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史名家专访 | 王西京:继承长安画派精神,谱写西安美术人春天的故事
盛世著史,图绘华章。今年辰夏,西安市文化领域重点工作之《西安美术史》编撰正式启动。全篇计划成书百万字,历时三载以成。在项目启动之初,为广听众翁之智,汲取群贤之识,我院启动了《从长安到西安——<西安美术史>编撰名家访谈》专题,在全国范围内遍访美术名家、美术理论及考古研究学者,就西安美术在世界美术体系之地位、西安美术发展脉络及流变、西安美术重要思潮、历史人物、画派、重要事件、发展成就、对外交流与影响、艺术史写作体例与新方法等展开深入探讨。以期能在纵向对比与横向观照的过程中,得以管窥西安美术全貌。本期访谈嘉宾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王西京先生。《西安美术史》编撰名家访谈。
提问1:请您谈一谈市画院、省美协在西安美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王西京(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中国画学会会长):西安中国画院是我们国家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个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西安中国画院的创业发展也见证了一代艺术家的文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应该提到的是西安画院的创业发展过程,也是我们西安文化传承的一笔重要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当时(在任)的胡耀邦总书记,他当时亲自为我们的画院,题写了西安中国画院的院名,这都是最高的一种荣誉。还要提到的是西安画院的创业发展(历程)在全国是唯一的,唯一的是指从民间创业发展筹集资金建成,最后由政府最后纳入体制。在这个过程中间也成就了一批的人才,艺术创作方面艺术管理方面的,更多是提升了大家的一个是文化情怀,一个是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担当。
如果说没有西安画院这一段历程,就没有陕西美协的二次创业的成果。西安画院对陕西美术的贡献,(在于给)陕西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财富,一股正气,一种责任担当,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意识。所以西安画院应该在西安的美术史上,包括在陕西美术史上,应该占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一路我们走过来开创的。
再说一下陕西美协,2010年,第四届美协主席团成立,我当时被选为美协主席,主政新的第四届陕西美协工作。大家也知道25年没有换届,陕西美协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我们当时成立了陕西美术事业发展基金会,紧接着就是把我们陕西美术的队伍梳理一下,从这些艺术家里边选了16位学术比较水平比较高的(画家),作为我们半个世纪以来,陕西美术中的代表性的艺术家,在全国搞了一个巡展,就叫做陕西美术名家作品展。当时一下在全国就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我们又组织了陕西的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全国展。全国一下子就觉得陕西美术异军突起,一股强烈的西北风,照他们的话说连续轰炸,一下子(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势的这种影响。
(当时)很多的全国大家都到西安发展。我们走出去再拉进来,整个活跃了陕西的这种学术氛围,开阔了陕西美术家的这种视野,也推动了陕西美术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是调动了陕西美术家的这种创作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紧跟着实行了陕西人文千年重大创作题材的一个精品工程,填补陕西重大题材创作空白。紧接着我们又在做陕西美术的第三梯队,又抓了一个少儿美术,而且把陕西的少儿美术把它纳入全国的一个示范基地。
第三个方面就是基层美术培训,我们陕西美协开办的骊山美术创作基地,在全国也是唯一的,(学员)很多过去都是业余作者,不知道选择怎么样去创作,不知道学习绘画应该从哪入手,他们通过强化培训以后,大家都懂怎么去收集素材,怎么去提炼创作,怎么样去服务社会,全方位的这样的一个锻炼。那么这一项工作我们坚持了8年,在全国的美术史上没有这样的,这是陕西美术。还有一个就是陕西美术国际化的对外传播。那么在这个期间大家也知道,陕西美术家协会组织陕西的画家出行,到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采风、写生、交流,推动文化对外传播,践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落实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伟大的理念,我们可以说是做出重要的贡献。
最后我就要讲到陕西美术产业。我们几个大项目,延安文安驿,再一个就是延安的旧城改造,就是圣地河谷的延安北街的改造。再下来就是西安国际美术城,西安国际美术城是一个大规模的以美术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
我们是全面推进,当时陕西美术已经是文化美术强省,我们把法国秋季沙龙,这样一个百年历史的欧洲的文化品牌,高品质艺术殿堂,我们引到西安了,陕西美术在(这)辉煌的这8年里的创业发展,确实是为陕西的美术的国际影响、国内影响和奠定他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应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提问2:您认为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长安画派的精神?
王西京(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中国画学会会长):首先长安画派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地域性的一个绘画组织,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当年由石鲁先生,赵望云先生开创长安画派,它主要是对中国传统的这种表现,特别是山水画方面,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审美的视角。
真正的长安画派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它核心价值在什么?创新精神,再一个现实主义精神。还有一个革命精神,再一个就是笔墨精神,这四个精神是长安画派真正的内涵,也是它的价值。第四届陕西美术我们都提出了长安精神,这个理念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反映,非常强烈。皮道坚当时说这个提法太好了,长安精神它不光是你画的精神,还有一脉相传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不光要是你绘画美术,还有音乐,还有其他方面都有,他留下来的是精神,他不带任何的局限性。任何画派留下来都是一种精神,真正的长安精神才是我们真正传承的东西。西安这种干法(指西安美术史),这就是西安美术人创造的历史,也就是西安文化人谱写的一曲属于我们自己的春天的故事。
嘉宾介绍
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西安中国画院名誉院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信息来源于西安中国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