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嘹亮的军号声
文/张鸿翔

在电视剧、电影片中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号员吹响高高举起飘动着红稠带 “滴滴哒哒” 高亢激进气势磅礴的军号,划破长空,千军万马勇敢冲击的壮观场面,无不触动着你神经……
拿破仑说过:“军号是战争之魂。”听母亲讲:“祖辈参加毛主席领导革命军队的就有17位亲人。我的外祖父、两个姑姥爷是幸存者,外祖父名字:赵凤桐,16岁参加工农红军,大姑姥爷名字:张占山,二姑姥爷名字:刘远军分别在29岁、2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春,大姑姥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四野战军38军112师334团的一名战士,3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该纵队是一支以中国工农红军为骨干发展起来的部队。112师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15师教导5旅,该旅是由115师343旅685团新2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15师东进支队改编的。第334团的前身为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成功组成的红5军之一部,长征到陕北时其番号为红1军团第10团。是我军为数不多的甲等红军团,部队作风强悍,战斗力超群,是我军老牌的顶尖主力团队,是38军的旗帜,朱老总曾誉该团为模范干部团。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全国解放战争开始。大姑姥爷曾经参加过平津战役,进军中南,参加宜(昌)沙(市)、湘西南、广西等战役、解放大西南的滇南战役。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第38军从祖国最北方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最西南中越边境的红河桥头,进行主要战斗170余次,转战黑、吉、辽、热、冀、津、鲁、豫、鄂、湘、桂、黔、滇等13省市,解放大小城市100余座。大姑姥爷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1950年10月,第38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辖第112、第113、第114师,先后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和阵地反击战。在四次战役中,38军担负西线战场的阻敌任务,为保障东线横城反击战役的胜利,拚死阻击美军的进攻。这一路都是美精锐部队,包括美骑1师、美24师、英27旅、韩6师、希腊营等。在火力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38军官兵以血肉之躯苦苦拒敌。当时的台湾报纸就幸灾乐祸的称这一仗为“火海洗人海”。在左右友邻部队都撤过汉江后,38军仍独守南岸,大姑姥爷为334团二连一班副班长,班长牺牲他顶替班长担负着阻击任务,在阵地上连续作战2天2夜,战斗到最后阵地上只见硝烟缭绕,不见人影,大姑姥在昏迷中站立起来看见司号员,高声喊:“快醒醒、快醒醒。”被炸弹砸断右腿的司号员终于醒来了,大姑姥爷在衣服上扯了一条布带为他包扎伤口,大声地问:“你还能吹号吗?”司号员艰难地点了点头。嘹亮的集结号吹响了,可惜阵地上只有他们两人,这时,在大姑姥爷身后扑上来一个膀大腰圆左肩中弹的美国兵,将大姑姥爷拦腰抱住,大姑姥爷由于腰部中弹发力困难拼命地抡打,这时,司号员又吹响了冲锋号,这嘹亮的号声惊醒了机枪手王三虎,王三虎见到美国兵将大姑姥爷摔在地上,正掏出腰刀欲刺的紧急关头,一排子弹扫来,美国兵横尸阵地,王三虎也由于伤势过重,将年轻的生命留在了朝鲜战场上。这一仗几乎将38军的精锐打光了一半,好险全军覆没,是其军史上最惨烈的一仗。1953年7月第38军从朝鲜回国,大姑姥爷谈起此事 就会说:“是那嘹亮的军号声救了我们的命。”
作者简介:
张洪祥,曾用名:张鸿翔,笔名:秋毫。1962年在黑龙江省翠峦林业局冲锋所出生。1980年6月1日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酷爱文学,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和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长篇小说《蒂结情思》、《疯狂的爱》;散文集《秋之实》和诗集《春之韵》。创作歌曲《林业劳动者之歌》、《翠峦之歌》、《峦城恋歌》、《美丽的峦城.我的家》。创作作品1000余篇(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及网络文学上发表。 人生格言:人生如同一杯美酒,外形似水,清澈见底;内容似火,热情奔放。让使命充满神圣,创作充实人生。

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的岁月
—此文谨献给乌翠区森防指战员
文/ 周广友

中国有句哲语:“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丰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扑救森林火灾的特殊岁月,依然记忆犹新,那一段段难以忘却的记忆,犹如巨浪咆哮的大海,依稀还是那般的刻骨铭心。
在那血与火的岁月里,我和战友们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面对着狂涛翻滚的浓烟,随时都有被烈火吞噬生命的危险,我们不顾一切与森林大火展开殊死的搏斗,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的人生壮歌。
这些队员都是退役军人,从事森林火灾扑救的特殊职业是他们崇尚的选择,他们在军队的大熔炉里得到锻炼成长,政治过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训练有术,具备较高作战本领,自身素质强。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种高危行业,弄不好会死人,我带领着队员凭借着多年来的扑火经验经受过一场场严峻的考验。在我率队数次远征扑火战斗中,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特殊的环境里,圆满完成了党和组织上交给的重要任务。
我在退休后作总结时,创作出《在那血与火的日子里》等几十篇纪实文章,还出版了散文集《沉淀在时空隧道的痕迹》。
人生苦短,岁月沧桑。一晃四十个年头过去了,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从事林火扑救的战友们!

初心牢记筑军魂
文/吕春华
八一军旗舞, 战区练兵忙,
铁甲滚滚驰骋, 导弹震千钧。
舰艇乘风破浪, 银燕凌空似箭,
特战队兵贵神速, 合练实战化,锻造金戈铁马。
听指挥, 作风硬, 打能赢。初心牢记筑军魂。
赤胆忠心为国, 力斩妖魔鬼魅,
誓死保家卫国, 伟大复兴绘宏图, 锦绣神州庆华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