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马拉松赛道
文/杨美娟
“一场比赛点亮一座城”。6月22日恰逢端午节,麟游山城迎来了又一场盛大活动,秀美的青莲山广场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勾勒出一幅风景这边独好的美丽画卷。2023“九成宫杯”陕西宝鸡·麟游夏季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这是麟游父老乡亲翘首期盼的喜事。
在这场比赛中,有这么一群人,默默坚守、全力以赴,用独有的方式和最美的姿态“奔跑”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

凌晨六点,山城的夏风迎面吹来着实有点凉,但这丝毫挡不住麟游人的热情和跑友的激情,青莲山广场佩带证件的工作人员已经进入各自岗位,身穿“戎装”的选手们似乎有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拉伸训练。17台救护车整整齐齐列队待命,25个医疗救治点、18个移动救援队、336名医护人员俨然训练有素的战士,整装待发。根据赛道设置以及以往经验,我们在处于高风险点位的5公里以后位置特别强化了医疗救护力量,每1.25公里就能看到身着工作服的医务人员,大家精神焕发,热情高涨。

医疗保障是卫健系统医务人员责无旁怠的责任。经过反复讨论、几轮赛道实地演练,一个集思广义、运筹帷幄的医疗保障工作方案出炉。在全面细致的分工之下,市县镇医务人员合理搭配、各医疗小组密切配合,进行了一场紧张且完
美的实战。

8:30分,对讲机里响起了比赛正式开始的指令,从这一刻起,医疗保障部从上到下进入高度备战状态,各医疗救治点负责人紧紧地把对讲机拿在手里,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指令。“运动员已过2.5公里处、5公里处救护车前往19公里待命、“17公里需要补给云南白药喷雾剂”……”,一道道指令井然有序下达着。赛道上,运动员激情澎湃,挥汗如雨,从救治点跑过时,我们的医务人员用侦察兵一样敏锐的眼睛观察他们的表情,快速捕捉信息,不断给予他们提醒:“这段是坡道,别着急,慢点跑;我看您的腿好像受伤了,停下来我检查一下;我给您的腿喷点药……”,一双双关切的眼神,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个娴熟的动作,迎来了运动员的不断点赞。

大约10点左右,对讲机里响起“12.5公里处需要调度救护车”,这一信息瞬间让我们紧张起来,没有听到有运动员受伤转运消息,点位上的救护车呢?我急忙打电话询问点位医务人员,得知一群众突发疾病,他们的救护车把患病位群众送到医院去了,没什么大问题,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在比赛过程中,医疗指挥部如同作战指挥室,一件件伤情及时上报,一个个指令密集下达,一台台救护车有序移动,比赛紧张激烈的进行,医疗保障人员时刻严阵以待,对受伤运动员以精准的判断、精湛的技术进行快速应急处理,及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支持治疗。一幕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感人画面就此定格。

医务人员激动的分享他们的信息:来自渭南大荔县中医医院65岁老人是一名外科大夫,已经参加了8次半马赛,说麟游医疗保障太好了,抬眼就能看到身穿工作服的同行,他感觉很亲切,很有安全感!红光满面、鹤发童颜,目光矍铄,这何尝不是我们“麟马”精神的最好诠释!他们相约,明年再来麟游!
运动员在赛道上用双腿在奔跑,他们途经青莲山、西海苑、南坊新城、杜水河大桥、唐井遗址、九成宫景区等多处历史人文景观,用热情点燃了山城,让麟游绿意盎然,动感十足。

医务人员在赛道外与时间赛跑,他们经过强化训练、反复演练、模拟各种突发状况,用坚持和责任圆满完成医保任务,用辛劳和汗水演绎了马拉松的无限精彩。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开幕式上精彩的节目,也有报名半马却没法参加的遗憾,但当比赛结束时,我们紧绷的神经才慢慢放松下来,打开还没来得及吃的早餐袋,一个蜜枣甜粽吃在嘴里,有竭尽全力的收获感、有团队协作的成就感,有完美落幕的喜悦感,更有生活在麟游的幸福感。
作者简介:

杨美娟,在陕西省麟游县中医医院工作,任书记。有多篇文章在《中国中医药报》《宝鸡日报》《秦岭文学》《情感文学》等刊物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