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皇山在湖南平江县三墩乡,西江村与小洞村交界处,处天岳幕阜山下。
登上娥皇山举目远望,平江的高山名山尽收眼底。一眼洞天福地,一片山的海洋。群山峻岭,连绵起伏,峰峦叠嶂,奇峰罗列,千峰万仞,高山深涧,青山碧水,把平江的秀美一览无余。
娥皇山的北面是幕阜山,脉源天岳,形若盘龙,山高势远,险峻耸立,有如父亲的担当,为娥皇之靠山。
山之东有凤凰山,形势耸秀,峻峭高险,双冀开张,如凤腾凰举,紫气东来,形同拱铺。
东南有黄花尖,奇峰独秀,逶迤起伏,婉约玉带瓜藤,为洞天之屏幕。
山之正南有连云山、福寿山,如虎踞、如象驻、如狮蹲,气势磅礴,峰峦雄伟,山高水长,飞瀑如带,祥云瑞彩,像母亲的胸怀。
山之西南有梧桐山、黄臂山,形如腾跃,婉蜒欲出,连绵起伏,如走鹿驱羊。
山之西北有五角山、化米尖,香炉尖、太阳尖.三峰尖,紫气山。千峰万仞,像武士样阵列西北。
群山展画铺毡,把一幅鲜活的山水画镶嵌在平江的中央。观宇宙之无穷,悬宝殿於长空。登此山,望此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深感大自然的神奇,深感娥皇山的造化。
近看娥皇山,万山朝宗,似龙腾细浪。查地名,周围有龙洞、大龙细龙、正龙横龙、窄龙子龙、菜龙草龙、长龙颈龙。龙绕皇山,一方圣地。
娥皇山山坡还有娥皇殿遗址,1958年被拆除。还有英子屋场英子坡的地名,英子坡还留有三根古树,曰大濯树。
山上还留有厉山田,朝庭屋场,臣子屋场,还有阳京等老地名。厉山田还留下每年犁田都要留三犁的习俗,还留下了“厉山耕田,朝廷放马”的传说。
山顶正在建娥皇庙,又曰娥皇祠,2003年动工,百姓众筹,共襄义举,为恢复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址,有陈树东、刘冒良、徐注波为首倡建,社会贤达苏汉高、陈武彬等人解囊相助,为恢复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址而努力。
庙有对联:“锁万山风景,华夏先祖留圣迹;显千载威灵,舜帝二妃佑蒼生。”
揽景思人,从地名的记忆中追思先人,查找其足迹,因缺乏典籍依据,也无方志记载,我们不能肯定与否定之。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坐实的,即舜帝到过幕阜山。
舜帝,名重华,受尧禅让称帝于天下,国号有虞。生于公元前2277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卒于公元前2178年,享年100岁。
巜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虞有三苗”。巜吕览.召来》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又载:“舜却苗民”。明德于三苗,以服苗人。
三苗地区即幕阜山脉区域为三苗,东至鄱阳湖,西至洞庭湖,长江以南这一区域统称“三苗地区”。
据史学家刘俊男考证,幕阜山是因舜帝的高祖虞幕而得名的,据县志记载幕阜山有“幕府”之称缘于此。“尧禅让舜于今浏阳一带,舜禅于禹于洞庭之野。”
据大可先生巜幕阜山一古帝王之山》记载:“帝舜封天岳”。舜崩于苍梧之野,九嶷山有舜帝陵,洞庭湖君山岛有二妃墓,这既有历史记载,亦有古迹印证,应无疑。
舜帝二妃是否在娥皇山居住生活过,有待后人考证。
地名是历史的记忆,从地名的蛛丝马迹中或许可以查找先人的足迹,从娥皇山顺水而下,下面有三市镇的“尧棠”村,顺水而下在汨江边三阳乡的碧联村有“尧舜”山,旧时还有尧舜庙,还有神鼎山,汩江下面还有“黄棠”之地名,浏阳还有“尧舜禅让山”。
这些古老的地名向历史昭示了什么,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与玄念,我们期待着。
2019年冬至日于平江六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