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山村雅集


吕新景
管山行五绝句
一
七级浮屠映碧波,顾看琼宇入巍峨。
清溪已唱沧桑曲,一岸轻歌一岸蓑。
二
永安溪水接仙槎,五祖西来喜结跏。
夕照空空依塔影,声声竹笛弄清嘉。
三
王气香烟说古今,李家旧院入光阴。
管山曾记兴衰曲,隔叶黄鹂空好音。
四
村舍初营傍碧流,渔歌商旅互相酬。
渔歌已逝山光里,村舍空留一片愁。
五
一看村落一乡愁,方好吟诗解楚咻。
但信乡人挥彩笔,桃花流水出昆丘。
胡舜文
管山村三问
一、观管山村
塔老千年山水偎,村新八景尚相陪。
唐风宋韵飘零去,谁教春秋乱剪裁?
二、听村人说
当年规划弃前功,一纸蓝图半废中。
焦点访谈不报道,村人有梦总成空?
三、与村人座谈
日月焉知世事艰,景迁村老失容颜。
何时借得春秋笔,重塑康庄新管山?
徐中秋
管山村一瞥
漆消灰落旧门墙,老树新枝绿换黄。
翁媪乘凉窗外坐,轻摇小扇说皇唐。
永安溪绿道
一湾灯火接繁星,亭榭月明歌舞轻。
山麓微风消暑气,倚栏面塔听溪声。

林崇增
文昌阁楹联二副
(一)
百千年人物各擅风流,武可安邦,文能治国;
三五里村庄大开气象,山摩日月,水纪春秋。
(二)
文明百代相传,书山有愿天能助;
恩泽千秋犹在,德字无声地自昌。
仙居景澜大酒店晨起至浮石园
绿道穿仙境,沿溪三两亭。
自怜双鬓白,来抱数峰青。
长剑晨霓出,晓风花气馨。
一诗初拟就,先与鹭鸥听。
注:长剑,溪边晨练舞剑者众。
访管山村
廓外青山好,山嵎村落幽。
永安分水脉,老宅系乡愁。
鹭起鱼儿见,溪清云影流。
仙梅时正熟,颗颗上吟眸。
注:登安洲塔山道上杨梅随时可摘。
管山绝句
一
安洲有塔傲天低,云影为笺诗可题。
一梦春深谁遗落,初阳管自上清溪。
二
桥影悬虹客往来,溪声惊鹭幕屏开。
可怜风月无人管,一仼并刀乱剪裁。
三
果香满地水声清,五月杨梅照眼明。
诗兴初来忘日午,从容坐听野鸥鸣。
四
高台古阁证文昌,棋局轻敲夏日长。
一树蝉风村落活,藕花香接稻花香。

朱寿龙
市诗会吟友赴仙居管山村采风诗词助推乡村建设
南峰隔岸远嚣尘,何处参寻古要津。
塔影芳洲千载胜,墟烟老宅昔时春。
新图好绘应留雅,旧梦传诗可写真。
只与溪山同画意,唐风宋韵合时新。
管山新吟
一、过河埠大桥访管山村
虹桥飞架水萦东,八景环庄气象雄。
塔影霞光浮绿翠,城南新事李唐风。
二、管山八景之石龙淋雨
一声出海老龙王,横卧南山十里岗。
只爱仙乡形胜地,行云播雨吐芬芳。
三、管山八景之塔山夕照
笑看列岫竞风流,山不争高独自悠。
更顶凌云栖雁塔,朝晖夕照秀安洲。
四、管山八景之峡岭朝烟
雨霁岚光风色鲜,半山苍树起朝烟。
谁人识得此佳境,古道悠然拾雅篇。
五、管山八景之水帘瀑布
苍树幽岩飞瀑泉,云音风鼓响前川。
自成一景溪山壮,何必匤庐乘紫烟。
六、管山八景之正觉钟声
烟云生处有菩提,远去钟声幽鸟啼。
一念净心归正觉,何须香火解愚迷。
七、管山八景之三湖望月
天然成趣碧三湖,月洒清辉照静庐。
柳影荷风星雨落,蛙声一片跳沉鱼。
八、管山八景之三峰插云
山不在高品自高,四围苍翠晓烟飘。
谁人不说家山好,何止三峰插碧霄。
九、管山八景之桥头宿雁
谁人识得旧霜桥,两岸秋光楼影高。
尽是溪山风景换,纷来旅雁落蘅皋。
十、管山村文昌阁
重屋难遮一阁雄,檐头翘角接文风。
几经存废又清立,长揖魁星乡野中。

张密珍
登灌山有感
一
拾级登高作胜游,白云无事喜同俦。
桃枝似解斯人意,笑倚栏杆乱点头。
二
古塔凌空屹绿洲,灌山顶上听溪流。
凭高谁会登临意,万里苍波豁远眸。
三
当年卜筑寄行舟,布道传经佳话留。
野老遗踪无觅处,溪光云影自悠悠。
安洲书院座谈
南屏耸翠仰文昌,百代宗风未敢忘。
讲席弘开图奋发,同襄盛举振乡邦。
管山村漫行
管山多胜概,村落感清幽。
绕廓溪声永,环居古韵留。
石龙蟠吉地,雁塔镇安州。
欣看蓝图好,乡情尚可酬。
蔡士达
梅月偕众诗友访管山村
探胜诗翁访管山,凝眸曲径翠薇间。
芳洲坐断双溪水,古塔立残一玉环。
李氏崇文兴国士,禅师布道启愚顽。
村图今日重谋画,丽景他年耀宇寰。
管山村文昌阁
纵是王侯亦感伤,流离幽隐在穷乡。
崇文重德多贤士,杰阁巍然百代芳。
题灌顶方丈讲经坛
闲情杖锡作神游,胜境鸿濛人未留。
启智兴农昌百业,浮图日月证安洲。
姚金宝
过灌山古村
李家族望管山中,溯本推源道谷公。
八景不虚夸胜处,二台有巧夺天工。
回环文阁诗书气,浸润吾庐耕读风。
双塔俯临惊世变,一溪浩叹逝匆匆。
注:二台指村中的前台和后台。

邬俊成
暑日游仙居管山村
云带溪风山外斜,青砖巷远记年华。
小停鸭戏池磨镜,错落明清新旧家。
暑日访仙居管村李氏祠堂
几处青藤过短墙,围桌老忆慢时光。
清风无事翻云影,又向来人话李唐。
题安洲书院
志续翁森地不猜,芝兰满院半新栽。
书声起落犹风雨,且入炊烟且入苔。
暑日初登安洲塔
仰近孤高捷足登,峰巅占尽绕枯藤。
七层云落阻飞浪,双节管吹邀古僧。
松径兰香迎送远,杨梅果赤水天澄。
凭阑气象神仙梦,列岫风烟见日升。
章宏积
池塘戏鸭
鸭子悠闲浮碧水,池塘对景自倾心。
波中浴影涟漪动,墙角浮萍绿意深。
月照红裙怜夜色,风摇翠袖惜晨音。
雕楼芳草须留驻,莫使遗胜雾雨侵。
安洲塔
七级浮屠凌上空,山头赏眺意无穷。
江湖万里波光外,城郭千家密树中。
云岫绵绵仙境叹,溪音杳杳洞天通。
登临莫问兴亡事,却对闲花醉晚风。
安洲塔下之蜜桃
塔下情深映艳阳,枝头几度溢芬芳。
路边谁解灵桃意,越过春风更断肠。
戴世法
管山行诗组
一
今日仙乡去采风,台州诗界展新容。
山山水水韵无限,句句章章情亦浓。
管山行诗组
一
今日仙乡去采风,台州诗界展新容。
山山水水韵无限,句句章章情亦浓。
二
今日仙乡去采风,骚人墨客赋精功。
湖光妍丽青山秀,宛似长空现彩虹。
三
今日仙乡去采风,一轮红日挂晴空。
管山思变乡贤出,志士仁人数国忠。
四
今日仙乡去采风,管山传说动吾容。
文昌阁里留真迹,李氏贤孙皆似龙。
五
今日仙乡去采风,一行鸿雁越长空。
大师灌顶留佳话,喜见贤人志似虹。

张仁长
管山村有感
一脉承传自李唐,几经风雨历沧桑。
但欣代有人才出,尚德崇文百世昌。
赞管山文昌阁
飞檐彩瓦映雕梁,毓秀钟灵文运昌。
福泽长存荫梓里,同吟诗赋耀仙乡。
登安洲塔有怀天台灌顶大师
两水萦回仙气留,巍然古塔镇安洲。
登临我亦天台客,为觅遗踪作胜游。
陈新民
管山觅韵
溪潭涵塔影,绮阁灿文光。
雕石桑麻宅,挑檐轩冕堂。
一街留古韵,八景靓群芳。
倚得南峰秀,贤孙继大唐。
管山挹秀
群贤毕至灌山行,诗入芳洲七彩生。
一塔凌空彰古韵,双溪凝碧蕴风情。
文昌殿阁鸿才出,水镜楼台粉墨呈。
元是明珠还璀璨,好将四海贵宾迎。
管山古宅邸
雕石门楼科举家,曾经嘉树绽春华。
百年耕读传庭训,兰桂重芳达海涯。
忆江南.管山好
湖山翠,景在古安洲。一塔凌空伸拇指,双溪挹秀淌风流。霞客亦思游。
施探薇
随台州诗词学会南峰街道管山村采风
一、灌山溪色
一水拖蓝千古流,溪鱼时现逗飞鸥。
青山倒影添风景,灌塔霞晖助我游。
二、登灌山塔
古木新篁缀翠峰,多情小鸟唤薰风。
灌山更有留人处,登塔寻芳雅趣浓。
三、杨梅红了
梅廊十里满山红,夜采灯如萤火虫。
多少酸甜自知晓,新村新貌赖囊丰。
四、古戏台
古韵留香古戏台,匾镌三乐巧心裁。
佳人才子群声唤,文物还原迁复回。



相关链接
【台州青年诗人专辑】人山国 毕伟君 张丹宾 谢俊 林鹏里
章益鸣 以垦荒精神立心,为使清泉润万家 ---台州水厂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