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郑自阳先生风采
作者:韩瑛(长流水)
郑自阳先生一生痴爱绘画和工艺美术设计,把名利视如尘烟。
郑自阳——1965年2月生于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黄双村,是当代水墨山水画家,从小酷爱绘画艺术,他擅长以山、花鸟、人物,展现世界的玲珑多巧和五彩缤纷的大美。50年来,其画,其艺,其德,其品,亦如一座巍峨青山,更如一株万年不老松,傲立峭壁,无惧无畏,迎击风霜雨雪。
家风熏陶,尊师勤学,昼夜宵灯砚,黄双村承载着优秀传统。祖辈以农耕为生勤俭治家,父母一直重家规,继民约,德礼传家,以仁贤善教育后代。郑自阳在良好家训及勤劳朴实家风熏陶下,从黄双村走向世界。黄双村有很多优秀人才,郑自阳是其中最杰岀的代表之一。
郑自阳1985年从师湖南湘西麻阳现代民间画院创始人之一腾建国导师,在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学习班,跟随滕建国老师学习绘画。滕建国对郑自阳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安排他在文化馆三楼习画。那时的县文化馆条件非常简朴,几张老式长板椅和数块画板,没什么精细画具。但郑自阳来到三楼空荡荡的画室还是兴奋不已。滕建国老师经常要求他把画室桌椅摆放整齐,每天擦净地板,不允许有半点灰尘,更不让一群乡下来学绘画的学员在此玩耍。郑自阳深知老师的用意,每天在三楼勤奋学习,直到老师把学员作品检查一遍离开后,才能放松一下。一天,滕建国老师岀去办事,到了晚上7点多钟还没有回来,郑自阳就一个人继续在画室绘画,一直到晚上近九点钟才听到滕老师的脚步声。滕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有事迟回来你干嘛还不回去休息呢?郑自阳笑着说:老师没事的,你没回来,加上我的画也没完成,回去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一天的习作自己满意了,心里才踏实啊!郑自阳把完成的画递给老师检查一遍才离开画室。
郑自阳如今在艺术事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他没有以此为傲,依然昼夜不知疲倦地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淡然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常常告诫自己:我的一生只喜欢绘画,我不会搞手段弄虚做假,只追求艺术真谛,不会做生意搞营销。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精力时间都有限,不要浪费在那些无聊的事情上。书籍是他的提神剂,创新是他的原动力。他还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毅力,一生坚持不懈。深夜创作累了就洗个冷水脸,继续专心致志地创作。他一直强调:艺术创作不是为了金钱,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名利都是身外之物。艺术事业是神圣而高贵的精神财富,它让人的精神世界丰盈、完美、厚重、多彩、有张力和抵御各种污染,让人的灵魂洁净、不染纤尘,。
郑自阳祖辈生长在黄双村(地名简称黄山林、晚房台),祖父母节俭持家,他承继祖德,也为人正直,从小养成勤劳朴实,善于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刚正不阿的形象气质一直受到村民们的敬重和爱戴。在黄双村长大的他更是受文化传统的熏陶,对祖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铭记在心。
1998年4月的清明节,他回到家乡,在祖辈修建的大四合院大门两边留下来的精湛水墨痕迹前,默默地抬头观望了一次又一次,被深深打动,他欣然执笔描绘门庭两侧的诗词和吉祥的水墨画,在画上清晰写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孤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郑自阳深刻地领悟了祖训规诫,将淳朴家风发扬光大。
郑自阳从1985年5月14日离开家乡,独立求学,刻苦钻研,砺志前行。1990年12月被分配到麻阳政府人事局工作,长达8年。他在工作中经常得到领导“嘉奖好评”,成为一名有特殊贡献的人才。
说起黄双村,地域文化浓厚,人才辈出,民风纯朴,社会和谐。只因这块生生不息的艺术土壤培育了一大批院校知识分子,让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让我们饱赏郑自阳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这一切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进步,荫及子孙。郑自阳大师深刻地意识到:人才就是从艰苦卓绝中锻炼出来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待人处世应该真诚、坦率、谦卑、大度、包容;让我们的后人知道,做人就要树立良好正确的人生观、让淳朴的家风代代承接延续,自强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无绝期。
作者简介:韩瑛 (长流水),吉林人,曾任职于建设银行,曾经营食品进出口公司。现居北京,主要从事影视和企业上市工作,从2012年至2019年,帮助两家公司上市成功;现任麒麟读书会副会长,爱好拍电影和写作。曾在《中国作家在线》、《网易新闻》、《大家风范》杂志网上专栏《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发表散文、散文诗、新诗等作品二百多篇,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公众号:穿越梦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