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林徽因,民国著名才女,美女,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家。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她蜚声文坛,历经岁月亦未驳落却依旧熠熠生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她成为天空中的那朵永恒的云彩,让多少代人哀婉赞叹!她的爱情故事更是让多少女人羡慕嫉妒恨,因为她游弋于那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三个男人之间,却长袖善舞,光彩四射,表现得那么旷达,那么得心应手!可是正如鲜艳的花儿背面那晶莹的露珠原是苦涩的泪水,又有谁在意她在辛酸、坚韧中度过的光阴呢?

五岁的小徽因,因母亲没有多少文化,所生的两个儿子没有存活下来,父亲另娶,她和母亲被赶进冷宫。母亲将怨恨撒在林徽因身上,阻止她去前屋与同龄兄妹快乐玩耍,回来总会听到母亲无休止的数落,动辄遭其母打骂。她既怨父亲对母亲的冷漠无情,又责怪母亲总在抱怨中让父亲离得更远。小小年纪的徽因内心背负着许多沉重,学会了隐忍、克制,以及回天乏力的无奈。
好在宅心仁厚且有学养的大姑母林泽民成为她的启蒙老师,教会她读书识字,让她摆脱旁室的卑微,以自己的冰雪聪慧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8岁随父移居上海,入附近爱国小学读二年级,12岁迁至北京,与表姐同入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中读书。后来无论父亲赴英讲学还是出访多国,都一直携她同往。这时的林徽因已似一朵白莲,安静娇柔,温婉洁美。
可是,在英国,在康桥,她遇到了徐志摩,遇到了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大诗人,遇到了她的初恋。她坠入情网,一往情深。可惜现实不能让她如愿,她毅然决然甩头而去!看上去那么果敢,那么绝情。可有谁知道这心头的血竟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与梁思成婚后,丈夫爱她宠她,甚至在别人看来是纵容她;她也似乎浸泡在幸福的婚姻中。可是天妒美女才人。1940年,为避战乱他们隐居四川,住在潮湿破陋,常有蟑螂臭虫出入的房子里,环境恶劣,肺病复发,连续数周高烧不退,医疗匮乏。所有的一切只能慢慢熬,但没从她嘴里说出一点点的抱怨;虽然经常卧床不起,但凡身体稍有好转都会挣扎起来,帮梁思成一起做研究工作。可惜身体恶化,消瘦得不成人形。医生判断:林徽因将不久于人世。
再清雅的容颜也难复当年。所以,她不舍浪费一点光阴。上帝是慈悲的,给了林徽因十年,让她圆满自我;上帝又是残忍的,只给这绝代佳人十年时间;他是嫉妒这位才女勃发的创造力。但林徽因以非凡的毅力熬过了十年,哪怕严重到整整五年卧床不起,依旧创作了许多首流芳传世的诗歌。在这最珍贵的十年里,疾病缠身,亦不曾有过丝毫放弃。她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徽里有林徽因设计的身影,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的设计,如她那一朵洁静无尘的白莲。成就很多,孤独与辛苦亦可想而知。

其实,林徽因一路走来,每个季节都有残缺,每一个故事都有着难以言说的伤处,只不过没有人看到她转身之时落下的泪滴,尤其是徐志摩的离去,始终是春天里的一道雾霾。即使在病榻上,对那份爱又何曾放弃过,终算年华老去,还是要独自品尝那杯自己酿造的思念的酒,即使能掩饰自己的心情,也无法愈合心口的伤痕,唯有让自己的诗句,在孤独的空中如杨絮般游荡。
她的痛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领会。人生不可复制。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有权力拥有自己的“人间四月天”,怎样行走,一切遵从于自己的内心,能否驾驭角色的担当,全凭自己掌控,即便是伤痕累累,也要让结痂开成花的模样!
烂漫如花的林徽因!凄婉哀怨的林徽因!

作者简介:吉长虹,退休前一直从事财务工作;退休后偶尔客串文字,热衷公益,习书法,爱唱歌,好摄影,学朗诵、诌诗词……虽无成就,但自觉非常快乐、也很充实,潜意识中总是向往真、善、美……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 ,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资深播音、主持、编辑、记者,在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工作四十一年,任新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人节目的编导策划,职称主任编辑。荣获中国记协颁发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荣获中央、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党百年大庆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