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魁 张志玲 孙弋番摄影报道)
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杨彦东,今年恰逢古稀之年。在他的身上,依然焕发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依然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光芒。
战疫情无惧凶险
三年抗疫,惊心动魄,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生死大考,杨彦东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却像年轻人一样,枕戈待旦,栉风沐雨,积极参加平顶山市新华区蓝天救援队,作为志愿者日夜不停地进行消杀工作。中午,他与队友们一起吃碗方便面,又精神饱满地接着干。他只有一个念头,宁可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也要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他的这种精神使身边的人非常感动,队友们不论白天夜晚,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哪里疫情最严重,就到那里去消杀。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平顶山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创事业敢为人先
杨彦东1974年12月入伍,1982年元月退伍来到了平顶山。他家农村,负责安置的同志说:“现在工作不好安排,你等等吧,等多久说不准。”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于是就找了个临时工,在五一路烤漆门市部干杂活,用纱布擦钢管,每天一身锈一脸灰,这个又脏又累的活,刚干了两个月就散摊了。怎么办?当个体户,自己干!当时个体户还受人歧视,杨彦东有觉悟,有担当。他不顾世俗眼光,在矿工路自己开了烤*漆门市部。因为质量好,价格低,讲诚信,顾客络绎不绝,一年四季除了睡觉时间,工作服不离身,一干就是六年。
做公益模范带头
汗水浇出果实,杨彦东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上班人员。富起来了,他时时想着国家和人民。1988年,在市中心地段老大楼后边,利民街自由市场改造,杨彦东拿出自己全部积蓄的1/3,在东入口处捐献了一座门楼,上写《利民街市场》几个大字,受到了工商局和税务局的表彰,荣获平顶山市优秀工商户和优秀纳税人证书。同年他还参与规划了和平路鞋帽市场,并捐赠了《和平路鞋帽市场》大招牌。1993年参与创办了和平路金地鞋城,2005年参与管理了金三角商场,为平顶山市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传国学九年奉献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彦东到大香山国学文化园参观,被博大精深的树雕艺术所震撼。同年四月份,受李凌云董事长邀请,到国学文化园帮助工作。至今九年多过去了,他只讲奉献,不要一分钱报酬。
杨彦东义务接待讲解两千多场次,听众数万人。所讲的内容是树雕艺术、儒释道文化,并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指导思想融会贯通,用诗词语言表达,每次讲解都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在《孔子》雕像前,他介绍:“教书育人数头功,中华民族魂有灵。千秋圣人英明在,万世师表享尊称。”
在盘根错节的作品《中国根》前,他出口朗诵:“千年古树根连根,连着五十六颗心,中华民族团结紧,唱响世界最强音。”
在《熊猫》树雕前,他朗诵道:“一棵楠木千年成,三只熊猫续生灵,树托熊猫千古秀,熊猫依树万代名。”
在《中华百子图》前,他赋诗一首:“百子百福百业兴,中华儿女多豪情,团结奋进中国梦,炎黄基因铸大同。”
学雷锋一往无前
杨彦东还担任平顶山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国学诗词专委会副会长,他与同志们一起,多次组织、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创作诗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人民军队。
他们关心爱护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困难退役军人,经常无私捐赠。去年八一节杨彦东捐赠800元,今年五一节又捐赠500元。去年以来共捐赠9800元。
杨彦东以雷锋为榜样,热情宣传雷锋精神。今年三月份学雷锋月活动中,他和战友张志玲、以及孙弋番、何玉寒等同志一起,与新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商,自筹资金6000元,在市区最繁华的中兴路金三角商场租借了一块近百平方米的电子屏幕,宣传党和国家领导人“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等题词,展示雷锋模范事迹。落款是平顶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新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新华区就业创业促进会等。
宣传广告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一直不停地播放。许多市民驻足观看,弘扬了雷锋精神,为平顶山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杨彦东被新华区评为最美退役军人。他说,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中去,为祖国昌盛和民族复兴,作出一个退伍老兵新的贡献。
我们就用杨彦东的一首诗《老兵情怀》作为结尾吧。
我还是个兵,
常念在军营。
退伍不褪色,
胸怀兵之情。
部队熔炉炼,
钢筋铁骨铮。
做事苦中乐,
待人讲真诚。
关心天下事,
更记民族情。
举头党在上,
领袖敬心中。
人民有需要,
老兵向前冲。
2023.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