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一骑红尘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袁辉 颜力 春生
总监校对: 冰波
执行编辑:在路上 文锋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部:刘 均 生
编 委:雨寒 一骑红尘 春生
颜力 小石 高山峻岭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散文坊
■悠悠老漳河 巨鹿母亲河
河北 刘孟领
打开历史,品读河流,倍感长江黄河的亲昵。
打开巨鹿,品读河流,当然非老漳河莫属。
老漳河,这部书,底蕴深厚,图文并茂,声光雷电,历历在目:据说这是龙王爷传令手下河神老漳拱出来的,她曾见证过巨鹿之战、黄中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她是一条文化、旅游、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青山绿水观光带,巨鹿县老漳河生态文化公园是国家3A级景区、河北省命名的水利风景区。
古漳河流经巨鹿县域已达四千多年,是先商文明发祥地,巨鹿人民的母亲河。
商朝甲骨把古漳河作滳水,《尚书·禹贡》谓衡漳,习惯称谓叫漳水,别称清漳河、浊漳河、新漳河,近称老漳河。
老漳河的发源地是山西省东南部之太行腹地,由清漳、浊漳及漳水干流三部分组成。
远古时期,清、浊二漳经邯郸磁州入平原合流为漳水后北折,纵穿邢台市广宗县境流入大陆泽。
公元前2286年,大禹导黄河径流入漳河;公元463年,黄河东徙,黄河漳河混流1824载;战国时期,清漳、浊漳在今邯郸临漳县域合流;西汉以后,该二源在涉县合村汇流,经肥乡县、成安县、曲周县入邢台广宗,平乡,巨鹿,宁晋,新河西南分为二股,一股注入渤海,另一股合于黄河;隋朝至金朝,漳水上游与前代大致相同,唯下游频繁改道。巨鹿县的漳河改道多有记载——老巨鹿县城在唐垂拱年,从夏旧城到了现址,堤村乡的金阁寺的碑文曾记漳河从此流过,白寨村民的家谱上也有明初从此经过记载,苏营镇神仙村(沉钱村)也有漳河流经的传说,明代名臣张绍先治理漳河的传说在巨展广为流传……
老漳河屡经改道,《海河简史》已有记载,今老漳河就是原来的漳水故道,改道原因是原主流河泥沙大量淤积所致。
1949年建国以后,为了改变原来状况,先后曾多次进行老漳河疏通治理。经1953年、1962年两次疏浚,1965年、1978年两次扩挖,千年古漳河涛声依旧,成黑龙港地区排水骨干河道。特别是2020年以来,重点推进节、引、调、补、蓄、管6大行动,使巨鹿段25.4公里河道水生态综合治理,实现了水清岸绿、环境优美,人水和谐。
目前,老漳河平均宽度70米,平均排水深度5米,设计流量240立方米/秒,边坡1:4,纵坡万分之一,校河流量490立方米/秒,达到了十年一遇的标准。
千年悠悠老漳河,重大事件故事多。例如巨鹿之战、黄巾起义等重大战例就发生在老漳河流域。
先说巨鹿之战:秦末农民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的、中国历史上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秦将章邯领兵数十万攻赵,围住了漳河岸边的巨鹿城。赵国王请楚国救赵。楚王派遣项羽等赴赵救援。首先截断秦军粮食供应之路,紧接着项羽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凿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经过九次激战,大破秦军,斩苏角,俘王离,秦将涉间兵败自焚,章邯被迫率所部二十万人投降。这次著名的巨鹿之战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再说震撼九州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准备、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东汉封建政权。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宦官专权,政治腐败黑暗,广大农民无法生活。生活在老漳河的巨鹿人张角,以传播太平道为名,在农民中进行起义宣传。公元172——184年十余年间,组织群众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战斗口号,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张角领导下,各地同时起义。“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起义军在河南南阳等地击败东汉政府派来的军队。后来,张角病死,主力军由其弟张宝、张梁领导。二人先后牺牲,分散各地的起义军坚持战斗二十多年。
在老漳河流域,流传着美丽有趣的传说。传说老漳河是龙王爷派遣手下河神老漳拱出来的。
在很早很早以前,邢台这里没有河,“水利部部长”龙王爷指令两员大将老漳和老菜各开一条河。老漳开老漳河,老菜开滏阳河。两人各施展本领,从南往北用头就拱开了。
老菜图快,一个劲儿往前拱,中途把好多村庄都拱坏了。
老漳拱河,躲着村庄走,拱得较慢,可老百姓没受害。
河开好后,龙王爷论功行赏,罚了老菜,奖赏了老漳。
钜鹿郡的郡官和老漳是好朋友,对老漳发牢骚说:“咱这里土地沙碱,收成很差,真是个苦地方。”老漳说:“那好办,我给你带些胶泥来,胶泥和沙地掺和,就成好地了。”
说办就办,决不拖延,老漳从山西省弄了好多胶泥土,发着大水往钜鹿运来。钜鹿郡官正在家里坐着喝茶,忽听见连风带雨哗哗山响,不知发生了啥事情!那官登高一望,只见城北大水一片,水头子足有两丈高,铺天盖地而来,吓得大声叫道:“关城门!”河神老漳进不了城门,所以胶泥都滞留在城北一带。
由于老漳发大水运胶泥淹了好多村庄,张天师发了怒,把他拿住,压在巨鹿堤村塔下。民间有句歌谣叫作“堤村倒了塔,老漳回了家”。
后来,人们把两条河分开了,老漳河运皇粮,滏阳河浇灌菜。当时张桥的萝卜和尹村桥的大白菜,都很有名,就将这萝卜莱通过老漳河进贡给皇上。明代顺德府知府李攀龙曾有诗赞曰:“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可见明代时期老漳河的主流作用和兴盛场景。
我的家乡,是位于老漳河沿岸的小村庄。记忆中的老漳河河水是那样的清澈,缓缓流淌。彼时,每当夏季到来,我和小伙伴,放学后一同去河里游泳,玩水漂,打水仗。那时的河鱼,泛着淡彩颜色,吸引大家不由自主地追逐捕捉,给天真无邪的我们带来了极大快乐。冬天,大伙儿在河冰上溜步,打陀螺,朗朗笑声,散发在老漳河畔。
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老漳河的水变得不如往日那样清澈,到后来,乌黑的河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儿,令人作呕。以至于后来人们简直都不能用它来浇灌农田。乡来们无奈地看着干旱的青苗,发出声声长叹。
近几年,随着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各级政府加大对环保整治力度,特别是实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以来,老漳河焕发了勃勃生机。野鸭、白鹭等鸟儿在老漳河成群嬉戏、啾啾欢唱。河畔翠柳下,垂钓者尽享欢乐。牧羊人高举小鞭,引吭高歌,只只羊儿跳跃起舞。
清晨,漫步在老潭河畔,三五成群的耄耋老者,信步而行;跑步的帅哥靓女,伴微风兴致锻炼,编织成了一幅乡村水墨画,格外醉人。夜晚,河岸灯光闪烁,漂亮的村姑,劲舞酣唱,歌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歌舞升平,蒸蒸日上;赤膊的小伙儿,敲鼓轮钹,传承着亘古不变的漳河淳风,滋润着这方老漳河肥沃热土。
沿老漳河岸堤漫游,随处可见青翠欲滴杏园、苹果园等,春天齐放百花,秋天硕果累累,谁不眼馋这桃园风景。置身其间,怎不让人流连忘返,神怡心旷!河岸上平展展的柏油路,宽阔、方便,每逢秋收时节,一辆辆远道而来的货车,歌唱着农家的丰盈,也点亮了中国九州的万家灯火。
当来到巨康县城东北8公里洪水口村东的“老漳河生态文化公园”时,3.5平方公里的气派美景,彰显出“漳画巨鹿 花满西堤”的动人风光,乔灌树木,错落有致,花海相映,绿色依旧,河水清澈,鱼儿欢跳,微风习习,列列涟漪,蝶飞鸟鸣,无限惬意,在感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让我们体验了闲暇之乐。

作家风采
作者简介:刘孟领,男,68岁,中共党员,河北邢台人,笔名孺子牛,自幼爱好文学和书法艺术,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文学作家》签约作家,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和文学写作技能大赛奖励。作品散见《河北文学》、《文学作家》、《邢襄文化》、《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报刊媒体。

★小说林
■土地流转的风波
山西 许刚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我还真遇到过这样的人。自己好了,不希望别人好。自己不好了,别人就别想好。村里人说这种人是撬杆,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方冬晨怎么也想不到,因为土地流转的事,一夜之间,他竞成了槐树凹村的恶人,坏人。被全村父老乡亲唾弃,戳脊梁骨的人。方冬晨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为了自家那二亩三分多地的流转,他不仅得罪了全村的人,更重要的是得罪了刚结亲不长的亲家,让女儿的婚事泡汤了。
方冬晨的家,在山庄窝铺里。那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住户分散,通知个事情,要隔沟喊话。槐树凹只有三十多户人家,分布在一条沟壑的两边。村民们耕种的土地,不是块块地,就是斜坡地,百分之八十是绺绺田。平整的,大块地几乎没有。槐树凹的地都是旱地,没有水浇地。槐树凹全村人吃水靠的是从外村拉水。村里也曾打过几次深井,都夭折了。方冬晨自小不爱念书,勉强上完小学,就到外边瞎晃荡。可在村里人眼中,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可就是小聪明误了大事。不仅伤害了大家,也伤害了他亲近的人。
二千年初,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请水利专家探测了水位,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总算打成了一眼340米的深井,出水量能满足四寸钢管抽七八个小时。于是,除了保证人畜吃水,还能浇百十来亩地。这样以来,槐树凹才开始有了种蔬菜的,栽苹果树的……
槐树凹村口的老槐树上悬挂着一个大铁钟。据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是用来通知村民集合的。抗日战争时期,只要听到钟声响,肯定就是倭寇来进犯。全村人就会占据有利地形,狙击来犯的敌人。解放后,就成了生产队长通知社员上工的工具。
在农业社时,社员们就依靠这四百多亩瘠薄旱地,艰难度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的效益有所提高。但仍然没有摆脱水的困扰。
二0二0年的秋天,一帮人来到槐树凹。他们是一家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有市场拓展部,项目推进部的负责人。这家公司叫昊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们看上了分布在沟壑东西两边的土地。他们要流转村民手中的土地,建立现代水果观光园区。他们要投资几千万,平整土地,打深井,修U型渠,改变土地耕种条件。他们要修路,办民宿群,使槐树凹成为网红打卡地。土地流转后,村民可以到昊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去打工,公司支付劳务费。
昊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让村干部召集全体村民开会,宣传公司发展规划,让村民吃定心丸,尽快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经过村干部三个多月的辛苦付出,全村人都同意了土地流转方案。唯独只有方冬晨不吐口,不愿意将自家的二亩三分地流转给公司。方冬晨的亲家是另外一个村的支书兼主任。镇党委,政府领导责成他,协助槐树凹村委会去做他亲家方冬晨的思想工作。亲家张八八刘九九说了大半天。可方冬晨只说了一句话,“不愿意”。气的亲家拂袖而去……
正因为方冬晨的固执己见,昊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放弃了在槐树凹的投资。把项目安排到了另外一个村。每亩土地流转金200元,流转期限30年。先支付5年的土地流转金。村里人可拿上这笔土地流转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干的事情。有的在村里开办起农家乐餐厅,有的进县城开饭店,有的到东贸商场租赁柜台,做起了服装,鞋帽,小百货生意。
昊东 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进驻,让华营村发生了变化,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让村民有了想法,让梦想成真。

作家 风采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在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8万余字。

■落 草
河南 马学令
马老三确有其人,马老三是个土匪。为了考证他的真伪,我曾搬出马氏族谱,秉烛夜览。终于在大清末年,找到了他的如雷大名,觅到了他的传奇行踪。
一日,在豫东古城小县,县太爷郑天突然神秘失踪,然而衙门内并没有因此显出慌乱。人们推测这可能与近日发生的教堂被焚一案有关。
数堂是洋神甫修的,神甫修教堂时依仗势力,抢占乡田,与乡民殴斗,却恶入先告状,逼郑天拿乡民是问。郑天做事不糊涂,这事倒糊涂起来,将此事搁置一旁。谁想,在教堂竣工之后,夜来一股土匪,打伤洋神甫,临走又把教堂付之一炬。洋神甫告到省府,省里批文,限古城县3月内破案。
城西北50里3县交界处,就盘踞着一窝土匪,头目就是马老三。说起马老三,方圆百里的人都会讲《水浒》一样,说出他的几件事。这马老三虽是黑道中人,却好杀富济贫,而且喜欢读书人。他自己是个睁眼瞎,就请个新人伙的“书生”当师爷,给他讲《三国》、《水浒》,他总是听得入神。师爷见他威而不寒,便讲宋江招安成正果的道理,老三听罢却摇头,师爷微微叹息。马老三要学梁山好汉的样子,也要“替天行道”,向喽啰们“约法三章”,其中主要一条:不许糟蹋妇女。
一次,派出去向富人索要粮款的土匪,被孔府驱逐鼠窜而回。老三栽了面子,脸沉似水,他要血洗孔府,杀个鸡犬不留。师爷劝他不可乱杀无辜。老三瞪了他一眼说:“老弟,亏你是个带把的男人,长了小脚娘们的心肠,啍!”师爷不再劝他。是夜,一帮乌合之众摸向孔府。半路,师爷突然肚疼起来,疼得学孙猴子满地翻跟斗。老三粗眉皱了皱,让他回去守老巢。半夜土匪唿哨而回。当夜马老三分赃,师爷也得一份,师爷坚辞不受,他说无功不受禄!
赵家寨老财主的千金,悬梁自尽。死后显出端倪:身怀六甲,腹大如鼓。老财主忽记起半年前, 女儿被土匪绑票之事,于是大骂马老三丧尽天良、禽兽不如。老三知后大怒,召集所有土匪于赵家寨外,支口大油锅,火焰熊熊。马老三立在高处,用豹眼环视众匪。骂道:“哪个王八蛋坏了咱爷们的规矩,有种的给我站出来,别当缩头龟孙子!”众人噤若寒蝉。突然人群中蹦出一人,到了老三跟前,“呸”了一口,纵身跳入油锅。众人惊愕之间,只见油花翻滚,人没了踪影,有一根猪尾巴小辫在油面打旋。马老三踱着,猛地又从人群里抓小鸡似的掂出一个小土匪来。小土匪吓得趴在地上,叩头出血直喊饶命。师爷说:“三哥,他小小年纪,能做那活吗?人头不是韭菜,人死不会复生。”马老三吼了一声:“滚!”一脚踢翻小土匪,小土匪连滚带爬钻入入群。土匪撤走,赵家寨虚惊一场。
古城有家大粮店,生意兴隆,却为富不仁,粮里掺沙坑害百姓,又屡次哄抬粮价,百姓无不咬牙切齿。听说店门前饿死了一个8岁幼童。师爷知老三脾气,便告知了他。老三圆睁豹眼:“真的吗?日他奶奶,端他的鳖窝子!于是,师爷派他曾救下的小土匪先去“探风”,马老三等随后就到。刚到城里,百十名官差突然冒出,围上来一番恶斗,马老三力尽被生擒活拿。差役知马老三武功高强,怕他越狱潜逃,就挑断了他脚后大筋,晚上又捆了个结实。
次日县太爷郑天突然升堂,衙役如狼似虎两厢站立。捕头盘问马老三教堂被焚一案,老三在一把骑子上兀鹰般蹲着,低头不语,拒不招供。而教堂被焚一案三月限期明日就到。
郑天离了位置,缓步走到马老三跟前,俯身低声说道:“三哥,你还是招了吧,小弟我实在难为情了。”
老三听声音耳熟,猛地抬起头来,大吃一惊,一头栽了下来…
马老三猝死,郑天后悔莫及。他闷坐良久,不知所措,只有坐等革职查办。
是夜,匪首马老三坟丘前,久久站立一人,那人后来跪下磕了3个头,然后朝着远方的夜去了。古城县再次引起轰动——县太爷再次突然失踪,一县之印悬于公堂“正大光明”匾下。
城西北那伙土匪曾因马老三被擒群龙无首,险些树倒猢狲散。师爷一回,占了头把交椅,声势倒更大了。
不过他们不再屑于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勾当,听说他们后来投了革命军,干起了轰轰烈烈的大事情。

作家 风采
作者简介: 马学令,男,网名一骑红尘,河南太康人。大学文化,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周口市作协会员,现为巜黄淮文学》主编。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大河文学》、《散文选刊》、《周口日报》、《北方文学》、《山东诗歌》、《河南诗人》、《河南诗歌》、《华夏早报》等报刊杂志,部分作品获奖。

★ 诗露芳心
■端 午
文/河南太康刘均生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端午节来到又是不知不觉间。
清晨釆了一把艾叶,
挂在窗前晒干。
作为一年的记忆,
作为一年的祝愿!
包一包粽子,
米香勾起了懵懂的童年。
想起了童年的戏水,
想起了带着香布袋满村乱转,
想起了打麦场喔唷炸鞭,
想起了大人们戴着草帽扬场锨抛出的孤线,
还想起农民弓背田间流汗。
那时候十有八九品尝不到粽子香甜。
如今农业耕作机械化,
三夏也就那几天,
端午忙变成了端午闲,
品尝着糖糕和粽子的甜味,
议论着脱贫致富话梦圆,
带着收获小麦的喜悦在晒麦场品茶侃大山。
一年又一年,
不变的是端午节,
不变的是对屈原的怀念,
不变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传递,
不变的是对祖国美好的祝愿!
变了的是中国正在崛起,
变了的是中国经济世界领先,
变了的是中国科技进步,
变了的是中国人挺直了腰杆。
两千三百年历史回顾,
中华民族有多少苦辣酸甜。
端午节是民族魂,
端午节续写民族魂诗篇。
吃着端午节的粽子,
才想起中国的历史沉甸甸。
文化强则国家强,
文化强既科技先,
文化强才能共圆中华梦,
文化强国家昌盛大发展。
我们吃一口甜甜的粽子,
让它滋润着我们,
不忘初心,永远抱团。
带着裹紧满满的祝福,
驰向那美好的明天!

■路 灯
细品岁月
我是一条寻寻觅觅的路
你是黑暗中闪闪烁烁的灯
你的明亮
使我惊喜
更使我羞愧
因为
你照出了我太多的缺点
曲曲折折是我的全部
坎坎坷坷是我的脚步
请你一如既往地
照亮我吧
即使我有再多的缺点
也应该向你坦露
………………

★古风清韵
■七律·题《红楼梦》人物林黛玉
柯美柘(江西)
乖巧温柔性善良,寄人篱下敛妍芳。
兰心易惹庸才妒,慧质犹招造物伤。
冰释愁怀消俗事,自怜薄命惜时光。
情迷观园飞花葬,宝玉为伊遁世方。
■端午忆屈原
文/刘斌
龙舟竞秀汨罗江,华夏端阳飘粽香。
吴楚文章方照玉,屈原名字尚留芳。
精诚报国昌黎庶,忠义忧民得俊良。
天问离骚言未遍,时危别恨道争强。

■古风*父亲节寄语
文/李德强
今日父亲节,儿女听父训:
不求子多孝,但愿家和顺。
家和万事兴,德善作家训。
积德旺子孙,行善种福根。
人穷志莫短,为富莫不仁。
和气生财富,诚信可立身。
勤俭能持家,奢侈毁自身。
酒色莫迷恋,财气利令昏。
交友择其善,远离奸佞人。
处事讲厚道,做人要率真。
我爱吾家庭,尊老爱幼亲。
兄友弟恭悌,妯娌胜姊妹。
亲属重礼遇,往来多帮衬。
和睦众乡党,近邻胜远亲。
人生三观正,境界超常人。
奋斗有目标,事业焕然新。
工作讲奉献,实干是本份。
尊重师与长,团结于同仁。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人品最重要,德性胜万金。
达则济天下,穷则善其身。
相帮弱群体,施恵孤寡人。
子孙虽愚笨,严教能成仁。
诗书通智慧知识改命运。
路行千里远,大道度明君。
旁门不可入,左道害死人。
行远勤回首,故土情最深。
得志莫忘家。家是咱祖根,
祖宗虽离远,祭祀须真心。
意诚感天地,佑我前程锦。
人生需知足,贪婪是祸根。
世上贪心者,跌跤教训深。
多读圣贤书,家国存于心。
谦谦君子风,堂堂男儿魂。

作家 风采
作者简介:李德强,男,一九五四年生,河南省太康县人,退休教师。
■端午端阳(外一首)
文/河南太康刘均生
晨起涡河畔,采来艾草香。
路上见儿童,香包挂脖上。
淑女忙采药,布艺制香囊。
苇叶裹粽子,又把糖糕尝。
饮下雄黄酒,酷暑保安康。
静望涡河水,感悟屈公觞。
喜 雨
小麦抢收入库房,玉米抢种无口墒。
无奈又遇天天晴,苗不岀土干拖秧。
有幸乌云搭大棚,初一又把中雨降。
一场透雨农家安,感谢龙王献锦囊。

★《黄淮文学》征稿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豫东大地冉冉升起,
《黄淮文学》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
主要要求:1.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2.《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一、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二、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三、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