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顺德卢伟文
楹联一树,实中国文学之一大奇葩!文学大家还是升斗小民。莫不趋之若鹜,山有之则胜,寺有之则名,天阙、柴扉、野店、黉门、高碑、古隘莫出其左右。余甚是爱之。诗一首咏之。
楹联咏怀,步唐 · 刘暌《题越王楼寄献中丞使君 》韵
仿行蜀主满神州,昔岁滥觞今溯游。
旧约唐人从大雅,新研清士羡名流。
辟雍每下难为博,京国唯高可辨侯。
幻境折花惊梦众,汪汪学海对春愁。
楚襄王问…宋玉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可见世上对于文艺修养早有不同境界之定论!唯识分别好与不好者难上加难!因之所好!因人之所异,有高下之作,无好丑之论。又以古文者愈见其文学底蕴深厚,白话文者非高手勿取。
古文与白话例联欣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滕王阁序》)、“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杜甫《夜宴左氏庄》)、“半窗月落梅无影,三径风来竹有声。”(宋·黄庚《夜坐》。)
清代才子杨玉伦之白话文将世情写尽:
“记得去年,饥荒岁穷,无四两铁,借不得、赊不得、吓退远近六亲,谁肯雪中送炭;”
“幸值今秋,逢乡试得,中五经魁,姓亦扬、名亦扬、许多张三李四,齐来锦上添花。”
对联之妙,实逸于言表,老少咸宜。文笔到处又是巨匠所为。
楹联创作和欣赏,以下几点犹为讲究。能得此或可神仙之乐!
一、上下联所表达之内容必然要统一于主题。
二、勿忽视之词性:
主谓结构指名词加形容词或动词。如:面熟、山高。
並列:分先后不分主次,但有同义与反义之辨。名词並列:如日月、山河。形容词並列:如美丽、甘苦;动词並列:如学习、腾飞。同义並列:遥远、反义並列:远近等。
偏正:春风、晴空。
动宾:吟诗。
诸多方法入门,此亦可为一法。
三、关于文言文的妙用,对联属对中多按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花果、鸟兽虫鱼皆为工整,读者可以把玩。
但在实际创作中又不能千篇一律门对门,(甲)(乙)类对反而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如:“烟云随上下,山水列西东。”
时令与花木对:“春光百五;桃熟三千。”
花木与地理对:“桃李成蹊径,江山入画图。”遣词想象力丰富,把谢朓句入联!蹊径者门路也对画图,细思之乐趣也!
或一联连及几门的:“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黄鹤楼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滕王阁联》,属对堪称奇妙,工得无懈可击,一又宽得令读者穷想古今。
四、关于合掌,字少唯见其之珍惜,倘若上下句同说一义之词,小心是合掌之嫌。举例:“听对闻”、“醪对酒”、“行对走”、“上路对启程”、“傻子对愚人”、“神州千载艳;赤县万年新”等一类推。唯下句举义者勿入上句之辙臼。
五、关于联律通则,按第一章规定外,第二、三章运用犹要重视,它是创作、评审、鉴赏之依据。很多人以为大家不论,其实别人规则早以烂熟于心而已。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可以吗?
六、修词辞者即字之如何成句?曰形式,曰意义。形式者平仄结构、对偶,又必须是句理之通顺,意义者则指联属之主题用意所在,不可不知耶。
大匠筑室,务在庀材,虽电脑容易,但巧妇司炊不可乏米,下摘古籍名言:
或岁时,证则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东迴斗柄,北望素云。二十四番花信常萦于左右。大节迎逢。中华典庆,国恥难忘。“普天同庆;大地皆春。” “五风十雨俱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
或地理,芒芒禹迹,荡荡神州。河山带砺,华夏金汤。或名胜之列,或人文相系,或是挂一漏万,却有闻一得三。远及世界,其篇易为骨干。“虎门扼险;蜑户悬舟。”
或政务汲古而纳新,改革图强,“风来南面之薰;星拱北辰之所。”
或道德,望之如泰山北斗,仰之若聳壑凌霄,人品明自是国家伟器,澡身浴德,悬鱼却馈,飲马投钱,矩步规行!
或人伦,阋墙之釁可捐,相偕御侮。燃萁之嗟何及,应念同根。族中长幼尊卑与伦纪相关,不可荡焉泯焉。
或职业类,有职方能安分,希贤希圣希天,有识有为有守。“膠鬲以贩盐为业,灌婴以鬻缯起家。”
或祠宇类,楹联之最多者,但所用之词料必须将人、地、事一一绾合。灵山会中,拈花微笑。生公说后,顽石点头。桂殿兰宫,芝栭藻棁。沈约题诗,联成八泳。仲宣思返,赋就千言。松柏丸丸,虔修方斵。寝庙奕奕,祀事孔明。“顾曲有闲情,不礙破曹真事业;饮醇原雅量,偏嫌生亮並英雄。”
或姓氏类,古称黄帝子二十有五,得姓者十有二,到唐尧时已称百姓了。赵:“日暖冬夏。”左传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雪梦罗浮。”隋:“赵师雄过罗浮山…醒时乃在梅树下。”卢:“学为儒宗,德为世表。”汉:“卢植受学于马融……学为儒宗。隋:“卢昌衡沈静有才识……行为士则。”拟上作姓氏材料,典故作金线吊葫芦之用。
上陈过远,但汲古今用,或是见高山、大海,眼界自然开阔,莫默守于一隅,实吾之本意也!“业精于勤,储材待用;名副其实,有志意成。”
拙作几联候教如下
字始鸿荒唯石鼓,书由海岳举秦碑。
雨顺风调,承恩九夏甘霖至;
时来岁稔,感德三秋淑气迎。
汉帝空头,至虚有实奇赢二;
秦皇鞭石,暗约贪图避险孤。
风骨文人,偶得山河需淡定;
雁声时命,方知霜雪自从容。

诗人简介:卢伟文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顺德书法家协会会员
容桂诗社 楹联学会荣誉社长
顺德青莲诗社社长
顺德南粤书画院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