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漫谈之二
——《我的适时应对》
细分老年,是为了更科学地针对老年各个阶段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状况,选择更合适的态度和方法来应对,以更好地度过人生的这个最后阶段,享受晚年的幸福。

我是2002年被批准“退居二线”的。当时我的心脏状态不太好,经常心慌手颤。所以谢绝了去人大政协的安排,也没有去别处发挥余热,就一退到底回家赋闲了(我办理退休手续是在2010年),这就让我 “老年”阶段的开启大大地向前提前了七年多。其实,我心里清楚,我的心脏就是工作压力大引起的,不会有器质性的病变。果然如此,回家修养了两个月,症状就消失了,至今没有再发过。所以,我的养老生涯里“老年青春期”这个第一段很长,有17年。
这个期间,我身体健康,精力不减,但没有返聘,也没有再创业,主要就是休息。有了大把的空闲,其实也没有闲着。一是总结工作经验,编印了《百里杏坛花正红》教育专著;继续领导科学专业的研究,参加省市和全国的研讨会活动,有了一系列的获奖论文,个人还被选入《中国领导科学学人风采》;

二是照顾孩子们。儿子换房子,三个孙子出生,我们漂洋过海前往尽爷爷奶奶之责;女儿结婚购房装修,我们义不容辞;探亲的副产品就是玩了美洲游欧洲,眼界开阔心旷神怡。
(2009年 美国旧金山)

(2016年 西班牙巴塞罗那)

三是参加老年大学,习练太极拳、学习摄影。既捡起了过去的爱好,也锻炼了身体。国内加海外的旅游,做后期、写游记。于是有了几大本的画册:《行摄天下》。(图为法国巴黎 卢浮宫)

四是加入《铁道兵战友网》,主编《铁道兵》公众号,参与擘画系列活动,既为几十万铁道兵退役老兵营造第二军营,也让自己的军旅情结战友情怀得到了释放和升华。前后三年,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图为2019年 《铁道兵网》遵义工作会议)

五是笔耕不辍。我自建的《广陵老秋》个人公众号,用户达2500人,针砭时政抒发胸臆,思考和写作一直没丢,而且习作格律诗词和楹联、灯谜,几年下来也收获颇丰聊以欣慰。回头看,我的十七年“老年青春期”是非常充实的,也是十分快乐的。

2019年我满七十岁了,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主要是精力不济,夜猫子不能熬夜了;听力受损,没有字幕电视剧没法看啦;眼睛容易累,经常干涩发红;更麻烦的还是大脑海马体萎缩,记忆力比较明显地衰退,扭头就忘。但是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思维没有障碍。按照我的“细分老年”,该是进入老年的第二阶段了。于是,我很快辞去了“铁道兵网”《铁道兵公众号》的任务(怕误事啊),开始认真考虑住养老院。

许多人认为,只有到了老年的第三阶段——需要护理阶段,才考虑住养老院。我不这样想。在可以自理阶段,随着身体的老化我们要减轻体力精力的负担,以保持老年生活的高质量。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或投靠子女,由亲人呵护照料,或者聘用保姆或钟点工,购买服务。还有就是抱团养老等互助养老,办法可行,但是时间一长不确定因素太多,可能会折腾。思来想去还是进养老院比较简单可行。可以想到的好处首先是服务质量有确定标准,不是取决于保姆的素质水平;其次是养老院集体生活,老人有归属感,开展各种活动,避免孤独寂寞;再次是要选择靠近子女的养老院,能够减轻子女探望看护的压力。需要的条件,最主要的是全家思想要统一 。老人要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放得下;儿女要相信送父母进养老院并非不孝,而是应时所趋的明智之举。我的两个孩子都赞成父母追求老年幸福的决定,完全没有思想障碍。他们还主张我们进高档的养老院。对所需要的高额经济要求,我们没有让孩子们出力,决定出售住房。经过仔细的考察比较,我们最后选择了基本符合所有要求的苏州泰康养老社区。高端养老,质量可以保证;保险大亨,押金没有风险;全国连锁,可以比较选择:毗邻上海,女儿来去方便。2019年11月,我们入住养老院。老秋笑曰: “上无片瓦别扬州,腰缠万贯下江南”,我们到苏州提前享福啦!
泰康三年,请看我的小结(老秋的美篇文章):
弥足珍贵的泰康三年(2019.11-2022.11)
2019年11月,我年过古稀,开始养老院生涯。回眸细思,这是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三年。
享受幸福的三年。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老年了更应如此。年满古稀如何养老?我选择了进养老院,而且尽己所能住好的。出售了唯一的住宅,“上无片瓦,腰缠万贯”的我,从扬州来到苏州,带着捐给吴园的千册图书住进了代价不菲的高档养老院——泰康吴园。三年的经历告诉我,选择对了,这是享受幸福的三年。

“城不在大,天堂就行。湖不在深,仙境就灵。”姑苏城外阳澄湖畔的吴园,称得上是天堂仙境。三年里,我用镜头记录下了她的朝暮晨昏、春夏秋冬,她的梅樱兰枫、晴雨雾雪,更记录了老人们的欢欣笑颜、喜悦开心。
可点击此超链接阅读:老秋镜头里的身边美景——吴园影集
任尔院外大疫汹汹,这里就是老人们的“诺亚方舟”:“衣食全周到,风雨保安宁”。医师拉绳即到,能够“无求医之烦忧”;三餐自助可以“免下厨之劳形”。我清晨一趟太极拳,下午游泳几百米,得劲。间日桥牌练大脑,偶尔乒乓一身汗,尽兴。诗歌有人欣赏朗诵,摄影能够上网登报,开心。老人们可以击门球、奏钢琴;可以斗棋牌、赏影音;可以挥翰墨、放歌吟;可以晨垂钓、夕观云……”。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泰康的特色也是吴园的优势。每月集体生日会,烛火蛋糕让寿星们久久难忘;每个节日有安排,舞会晚会庆祝会喜不胜收。
可点击此超链接阅读:强身健脑,益寿延年——泰康吴园活动歌
在这里我结识了诸多高士,领略了大家风范;结交了不少朋友,体味了“谈笑皆知己,往来都欢欣”。这些当然“愧煞诸葛庐,遑论子云亭!”我理解这就是老年幸福。
有滋有味的三年。
我认为,老人和养老院不仅是服务的购买关系,还是荣衰与共的共同体。我说:泰康再500强也是企业,要计算成本盈利,老人不能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而院方对老人第一位的是要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这样高档设施加上高端服务,才是大家都满意的良性循环的高档养老院。
三年里,我参与活动也组织活动,比如教习太极,指导桥牌、老兵活动等;我享受吴园也宣传吴园,诗文和摄影作品不仅在“泰康通讯报”发了几十篇,新华网等媒体的点击量就动辄过十万。
可点击此超链接阅读:社区抗疫群英谱 (格律组诗)
可点击此超链接阅读:三杯美酒庆佳节

听人说申园好,就自费去试住考察,提出六篇它山之石“申园归来谈发展”给院领导;理事会上,也经常就吴园的发展直言自己的见解:防疫期间及时提出过多份种种建议。有人说你做这些为了什么?我从不在意个人利益,没有要吴园的一点额外报酬和特殊优惠,我只为自己的追求。许多事情我管不了结果,只要是自己尽心尽力就够了。21年4月,吴园成立了居民党支部,我任书记。很快就发动党员们为吴园发展献计献策,30条建议院领导逐条答复,推进了工作。我理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在这里就是爱党爱国爱吴园。吴园有人说“老秋太高调”,连总部也有人附和。我有点奇怪:共产党员不是先锋模范吗?我在党五十一年,明明事情可以做到八九十分,只做六十分?那从来不是我的风格。有次晚会上准备朗诵我写的《吴园铭》,竟有人提出“铭”不好要求改,我笑笑:这是文化问题。养老院也是一个小社会,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需要从领导到员工到居民的共同努力。11月17日下午,我给支部党员们上了最后一次党课《学习二十大》,给三年的泰康吴园生活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年不短,弥足珍贵,老秋享受多多收获满满。谢谢泰康,谢谢吴园,谢谢同居三年的邻居们好友们!生活在继续,老秋的养老也在继续。泰康的三年制乐泰学院毕业了,那就换个地方读研吧。希望夕阳更红,晚霞更灿烂。
老秋 2022年11月 写于上海
【养老漫谈系列 未完待续:
是去哪里读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