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兴
新世说新语
死要面子的“孝心”
“养儿防老”,是千百年中国人的约定俗成。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传统似乎渐行渐远。尤其是近40多年,价值观的变异,出现各种颠覆,让人不胜唏嘘。
多子多福,三粒胡椒总有一粒香。人们对夕阳的美好寄托,被残酷了现实碾碎。
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给人上了让天下父母寒心的一节课。在黄陂前川桃花村有一位年逾九旬的婆婆,辛苦把六个儿子扯大,又带一大群孙子,耗尽了一生的心血。
到了这个年纪,所幸的是还能自理。兄弟们商议,每家轮班住一月。起初,大家还守君子条约。不到一年,各自打着小九九算盘,互相推诿踢皮球。
老大在衙门有稳定收入,高姿态提出送养老院,费用由他包下来。下面的五虎上将可不愿意,风光被他占尽,获得孝子美誉,我们在湾里多没面子?不能找到最大的公约数,维持原状。
看在家五个儿子的脸色,这家不收留,那家关门,把老娘的被子扔得远远的。大骂一番,肮脏语言不堪入耳。
万般无奈,过了正月十五,老娘选择了跳塘。春寒料峭的傍晚,有人发现,立即呼叫打捞起来。五个儿子来到现场,掉头就走,连路人都不如。湿淋淋的全身,在北风中冻了一夜,清晨,一座雕塑在塘边挂着眼流泪,路过的人无不摇头叹息。
不背名誉,保持外观光鲜,是“孝心”儿子们的一种心态。在黄陂塔耳小寨村的一个大湾子,有两位老人年逾八旬,各种疾病都找上了。前几年,最近半年爷爷就住了三次院,婆婆双目接近失明,生活自理发生了困难。
二老有七个子女,四男三女皆早已成家。冠状病毒袭来那一年,二老曾在二女儿家住了半年,每天伺候桌前榻下,过得很舒适。半夜突发病患,及时送医院抢救。村支两委探视,她家人给予热情接待。这件事传开,儿子们心里不是滋味,又不好明说。每次住院,都是二姐全程护理。这位二姐也是爱出风头,到处做肉喇吧广告,想为自己在娘家立牌坊,闷火一直在烧。
媳妇们嘀咕:疼儿不得疼儿力,还找恶儿要饭吃。当然另有所指。轮到老爹子住院费平摊,建筑老板大女婿光面堂皇一番,掏钱却退避三舍。为此,大家一起讨论,还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兄弟们私下合议,撇开二姐,二老住姑娘家名声不好听,就是老爹子住院也不要她掺入。这位家庭的武则天、太平公主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不是省油的灯。几次住院,都由老幺请假照护。
老爹子一肚子不愿意,找个由头死缠烂打要到二姑娘那里去住几天。没办法,只有让二老同去十天半月。肠梗阻旧病复发,送汉口一家对口医院。稍微有点好转,赶紧办理手续,连同老娘接回湾里。
之前的吃横眉竖眼的饭,司空见惯。这次肯定没有果子,受气己经常态。二老商量,另起炉灶,单独过。难处在于老爹子行走困难,老婆子两眼一只眼失明,一只视线模糊,拄着拐杖凭着感觉互相关照。没有办法,只能强撑着勉强过。总比在家的儿子说,老人钱哪能够伙食,还要照顾护理日夜,没有八千元各人自找出路!听,小话、受气实在受不了!
后来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也不敢想象。
教坛世家,应该素质很高。在熟悉的圈子中,有兄弟俩都是教师,父亲也是退休教师,在本地颇负盛名。母亲不在,兄弟俩抬着看护,共管父亲的退休金,每月只给500元生活费,美其名曰:为了父亲健康,花心惹出麻烦。剩下的兄弟俩平分。他们在自己住处附近租了一间小屋,不时的看一下,实在际是监督。
一年夏天,父亲在出租屋上楼时一脚踩空,跌倒后脑摔在台阶,送到医院,不到一个小时就呜呼了。从此,断了兄弟俩的财路。天意乎?人为乎?
在汉口大夹街有一户居民,地处商埠闹市。小夫妻俩算计着:毕躬毕敬孝顺老娘,哄哄欢心。便把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带到北京玩了一圈,回来编造谎言说房产证要更换,骗到手据为己有。目标达到了,立即变脸了。釆取断电断水,说是相关部门的问题,一问邻居,并非如此,气得大哭一场,半夜心跳加速,天旋地转。呼救无门,倒在地上。第一天清晨,幺媳妇猫哭耗子表演了一番。
还有一对狗男女,在汉口汉正街桥西做食品批发。起步阶段,女方找父亲不时借两三万,累计近十万。大都是拿储蓄卡由女婿去取,银行流水上有岳父、女婿身份证。他们动了黑心,说没借。岳父不想为这事撕破脸去打官司,本孑在,在银行可查,不知他们是否反省,给改正的机会。
乡村这样的故事不少:女婿很有能耐,公开讲我们家图吉利,不允许七十泰山泰水带病入门,不然的话,就成了凶宅。以后想转卖都无人问津。其中有建筑承包头,衙门差役社会各界人士。
在孝心的背后,隐藏着狰狞的食肉动物的血淋淋的毛骨悚然。现实人情冷漠远比森林法则更为残酷。
动物世界还有乌鸦反哺,绵羊跪乳。而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走到今天,猫论吞噬着人的良知。这种荼毒侵蚀了几代人的灵魂。
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不扫除这种污泥浊水,孪生蚊苍害虫,中华民族即使经济上去,人品将永远被人看不起…
丑陋的中国人,劣等的亚细亚人,精神上的东亞病夫,倒退了上百年,不觉得悲哀吗?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崭新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每个人都在为中国塑造巍巍昆仑,汇成浩清江,那样朴实,那么清纯,那么真善美…
公元2023年7月 7日(癸卯五月二十)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82万字待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