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漏船

当我死了的时候,
把我在坟墓里深深地埋葬,
在那辽阔的草原中间,
在我那亲爱的乌克兰故乡,
好让我能看得见一望无边的田野,
滚滚的第聂伯河,还有峭壁悬崖;
好让我能听得见奔腾的河水
日日夜夜在喧吼流荡。
当河水把敌人的污血
从乌克兰冲向蔚蓝的海洋……
只有那时候,我才会离开
祖国的田野和山岗——
我要一直飞向
上帝所在的地方,
但在这样的日子到来以前,
我绝不会祈祷上苍。
把我埋葬以后,大家要一致奋起,
把奴役的锁链粉碎得精光,
并且用敌人的污血
来浇灌自由的花朵。
在伟大的新家庭里,
在自由的新家庭里,
愿大家不要把我遗忘,
常用亲切温暖的话语将我回想。

诵读者后记:
塔拉斯·谢甫琴科(1814–1861年),乌克兰伟大诗人、画家,生于乌克兰基辅省兹维尼戈罗德县莫林采村的一个农奴家庭,其诗歌及画作主要反映乌克兰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反抗沙皇暴政,对乌克兰文学具有重要影响。谢甫琴科是公认的乌克兰现代文学奠基人和乌克兰文学语言建立者,更是乌克兰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也是乌克兰民族反抗俄罗斯统治的民族象征。
乌克兰是生养诗人谢甫琴科血肉的地方,该诗字里行间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民族情结的捍卫,一种扎根家国情怀的大义。战争是血淋淋的和残酷的,对于生灵涂炭的抒怀,诗人把词语的子弹上膛,对准自我鲜热的血脉扳机,“当我死了的时候/把我在坟墓里深深地埋葬/在那辽阔的草原中间/在我那亲爱的乌克兰故乡”。
《遗嘱》这是一部有着宏阔英雄语势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呐喊的声调和狂热的悲郁情感。该诗虽然写于一个世纪之前,但在今天乌克兰人民奋起反抗侵略,捍卫美好家园的当下,该诗更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当河水把敌人的污血/从乌克兰冲向蔚蓝的海洋/只有那时候,我才会离开/祖国的田野和山岗”。当诗人以气吞山河的决绝发出痛彻心扉的誓词,用“凶恶的敌人的鲜血”来浇灌自由的花朵,这些愤怒的咆哮仿佛就是勇敢的乌克兰人民浴血奋战迎接入侵者的炮弹。

谢普琴科:乌克兰诗人。(1814 - 1861)。农奴出身。1838年在画家勃柳洛夫帮助下得以赎身成为自由人,后在彼得堡入美术学院,1845年毕业并获自由艺术家称号。1840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科布扎歌手》,1841年创作长诗《海达马克》,以18世纪乌克兰农民反波斗争为题材。另以当代乌克兰农民生活为题材写有诗集《三年》(1843-1845)。曾因参加反沙皇的秘密政治团体被捕,度过10年流放的士兵生活,写下100多首诗和俄文自传体小说《艺术家》(1856)。1857年获释,返彼得堡后写下一些政治性诗歌。他的诗歌对乌克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被认为是乌克兰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乌克兰文学语言的建立者。

漏船,系当代文学艺术作家群成员。公共诵读艺术的实践与倡导者,以梦为马,燃情于诗和远方,传递声音之美。践行诵读艺术三十余载,曾为国内外众多优秀诗人的诗歌配诵,作品远播世界各地华人圈,被公众誉为有温度、有厚度的诵读艺术家。
总编辑:湖畔烟树
执行编辑:艾玛
法律顾问:搜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