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乡寻凉记
宋文东
过了芒种,济南的真正夏天就到来了。全城就像罩在一个大蒸笼里,蒸的人们恨不得都跳到水里去。人们见了面打个招呼也都离不开四个热门字:这天真热!节假日,人们纷纷涌往城外寻找凉爽避暑之地。有的去了水库边,有的去了高山之巅,总之哪里凉快就往哪里跑。但还有个绝佳避暑之地不是经常爬山的人还真不一定了解。这块圣地就是药乡森林公园。药乡森林公园位于泰山后山,总面积达12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5%,具体来说就是泰安与济南搭界之处。我们户外群每年夏天都组织驴友去药乡森林寻凉避暑游,今年也不例外。
2023年7月2日8点半,我们的车开进了药乡森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长峪。长峪隶属于济南市柳埠镇管辖,四面青山,流水不断,空气清新,堪称世外桃源。去年秋天我们曾经来过一次长峪,那时小村庄到处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村西的一座框架结构的房屋当时正在建设之中,现在已经竣工投入使用了。从门口挂的牌子得知,原来是村委会和党支部办公室。村道两边,鲜花盛开,小桥流水,干净清洁,有点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样。记得早年村西通往药乡的盘山公路还是土路,现在都换成了水泥路。以前每次来,我们都是沿着村西一条南北向的山谷进入药乡森林公园的。这次见老天阴着个脸,太阳公公暂时脱岗,我们决定走盘山公路。原来的土路,崎岖不平,坑洼难行,现在好走得多了。
进入药乡森林东西主干道,我们发现道路两旁停了若干私家车,而且豪车较多。看看路边的森林里,有支的帐篷,还有马扎、桌凳,吃的喝的各种物品摆满了桌子。树上还栓了吊床,有游客在吊床上晃悠,好不惬意!跟他们打了招呼,才知道他们是昨天就来了,在这里露营避暑的。怪不得他们来得这么早呢!我们走了一段公路,接着转身上山,进入了一片槐林里。我们刚爬上山顶,忽然一阵阵凉风拂面而来,像从防空洞里吹出来的风似的,令人顿时肺腑一清,浑身舒爽。这时太阳又出来散步了,大家索性休息会儿,喝水、吃水果,太阳也无可奈何。
这片槐林的槐树都很高大,疏密有致,空旷寂寥,是个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树下艾蒿较多,小腿一般高,散发着一股脉脉的清香。一条羊肠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的绿茵深处,这让我想起了很早的一首流行歌曲《校园的小路》:校园里有条弯弯的小路,旁边还有高高的大树……翻过了一道小高坡,刚走不远就看到一伙驴友在深深的谷底移动。驴友见驴友,哪有不打招呼的理儿?“哎——哎——哎!”高哥亮起了他那高亢与众不同的嗓子。“你们是哪一部分的?”自由哥带着几分调侃戏谑道。山谷里也传回了“啊——啊——”“我们是八路。”的回答。大家都是呵呵地一笑,然后各走各的路。走不远,忽见两棵大槐树被风刮倒,横在小路上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大家一个个翻过去。有个子矮的女驴友翻过去还真的不大容易,身边的同伴就伸出援助之手,拉一把就过去了。
到了那片珍贵的白皮松三岔路口,大家停住了脚步。往东是去山下藕池村的,往东南是去望岱门的,见时间还很宽裕,我们便往望岱门方向行进。下了那道比较难走的砂石坡,又进入了一片栎树林。栎树就是俗语说的橡子树、柞树,树皮就跟耄耋老妪的脸似的。橡子树材质结实,细密,是葡萄酒、香槟酒瓶塞的优质原材料。它结的褐色果实像烟袋锅一般大。记得我的家乡北沟也曾有两棵橡子树,颇为优雅高大,小时候我们放学上山剜野菜常在树荫里下五子棋玩。曾经听父亲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乡亲们把树叶都吃光了,有的人家就吃橡子面,结果几天都拉不出屎来。这个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大家到了小路正中有块两三米高的巨石处,这里一直是我们群驴行至此休息的根据地,也是大家拍合影的老地方。在这里透过树隙,可以南眺泰山的巍峨雄姿。今天因为有点阴天,虽然这里直线距离泰山仅有8公里远,但泰山被一层淡雾所遮藏,轮廓看得还算清晰,峰顶上的古建筑却影影绰绰的犹如仙境一般。
我们本来计划再去望岱门、药王庙看看,但因为天气比较炎热,一去一回至少需要四十分钟,且望岱门到天池一带水泥路边树木不多,因此我们决定抄近路走落叶松林去天池。望岱门是药乡森林公园的南门,从此可以通往著名的泰山天井湾、玉泉寺、卖饭棚等景点,在此眺望泰山,晴天的情况下,泰山极顶玉皇顶清晰可见,甚至可见岱顶的游客影影绰绰的身影。药王庙是一座小庙,离天池不远,当地人为纪念药王孙思邈在泰山后山药乡一带种药、采药救死扶伤所建。一千多年来,老百姓一直不忘记药王治病救人的恩德,小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经过那片落叶松林时,只见松树们顺着山坡错落有致的挺拔身姿,茂密的枝叶,透着的盎然生机令人无比敬仰。每次经过这片松林,我都要多拍几张照片。我正在前面拍照,落在后面的驴友清奕突然停下了脚步,她说腿抽筋了,走不动了。书亭便大声吆喝,谁带了云南白药气雾剂?自由哥已经下山20几米远了,听到书亭喊叫说,我有。便又爬山回来给清奕腿上喷了扶他林,做了按摩,简单地处理之后,清奕又恢复如初了。自由哥是个地地道道的老驴友,爬山十几年了,练就了丰富的户外生存救助技能,令人佩服。
下到天池,只见天池边的马路上小汽车堵得排起了长龙,有个成语叫“游人如织”,这里是“游车如织”了。有知情驴友告诉我,现在药乡免门票了,也难怪这么多的游人来寻凉了呢。天池里的水比秋天来时多了不少,都快与马路齐平了。四面的青山倒映在水面,使得池水更加墨绿了。这时太阳又钻出了云彩,那大块的云彩仿佛也受够了太阳的炎威,纷纷挤到天池上空,不知道这是来照个影儿呢,还是来凉爽一霎呢?那一泓碧波就像个巨大的空调器,给岸边的游人们送来阵阵的清凉,也难怪天池边上这么多的车和人呢。
离开天池,往北不远的山坳里藏着一座小山村——藕池村。这藕池村非济南市西营镇的那个藕池村,它隶属于泰安市大津口乡管辖,与村北的济南市柳埠镇长峪村仅有一山之隔。藕池村有几十户人家,家家都开农家乐,看得出来,药乡免门票了,这里的生意更加火爆了。街道两侧,农家乐的醒目牌子一块挨着一块站在街边揽客,“乡情饭庄”“孙家老店”“王强农家院”“顺发农家院”等等不下十几块。有的农家乐就在街道两边搭起了棚子,马扎、不锈钢四方桌俱全,围满了食客。还有摆摊子售卖药材、儿童玩具,当地土特产,就像农村赶大集一般热闹。此时已经接近12点了,我见有的饭桌上已经端上了大盆鸡,香气四溢,但我们已经在别处订了农家乐,大家强咽下口水,继续前行。
到了那小片高大的水杉林,见树林下面已经被圈了起来,成为了一家农家乐的地盘。原来那些磨盘一般的巨石被当成饭桌,食客已经坐了大半了。水杉林边,有位老太太摆地摊售卖山货,有灵芝、黄精、葛根、何首乌等药材,还有泰山石、儿童玩具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有一些褐色的像绳子一般的东西堆在地上,我问老太太是做什么用的。老太太说,这是用来驱赶蚊虫的,2块一条,可管用了,买几条吧?我问是什么材料做的?老太太说,干栗子花。我告诉老太太,我们家里根本没有蚊子,用不上,不然还真的买几条。告别老太太,我们从北面开始爬山。药乡的森林一大部分是栎树,这山上还是栎树居多。山坡较陡,地上的干栎树叶铺得很厚,踩上去直打滑,稍不留神就会人滚马翻。上山比较费力,而且这一带的山林里没有风,有点闷热。
登上山顶,接近防火道,大家休息一会儿,也透口气。驴友清奕再次出现腿抽筋的情况,书亭与自由哥帮助她按摩、喷药,情况稍稍得到了缓解。因为时间已经12点多了,大家稍稍休息会儿便准备上路。清奕说,我再休息一会儿,你们先走吧。我不放心,便留下陪她。清奕突然仰躺在草地上,一动不动。我见状,吃了一惊,一边喊叫前面的驴友,一边掏出清凉油给她两边太阳穴上擦抹。一会儿清奕醒了,说,我怎么躺下了?这时,自由哥、道长、高哥、书亭几个人都回来了。清奕坐在地上,大家劝她多喝点水。她说,不想喝,想吐。高哥、自由哥、书亭几个人用帽子为她扇风降温,很快她就恢复了正常,站了起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我安排高哥几个人快速下山谷回长峪开车来接应,我们几个陪着她走防火道下山。清奕在防火道上已经行走自如,完好如初,我们几个都很开心。
防火道边蜀葵花开得正盛,有红的、白的,粉的,真美。
还有一种小时候在乡下常见的棉槐条子丛生在路边,颇为茂盛,我感到很亲切。小时候,我们小朋友经常钻进棉槐条行里玩捉迷藏游戏,现在想来如在眼前一般。这种棉槐条子一般长不大,跟柳条似的,一年一割,生产队用来编筐篓用的。我们小时候上山剜菜、拾草用的篓子都是用棉槐条子编的。现在生产队早就不存在了,那种棉槐条子在乡下也好像消失不见了,这与筐篓没有了市场有很大关系吧?
我们沿着防火道一路下山,在快要进入长峪村的时候,我们与高哥的车碰了头。高哥说,那个山谷里拉拉秧子太多了,缠腿,下山太难走了。
2023年7月4日
中国鹰王——王照华绘
独家代理
中国鹰王团扇大师王照华作品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