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送来的凉热风
46团学兵白宝存

“四大火炉”绝不浪得虚名。
七月似火。双七这天,我刚到重庆,就体验到了什么叫热。不停地擦汗,不停地出汗,有把扇子扇扇凉风,多惬意呀。
嗨,有战友的地方,心里想啥就来啥!
八日,我得到了一把折扇,这把扇子,好精致。白色绢面。16根暗红扇骨,面大风大,轻轻一挥,一股凉风迎面扑来。在火热的重庆,能享受到这股凉风,爽,太爽了!爽的人欲想沉浸在这风中,任凭它不停的吹下去……爽!
但我从这扇中丝丝的凉风中体验到了另一股风——热风。
重庆热,战友情更热,气温高,战友的热情更高!凉风爽快了身体,热风暖在了心里!光是扇面上的那四个行云流水般的“铁兵情真”,就足以让人心里荡起阵阵热流。送扇子的是——老兵殷永琪。

在“芬芳”宾馆的大厅里,郑建平快步走向已在此等候多时的老兵,一声“老班长”,一个拥抱,几句亲切的问候,展现了这位文创中心带头人超凡的亲和力。在她们交谈之时,我打量着站在我的面前的老战友殷永琪。浅褐色T恤,白色西裤,一顶遮阳帽优雅地扣在头上,搭配着那副浅色墨镜,十分得体,腿不弯,腰不驼,说起话来底气十足。说起年龄,更吓我一跳,谁敢相信?这个时髦的“老头”!
“老兵殷永琪,原铁五师,今年83岁,1940年出生,1961年入伍,1961年入党,历任文教、文书、班长、排长、副连长、师宣传队长、团宣传干事。1974年转业,2000年退休,2019年2月加入文创中心,是一名正在努力学习写作的新兵……”说起经历,他思维敏捷,口齿流利,真让人羡慕。
说起扇子,他更是激动。自听说文创中心郑建平、王林山主任及一行要到重庆,他高兴不已。这些战友,已在兵网上神交已久矣,能面对面交流,这是一大快事啊。我这个东道主,一定要尽地主之谊,表战友之情。老伴提议:“重庆七月酷热,给每个战友赠一折扇,送徐徐风凉,此不安逸”。这个主意好,我很赞成。站在一边的儿子是喋喋不休地听父亲讲铁道兵故事长大的,深知父亲的铁兵情怀。不动声色就给我在网上买了绢扇,并提议,要我书写几个字,略表心迹。说老实话,我这个老铁道兵,只是爱好者,不是什么著名书法家。我怕字拿不出手,怕内容表达不了我的感情。
打开扇面,我犹豫许久,写什么呢?真是“决心没有下呀,怎开言……”
七月一日,是党的生日,我又一次打扇面。眼前不断地浮现出我在铁兵十余年的成长过程,组织的培养,战友们的感情……,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情不自禁地提笔,冲动地疾书“铁兵情真”,又在另一面写上了“重庆”。呵呵,这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灵感吧。想写的冲动就像海潮一样在心里不停地翻滚翻滚,想把自己最真挚的情谊献给战友,献给我尊敬的文创中心的战友,我就是想写想写……
这股激情一直在我心中回荡,久久不息。看到了郑、王主任一行约定,将在8日晚相聚。这股激情更掀新浪,在激动中,灵感一现,随手写了“心语”,念给老伴听,得到赞同。我便挥笔泼墨,一气呵成。写好后,觉得心里坦亮。这是一个老兵发自内心之语,故名“心语”。

相聚时,老战友拿出了他的赠品,还喃喃地说着“礼轻,不成敬意,但这是我老伴及全家人的心意。”说起老伴,他略微迟疑一下才慢慢说道:几年前,她被一辆摩托撞伤。当得知司机非常年轻,而且是特殊的工作部门,不能因这件事而影响了前途,而默默地承担了下来。谁知几年后,受伤的后背越来越弯,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出行,生活也难以自理。但是,一家人都没有反悔当初的选择。老兵殷永琪也自然而然地负责老伴儿的起居饮食,多少年如一日。也是在做完了这些,才挤出时间写文章,练书法。多不容易啊,他是一位83岁的老人,也需要别人照顾,而他……我们都被感动了。为他一家人的善良,为他的和老伴的感情,更为他深深的战友情,这分量,无法衡量,难以表达。我们都用心感到了这折扇中的“凉”与“热”,都感到沉甸甸的分量。这是最美的书法精品妙品,最著名的书法家也难书写出它所包容的内涵和外延。
情真!战友!
战友!情真!
槛外人 2023-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