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好!
杨春杭
前段时间,我正在为某单位迎接党的生日出谋划策,有位老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春杭老弟,好久不见,你现在怎么样?”
面对熟识多年的老朋友突然抛来的问候,我不假思索地幽他一默:“我还活着!”。
话筒那边立马传来朋友揶揄的声音“活着就好!能活着就相当不错了,像你这样的共产党员,如果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时都会有被杀头的危险。”
我佩服朋友的机智灵敏和反应快速。朋友的话,乍一听,似在调侃。可略一思忖,稍一琢磨,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可不是吗,遥想当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诸如李大钊、蔡和森、张太雷、夏明翰、陈延年、陈乔年、彭湃、邓恩铭、向警予、罗亦农、邓仲夏、赵世炎、恽代英、何叔衡、瞿秋白等这些民族的先驱、共产党的精英,不都是在那个年代壮烈牺牲的吗?他们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绝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他们追求真理,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为争取民族独立,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慷慨前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信仰丰碑、民族的脊梁,以炽热的生命诠释理想和信仰的“红色气质”。

每个人的生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加深,对人生中原本十分在意的东西却看得越来越淡,唯独对越来越短暂的生命历程倒是十分在乎。
英雄是民族闪亮的坐标。“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自建党以来,无数共产党员,无论有名或是无名,他们的生命之花成为全中国人心中盛开的永恒。
关于人为什么活着,并且每个人都想好好地活着这一古老话题,有多少人在思索、在探索,这说明人活着要有一种力量和信仰来支撑,那么这种力量是什么呢?是希望?是理想?是意志?还是对现实的满足和眷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感觉,好像明天有什么美好的事情要发生,好像有什么令我们满足的东西要出现。为了期待那种感觉、见证那种想象、体验那种快乐,所以愿意活着。但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寄予某种希望,即使有暂时的失落或者牺牲,也不足惜。这要由个人的认知决定,认知决定格局,格局的大小决定人生的高度。这与当年李大钊在与胡适的谈话中,可见一斑。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把胡适、李大钊叫到家中喝酒,在谈及是否冒死上街散发传单,发动民众抵制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一事上,胡适曾向陈独秀、李大钊问过一个问题,问他们好不容易从穷困潦倒走到安居乐业,如今也算是跻身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了,为何要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而自毁前程,甚至不惜连累妻儿老小去改造社会?

显然,胡适坚决不同意他们这样做。他说,士讲究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有家国情怀,修齐治平。现在修身,他们一直在做,齐家,他们的家也齐了,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治国平天下是统治者的事,他们表表态、提提意见就行了,并问“二位好不容易从穷困潦倒走到现在,可是为什么非要自毁前程,甚至不惜连累妻儿老小,我真的不明白你们在干什么?”
其实,李大钊早在此前就跟胡适辩论过不能只顾小家,要顾大家,尽管他们作为大学教授确实都过上了安稳富足的好日子,可放眼那时的整个中国像他们这样的能占到多少呢,可谓是凤毛麟角。李大钊当即回答了胡适——我觉得人不能为了自己而活着。你到长辛店去看看那些破败不堪的工棚,你去津浦线去看看那些饿殍千里的难民,你再去前门大街去看看那些沿街乞讨的乞丐,我们难道不该为他们干点什么吗?你难道要求我们像你一样光鲜亮丽地活着吗?
陈独秀、李大钊目之所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难民,痛心疾首,甚至痛哭不已。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他们便对着那些难民同胞宣誓:“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铿锵有力的宣言划破整个黑暗的天空。于是,他们决定建立一个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组织,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的政党。

这不就是最早孕育的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吗?有了这种初心和使命,1921年的炎夏,嘉兴南湖波涛涌动,一个大党在一艘小船上悄然创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曾经预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不断用他的主义和信仰影响着身边的人,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理想与信念。
细细想来,那个苦难的中国幸好有李大钊、陈独秀等这样“自毁前程”的先驱,不然我们还不知将在黑暗中摸索多久。
人生苦短,生命无价。人要实现生命的存在,活得明白通透一些,就要以某种方式“进入真理”。因为真理裹着坚强的外壳,逼着我们接受并进行改变、转化和移位。当然追求真理、获得真理,就要付出努力,付出代价甚至生命。
活着不只是为了一味迎合眼前的苟且生活,还要不断寻找自己真正渴望的生命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但是,在追求生命的价值过程中,我们不能被社会现实所限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英雄与普通人一样都想好好地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活着两字,充满能量和向往。让自己活着是人的本能,是一种本能的渴望,是被基因刻在骨子里的,只有活着才有机会经历世间百态。但李大钊在他所写的《牺牲》一文中说:“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就是靠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生命的理解,年仅39岁的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他无所畏惧,第一个走了上去。
有句话说得好:“你记得我,我就活着。”毕竟只有拥有生命,才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大多时候我们渴求适合人生存的环境,但更关注生命本身。在这纷繁世界,只有人生最为精彩。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是一场奇迹:你同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一样,是颗闪耀的星辰。活着,可看蓝天碧水,可品人生百味。活着就有爱,活着就有情,活着就有戏,活着就有天空和太阳,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为了他人活的更好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英雄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百年风云激荡,世纪历程辉煌。在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的世纪历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披星戴月、沐风栉雨,乘风破浪、屹立潮头,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生机勃勃的中华大地,14亿中国人已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激荡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澎湃着向上向前的磅礴力量,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阔步前行。
生逢盛世,幸哉美哉!活着就好!活着真好!
作者简介:杨春杭,笔名白杨,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区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在地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稿500余篇,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尚金花》一书。

中国鹰王——王照华绘
独家代理




中国鹰王团扇大师王照华作品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