸,带着花开的冥币去黄疙瘩山老坟烧化冬衣。黄疙瘩山老坟是稻湾王家的公坟。此坟地三面环山,河水从半坡的坟地下侧流过。阴阳先生说这个坟地是蛤蟆穴。坟地用石材垒砌坟头,松柏参天。启德、启立兄弟二人烧了寒衣纸钱、磕了头后,将明火熄灭。他们走到半路回头只见起了火,他们又重新返回去扑灭了火。坟茔周围荒草已燃为灰烬。二人守着坟地完全没有火星了才回去。启立回来后,晚间将此事告诉母亲桂珍,桂珍神情凝重,她“咳”地叹了一口气,流着泪摸着启立的头说:“夜黑里(昨晚)你大给我托梦,说他要回来!”
王长信(王礼)确实要回到稻湾,经邓剑娥和共产党组织商议决定追认王礼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党组织决定由邓剑娥和林玉娥护送王礼回商县稻湾。邓剑娥开着缴获的日本军车拉着王礼一路颠簸着回到稻湾。
古历一九四三年十月三日午三时,王长信(王礼)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稻湾山地。到了稻湾官道,车停下来。原商县靖国军樊钟秀团长的话务长王明达和邓剑娥一块抬着王长信要送他回到他的王家大院。王长信被邓剑娥和王明达抬在担架上,长信使劲地睁开眼,僵硬地笑着说:“看见我的稻湾山,心里踏实了!”
桂珍哭着扑出楼门,启立扶着自己的母亲,桂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瘦骨嶙峋、眼窝深陷、胡儿麻茬的人就是她朝思暮想苦苦守了二十三年寒窑终于等回来的抗日英雄王长信。
林玉娥扶着桂珍说:“姐,俺哥是好人,是抗日英雄,你也别太伤心。这是党组织给你的三十圆(银圆)的慰问金和慰问信!”桂珍哭着说:“我啥都不要,我只要我的男人!”
启德帮忙烧水沏茶招呼一行三人,小媛将桂珍搀扶到炕上,陪着长信叔说:“三娘,我三叔回来就好,您也嫑太伤心,咱王家有个打鬼子的英雄,荣耀着哩!”桂珍眼泪花花地流着,她用湿手帕将王长信的脸擦干净了,又让小媛倒了开水,烫了毛巾,借了剃须刀,蘸了香皂沫,小心翼翼地给长信剃了头,刮净了胡须。
其他三人给长信行三鞠躬大礼,他们强忍着悲痛、含着热泪告别了胜似手足的结拜兄弟、老战友,平遥人民崇敬的好县长、抗日英雄——王礼。
启德叫回了二叔长义以及启文、启武兄弟俩,他们协助启立给三叔修好新家。这新家是三叔还有一丝余气时,三叔用手指着王家大院山墙旁那棵今年才枯死的柿子树,然后手臂倒下,人才阖了眼的。四个孩子都心领神会,他们征询了三娘的意见,然后伐掉嘴头山侧的老柿树,刨了树根,在根的位置让袁先生下了中线柱子。三天后王长信入土为安。对水浒王家后人来说,这是既光荣又悲痛的事,他们没有请号亮,就让三叔安安然然地伴着嘴头山入眠吧!
是夜,一场大雪降落稻湾。纯洁无瑕的稻湾就像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这平凡平淡的小世界里,同样演绎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王宇鹏,男,汉族,1975年9月出生,陕西商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商洛作协、评协、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麒麟书会副会长、麒麟作家联盟副主席,《九天文学》“作家在线”签约作家,2021年10月诗歌《错位》获“鲁迅文学创新银奖”,2021年12月散文《故乡的童话》获《当代文学家》“瑞冬杯金奖”,2022年诗歌《生命》获《当代文学家》“星夏杯”一等奖,2022年12月《师法天地人,麒麟大乾坤》获第二届“文化强国”麒麟杯特等奖,2022年12月诗歌《一封未抵达的家书》获西部电影梦工厂最佳人气奖铜奖。2021年被《九天文学》杂志社评为“优秀作家”,小说《草上飞》获《当代作家》杂志2023年当代作家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有50余万字的作品在各类纸刊媒体发表,代表作有《稻湾记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