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鹰记】
新疆大环游之五十四
文图/戴周麟
若想有好片,
千万不要懒。
莫到关键时,
急得干瞪眼。
“打“是摄影黑话,意指“拍“,如打鸟,打人,等等。
在禾木游荡并拍摄,我想当然地认为在禾木村里主要是随拍与打人,长焦镜头与脚架用不上。为图轻装,只背着一台相机,东张西望地瞎拍。

但现实给我扎扎实实地上了一堂课:有备无患,什么时候都不过分。背着器材,即使没有用过,事后也不要认为是多余。
这不,那边厢,山坡上木楞屋围栏内外,有鹰若干,或天上盘旋或地上腾翻,或与同伴闹腾或与乌鸦抢食…面对这平生没见过的场景,我傻眼了,脚架未背,长焦镜头没带,回去拿?它们远在十几公里外的大巴车上。我这个后悔啊,真是一言难尽。

后悔是没用的,手上有什么则必须用什么。于是我低矮着身体,沿草丛一步向鹰们靠近。然而它们非一般化敏锐,我根本够不到可摄距离…如今挪动了三次,人是跑不赢翅膀的,我没法了,躺在草丛中生闷气。

俗话说,走三家不如等一家。我不就鹰等鹰就我,咱且心平气和地躺着等它们飞临。皇天不负苦心人,躺了约半小时,鹰们慢慢地旋回来了。我自知是不能动也不能站起来,只能爬在草地上拍,至于效果且先不管,抢拍到什么是什么。鹰们飞在天空,在栏杆上,在房上,只要勉强够得着,咱就按快门。就这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拍了几张勉强说得过去的片子。但与带上长焦镜头相比,那就差远啦,真是可惜这次极难得的机会。

今后外岀旅游,该带的家伙什,管他能否用上咱都背起。若没派上用场,权且当煅炼身体。
(副记,这些鹰为什么会在景区上空盘旋呢?游客多了食客就多,食客多则丢弃骨头,肉块就多,有现成的,鹰也懒得去抓兔子了。对鹰而言,明是好事实则有害。)





(编辑:尤洁,邮箱号4943832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