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画派“是中国唯一的学院式的画派”。它依托西安美术学院,并发挥西安美术学院人才聚集,门类齐全的优势,形成了一个集教学、研究、创作于一身的画派。学院文化最突出的优势在于:
黄土画派不仅打破了传统画派自我封闭,密不外传的陋习,同时打破了专业的界限。正像刘文西先生所言:黄土画派“是以人物画为主,尤其突出表现黄土地人物风情,兼山水、花鸟的画派。”不仅如此,又扩展至油画、版画、雕塑以及工艺设计。其格局之宽泛、门类之齐全也是其它画派不可比拟的。另外,黄土画派在艺术上的成就,反过来扩展、强化了学院文化,升华了“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学院精神,开创了学院教学与艺术创作良性互动的典范,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流派。
答:刘文西先生是西安美院老领导,老教授,老前辈,他创立黄土画派并非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艺术家说的那样——为了个人的目的。而是站在地域文化,学院文化的高度,创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学术机构。在创建之初步履艰难,(民政局注册,层层审批,光章子需盖几十个),饱受争议,闲言私语满天飞。刘先生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终于在2014年挂牌成立“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
在画派成立后,在刘老师的带领下, 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一个有信仰、有目标、有组织、有活动、有影响,活跃在陕西画坛乃至全国画坛的学术团体。
2013年黄土画派在陕北过大年
在刘老师的带领下,黄土画派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特色: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定不移地深入生活;
3、坚持不懈的艺术创作、以及学术研究、美术教育紧密结合。
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黄土画派的艺术主张,那便是五个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学习、 向时代学习”。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十二字宗旨。
黄土画派在刘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并形成了画派特有的优良传统:
1、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团队,提高艺术实践能力。每年数次的参采风活动,每次采风的艺术实践,除过丰硕的速写以及创作素材外,对于各位团员而言无疑是一次艺术实践的提升,艺术观念的转变与升华。
2、建立了立足陕西,放眼全国、世界的艺术观,同时重视画派之间的交流、画派与社会的交流,重视艺术创作的研究与展示,使黄土画派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学术团体。
3、黄土画派立足黄土地,依托西安美术学院,融教学、科研、创作于一体,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画派的运行与发展模式。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黄土画派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教学平台(刘文西工作室)将黄土精神与黄土文化与教学紧密相连, 为陕写,乃至全国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这是刘老师的贡献,同时也是黄土画派的贡献。
黄土画派成立以来,刘文西老师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劳动模范”品德, 更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我们可以称之为 ——刘文西精神。
总之,黄土画派是刘文西先生一手创建的具有艺术流派,学术团体,是西安美院一个科研机构,同时也是西安美院引以为傲的学术品牌。
五、西安美术学院作为在西部地区甚至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高校,这种集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的成熟体系,有力地支撑和滋养了黄土画派的形成和发展;黄土画派的艺术探索也反哺了高校人才培养。学院和画派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您能具体说说西安美术学院与黄土画派之间的关系吗?
答:关于二者的关系在上个问题中基本回答,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依托西安美院而建,具备西美文化的所有特征,在艺术教学与艺术创作方面始终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状态。特别是在当年外聘教授不多的情况下,画派聚集了全国诸多著名的艺术大家,他们的参与,交流,无疑促进了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黄土画派的艺术主张通过教学平台影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关注时代,关注生活,表现生活为其特色的莘莘学子及艺术家。
六、在担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期间,刘文西先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提升了美术人才的培养。您认为刘文西先生的教育理念主要有哪些?对西安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产生了哪些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答:刘文西先生曾经担任西安美院院长,在他任内西安美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学院的搬迁,其次是院系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党的教育、文艺方向的坚持。
在他的教育及文艺理念的坚持下,学院的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深入生活,关注生活,反应生活,讴歌新时代蔚然成风,西美的影响力得到空前的提高。
他始终坚持党的文艺及教育方向,坚持深入生活,坚持出作品,出人才,发扬坚持红色文化,弘扬主弦律,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对西安美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精神文化、社会生活等因素对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刘文西先生把学院教育与画派创作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您认为这种理念形成的条件或基础有哪些?
答:正像你问题中所说“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精神文化、社会生活等因素对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刘文西先生艺术理念的形成与以后创建黄土画派艺术主张的形成皆离不开客观存在于主观愿望。
从客观层面来讲,便是他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他所处的时代氛围,他所经历的酸谈苦辣,他积累的艺术经验。
从主观层面来讲,他具有崇高的艺术理想,他具有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担当,他具有奉献精神,他具有团结、聚集艺术家的能力,他具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使命感。
以上便是刘先生把学院教育与画派创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基础和条件。
八、刘文西先生在西安美术学院培养了一批学生,带领黄土画派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道路,用他的实际行动影响了一代画家和学者。您认为刘文西先生对西部美术教育最大的贡献有哪些?
答:谈及刘文西先生,人们往往把焦点放在他的艺术道路,艺术创作,艺术成就。但还有一大块却被忽视,那便是刘文西的艺术教育。这一点我以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系统性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下面谈几点思路咱们共同讨论:
1、教学体系的建立; 特别是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课程分布,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定等。
2、人物画技法的形成;在素描、速写、慢写、白描、工笔、写意、创作等课程,刘老师皆建立了规范的、科学的教学示范,截止目前,中国画教学刘文西样式依然是教学之首选。
3、中西文化的借鉴于融合;中西融合是刘文西艺术一大特色,他巧妙地是西画质元素与中国画笔墨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西美样式的表现方法。(较早,秦文美时期的主题性创作,基本为刘家样,此后、王有政、郭全忠、王西京、高民生、杨立舟、王迎春、杨晓阳等早起作品皆受刘家样的影响)
4、专业课,创作课体系性的建立。此条可参考刘文西工作室教学大纲,其中完整地反映了具有新现实主义、西美特色的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
5、对西部美术教育最大的贡献:建立并完善了具有西美特色的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建立并完善了具有西美特色的新现实主义创作体系;形成具有西部特色,黄土文化的艺术特色。
刘文西先生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研究的艺术大家,他的艺术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竖起了一面旗帜。坚持党的文艺方向不动摇是刘文西精神的核心,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不动摇是刘文西精神的根本,坚持深入生活、表现时代不动摇是刘文西精神的基础,坚持不断创作,推陈出新不动摇是刘文西精神的原动力。我们纪念刘文西先生,不仅仅回顾、颂扬他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艺术人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以他为榜样,发扬这种精神,继承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探索当今中国艺术发展道路,繁荣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
2013年刘文西、贺荣敏在陕北和老乡一起欢度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