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证了"7.12"大捷
作者:原32师参谋长 杨子谦
每逢“7.12”
难忘这一天,
见证激战烈,
雄师镇边关。
西畴奉急令,
驰部集马关。
开进组织中,
“见学”奔老山。
清晨迎雾雨,
小车防滑行,
近抵“交址城”,
方知大战激。
炮声震天际,
弹痕满眼底;
欲知战场事,
冲刺500米(注2)。

坑道虽避险,
空间炮轰鸣,
交流大声吼!
激战氛围浓!

再闯“三转弯”
惊险续缠连,
迎敌炮火进,
侥幸亦然安。
勇过钢架桥,
弹落猛如雨!
河道腾水柱,
桥梁飞浪劈。
冲进胶林道(注3),
群炮掀泥淋,
瞬间泼覆车,
视下茫蔽野。
急推右车门,
趋身导驶前,
几经“摇摆舞”,
终逾炮击险!

平安抵“曼棍”(注4),
昼夜炮声撼。
悉赞四零师,
歼敌大捷欢!
年逢“7.12”,
难忘当日凶,
处惊更临险,
庆幸终平安!
而今古稀年,
常忆战“老山”
兄弟军相携,
笑颜镇边关!

注1:“我们”,指驾驶员林品以及随车的32师后勤部蹇广臻部长,作训科周永生参谋和我(时任32师参谋长)。
注2:进14军“交址城指挥所”坑道时,必须要通过约500米开阔地的敌方炮击封锁区。
注3:“急造公路”经橡胶林通过。
注4:“曼棍”,时为40师指挥所。
——以此纪念40师1984年“7.12”大捷。
——杨子谦
202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