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回 闪电战拉开帷幕
歼日军摧枯拉朽
战前苏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日军关东军的兵力布防情报,也包括北疆市兴山要塞军事建筑和兵力分配的情报。并以此制定了出乎日军预料的一个远东对日作战计划。1945年6、7月间,从西线补充到远东地区的部队陆续就位,统帅部将这些部队与远东原有的部队一起组成了3个方面军,并明确了各自的任务。
单说北线远东第2方面军下辖第2、15、16集团军及空军第10集团军、黑龙江沿岸防空集团军等。主要任务是:在黑龙江地区舰队的协同下,歼灭日军第4军。而第15集团军则沿着松花江向佳木斯、哈尔滨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2集团军从右翼向哈尔滨、齐齐哈尔方向进攻。第16集团军在太平洋舰队的协同下,担任鞑靼海峡两岸和勘察加半岛的防御,而后在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实施登陆作战。战役纵深500公里。
6月28日,斯大林批准了远东战役计划。各方面军进行着最后的作战准备。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斯大林决定于8月9日对关东军发动进攻。这个时间把日苏《条约》规定的有效期缩短了8个月,比日军预料的9月以后,至少也提前了1个月。各项军事准备也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居民不迁离边境地区;部队继续执行正常的勤务和从事农副业生产;一切调动都在夜间进行;无线电通信实行严格的控制;华西列夫斯基等高级军官都化了名,更换了军装和衔章。
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7日,莫斯科时间16时30分,斯大林签署了于8月9日凌晨发起攻击的命令。头天晚上17时,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紧急召见日本驻苏大使,宣布苏日已经进入战争状态,日本大使被这个消息惊得呆若木鸡,赶紧报告东京,不知何故,当东京接到通知时已是夜晚23时左右,这时离总攻只有几十分钟了。
战幕突然拉开,关东军猝不及防,他们面临的将是一场闪电式毁灭性的狂飙行动。
8月8日,夜幕终于降临了。被烈日烤晒了一天的大地依旧热浪袭人。疲劳、干渴、蚊咬一起折磨着静卧在进攻出发地域的后贝加尔方面军部队;而在黑龙江沿岸和滨海地区,则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战士们在酷热和风雨中紧张地等待着进攻。
9日0时一过,随着华西列夫斯基的一声令下,在西、东、北三个方向,百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同时向关东军发动了多路向心攻击。
担任主要突击的后贝加尔方面军,在2300多公里的正面战场上,上,以6个集团军的主力,分8路展开,分别向齐齐哈尔、长春、沈阳、多伦、张家口、赤峰、锦州等地进攻;远东第一方面军,以4个集团军的兵力,在700多公里宽的正面,五路展开,分别向密山、林口、牡丹江、吉林、汪清、珲春等地进攻;远东第2方面军,以2个集团军、1个独立军、1个内河舰队的兵力,在2000多公里的正面,展开五路,分别向齐齐哈尔、北安、萝北、富锦、勃力等地进攻;各方面军的航空兵部队,从清晨开始对日军后方的火车站和交通枢纽以及哈尔滨、长春等东北大中城市的重要目标进行了集中轰炸。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上午10时58分,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与此同时,苏空军航空兵和太平洋舰队的一些舰艇编队,对朝鲜沿岸雄基、罗津等港口和海军基地进行了登陆前的火力突击。苏空军航空兵和太平洋舰队的一些舰艇编队,对朝鲜沿岸雄基、罗津等港口和海军基地进行了登陆前的火力突击。
遭到突然袭击的日本关东军,惊慌失措,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当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还远在大连,而长春关东军司令部也未接到日本大本营关于苏军参战的通报,甚至过了4个小时还未判明苏军进攻的全面情况。除了远东第1方面军正面的日军依托筑垒地域的支撑点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外,其他方向基本未遇到有规模的抵抗。
对于东线而言,日军工事的支撑点,在边境地区有数百个。面对这样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苏军采取“先吃蟹后吃腿”的战术,首先以猛烈的炮火一个个地消灭日军的永备火力点,使水泥墙粉碎,钢筋断裂,而后,对未被摧毁的钢帽堡用人工爆破的办法解决。为此苏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在东宁筑垒地域,日守军只有约2000人,苏军以两个军的兵力久攻不下,以后改变战术,实施迂回,留下一个加强师围攻,并以500架轰炸机和40门火炮轮番轰炸24小时,倾泻各种弹药7000吨,仍未攻克。直到8月26日,日军奉上级命令才向苏军投降。
可以说,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是用血换来的。在远东战役中苏军牺牲的32000人中,绝大多数是远东第1方面军在与筑垒地域日军的搏杀中献身的。
远东第1方面军红旗第一集团军各先遣部队于8月12日在牡丹江的远接近地强渡穆棱河,与第5集团军会师。
8月13日、14日,进攻发展顺利。日军企图炸毁桥梁和炸坝放水,由于苏军及时到达使其未能得逞。至14日前,远东第1方面军在难以通行的高山密林地带,向东北中部推进了120至150公里,并攻占了虎头、密山、绥芬河、东宁、东兴、珲春和庆兴,前出到敌人林口——牡丹江一线的防御区,在牡丹江市的内廓展开战斗。
担任助攻的远东第2方面军,在松花江方向与日军独立第4军隔江对峙。
8月9日1时,黑龙江上大雨倾盆,风狂夜黑,一艘苏军海军舰艇悄悄驶向抚远,抵岸时,以猛烈的舰炮向港口射击,随即登陆兵迅速上岸,占领港口。数小时后第15集团军先遣支队很顺利地就攻克了抚远。当主力渡过黑龙江后才发现日军主力已撤向东北腹地。为了有利配合东西两个主攻方向的进攻,第2方面军立即追击。
第15集团军水陆并进,于10日攻克同江,11日上午与富锦守敌激战两天,歼灭守敌后乘胜追击,又克佳木斯,伪满第7旅被迫投降。
在赤塔指挥整个远东战役的华西列夫斯基,根据3个方面军的进展情况,命令远东第2方面军的红旗第2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于11日转入进攻。
红旗第2集团军先遣部队乘舰艇在黑河、瑷珲、漠尔漠津上岸,掩护主力平安渡江。主力在攻占黑河和孙吴筑垒地域后向嫩江、齐齐哈尔和北安道德、哈尔滨两个方向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