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明军,笔名文实。1960年生,扶余人,原为《吉林石油报》主任编辑,副高级职称,2020年退休。现为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撰写新闻及散文、小说稿件2000余篇,发表在省内外30余家报刊杂志上。公开出版《松辽写真》、《走进新闻芳草地》、《百味人生》等著作。
曼达村印象记
——云南漫游之十四
作者:李明军(吉林油田)
4月25日一大早,我们乘坐着旅游大巴,在导游阿太的带领下,来到了西双版纳曼达村。这也是我们此次旅游的最后一站。到了村子,接待我们的是村里的文化代表1号阿玉。她的普通话说的很流利,她简单的向游人人们介绍了村里的自然状况,然后便领着大家游览村寨。
曼达村是傣族村寨,村寨建在山脚下的平坦之处,一家房子与一家房子的间距很是宽阔,房子的排列则参差不齐,寨子的巷道宽阔曲折。寨子的四周及寨子中间都有躯干巨大,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显示着寨子的历史悠久。村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区7公里.东邻曼占宰村委会,南邻曼勉村委会,西邻沙药村委会,北邻曼迈村委会。辖曼达一、二村等13个村。现有农户941户,有乡村人口4615人,其中农业人口4561人,劳动力27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97人。 全村委会土地面积17.43平方公里,海拔562米,年平均气温22.6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全村委会耕地面积3588亩,人均耕地0.79亩,林地6655亩。
阿玉首先向游人介绍了傣族人的风俗习惯。然后便带领着大家边走边介绍,据阿玉介绍:寨子里建有寺庙,甚至有些家庭都建有庙堂。傣族人的男孩都必需做几年的和尚,成年后才还俗。就是寨子里的水井,也都以寺庙的样式建造。
寨子不大,村路很宽敞,路边种满了木瓜树、芒果树、小香蕉树。此时树上也已接满了果实。家家门前都栽满了各式各样的盆花,尤其以三角梅为最多。文化墙上还印有中央领导到村寨里视察的图片以及村寨孩子们在入学前在佛堂里接受佛教教育的图片。
阿玉不仅介绍了傣族人的民风民俗,同时还对路边的各种树木果子的药理作用也都做了一一介绍。45岁的阿玉说话幽默诙谐,脸上总是带着一种微笑。不时还要讲出一些逗人的笑料,博得游人的开心。

村子不大,不知不觉,我们跟随着阿玉来到了她的家中。大家按照傣族人的“一脱、二摸、三不看”的规距,进入了阿玉的吊脚楼里。“脱”就是上楼梯之前要先脱鞋,“摸”是指竹楼中间那根柱子,傣家人奉为“神柱”,据说摸了会给人带来好运,不过,摸的时候神情一定要庄严肃穆,不能嘻嘻哈哈,当时我也很郑重地摸了摸“神柱”。 傣家的“客厅”宽大且相当整洁,卧室围绕客厅顺着竹楼建了一圈,但不能进去,所以“不看”是指任何人不能去参观傣家人的卧室。傣家人迷信,据说外人看了会把人的灵魂带走。
上了阿玉家的竹楼,热情好客的阿玉先是端来了糯米香茶,这种特制的茶味道清雅醇甜,喝起来清新爽口,回味幽长。
傣家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四周多种植椰子、香蕉、竹林等果木,处处郁郁葱葱。我还在一棵大约有五人才能合抱的“百年古树”下照相留念。傣家的房屋建筑为“干栏”式竹楼,户与户之间竹篱为栏,自成院落。听导游介绍傣家楼全部是用木头搭起来的,并且,傣家楼为二层小楼。它的第一层不住人,专门供牲畜住,而人住在二楼。
阿玉兄妹三人,母亲在去年去世了。哥哥也嫁出去了。傣族人的风俗是男孩要嫁人,还要陪送嫁妆。女孩留在家里赡养父母。所以这里的人家都喜欢要女孩。称男孩为“赔钱货”。阿玉家小日子过得不错,据他讲,她的老公每天除了晚间出去割胶,白天还要做银质手工,和能干,阿玉还把自家的银梳子、银盆和银腰带展示给大家看。她说,这些制品都是手工制作。这里的银子是雪花银,不但能用,还能吃。所说的吃是指用银制品做饭、喝水等。
游览了村寨,感受到了傣族人的民风民俗。不知不觉结束了曼达村的游览。回望曼达村,令我感慨万分,回味无穷。傣家楼、小竹林、绿草坪……构成了热带雨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傣族村寨,让我不能忘怀,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