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件小事
刘万成
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一)写作与养花

大姨妹子说我老是看书啊写啊写的,没啥意思,特意从西安给我拉来四盆花,说是养花好些。
我养花就像懒汉种庄稼。想起来了便去浇一阵水后,牵着绿叶细看一阵;想不起来了,一切也就由它去了。花盆买了不少,至今没能养成几盆像样的花。所以老婆说大姨妹子拉些花来,给人找些“怪麻烦”——因为我爱看花不太养花,大姨妹子拉来的四盆花,从小到大都是老婆照看的。
眼下已有两盆,一红一白地开得正艳,但我却叫不上她们的芳名。于是叼着香烟看着花瓣,憋了半天,突然想起一句话来:
太美了!
(一)承认撒了谎

村里有个人经常扯白撂谎,大家都不信他。
这天,很多人正在地里锄苞谷草。他风风火火地从旁经过,有人笑道:“今天你若说个白话能把大家骗了,算你有本事。”他忽然加快脚步,摆了摆手说:“今天我顾不上了,改天再说。”
人问其何故,一本正经地答道:“有人正在河里偷着药鱼呢!”说罢,人便一溜烟似的跑得没影儿了。大家都信以为真,纷纷放下锄头追了过去。
至则,但见其独自在小潭里洗澡。人都怪他又说白话,耽误了大家薅草的正事。他却站在水里指着岸上让他说谎的那个人,笑着向大家解释说:
“我又没说白话。刚才这个白话,是他让我说的。”
从此人见之,都叫他谎话大王。
(三)煮梨论英雄

孔融四岁能让梨,那是修养。嗓子发干,甚至咳嗽少痰,这是气候变化引起的肺热反应。
偏方梨加冰糖治疗肺热效果虽佳,但吃法不同,选梨不准,时机不对,吃得再勤再多也是白搭。正确的吃法是:剜梨做罐,内加川贝粉和冰糖蒸熟,或砌块炖煮三十分钟,连汤带梨同餐共饮。而且,一要选对梨,最好是表皮粗糙的雪花梨,其他品种效果甚微;二要吃对时机,此偏方属食疗,主要作用是预防和缓解肺热,所以口干舌燥,嗓子发痒伴有咳嗽少痰时就要吃,症状加重时吃毫无效果,必须就医;三要保留皮,梨可治肺热的主要成分大多在果皮里,削皮后的梨对缓解肺热没有多大作用。
人们日常吃水果都爱削皮剥皮,这看似干净卫生、生活讲究,其实并不科学。比如葡萄皮的食疗价值很大,人们总会把它剥去扔掉,连皮吃反倒会被认为是老土吃法。
人的可悲并不在于失败,而在于老把失败之举当作英雄行为。
(四)猪鼻子插葱

两位业余常给老年大学讲课者相遇,都说整天抽空备课还要阅读很多经史子集和中外经典小说。
甲道:“照亮别人,丰富自己。”
乙说:“就是。”
甲问:“先秦文学讲没?”
乙答:“才讲完,把人整的呀。”
甲问:“诶?我突然忘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哪本书了。”
乙答:“《东周列国志》呀。”
甲问:“那《战国策》呢?”
乙答:“《战国策》是《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呀。”
甲听了半天无话,遂又请教:“记得《东周列国志》是明代冯梦龙的白话历史演义小说,有的版本叫《东周列国》。你可否用三个字概括呢?”
“国别史。”乙蛮有把握道。
“哦,”甲又问:“那刘向拟定书名并编订了三十三篇的是《战国策》,还是《东周列国志》呢?”
“《东周列国志》呀。光排人物名单,刘向就花了三年时间。”乙答。
甲笑道:“可不是吗?好吓人。”
越数日,报上便有一篇乌有老年大学学生的杂文:论《战国策》是战国策及《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东周列国》兼说《东周列国》是国别史。署名:
装象。
(五)近秽者易污

读了李清文的《显灵》一文,忽然记起一事。
当年第一次去大山深处的龙胜乡检查,见院中两棵千年矮十分可爱。越三年,又去,一棵死了,止剩其一。打问何故,书记道一妇女干部曾晾衬裤于其上。
又数年,县城建起一座山体公园,搬迁荒冢数以百计,人皆担心阴魂不散而有碍游兴。江湖术士说:“无妨。龙胜有一株曾逃过一劫的千年矮,可将其移植于公园之内。”遂出资五万元,将其植于广场一侧。编制护栏,注射营养,精心培土,园丁百般呵护,却不知为何至今了无生机。
于是有人叹道:馊主意,女内裤,形貌不同,其本质一也。

(原载《速读》2019年7月上期《几件小事》,获全国第四届中老年才艺二等奖;其中《写作与养花》《承认了撒谎》《近秽者易污》三篇刊发于2019年《中国风》第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