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中山路
文/郁三阳
我家住河北二马路二贤里,先父郁美庵是誉满津门的书法家,中山路两侧的买卖字号的牌匾不少都出自于家父之手。中山路元纬路口有个"辅仁医院",院长林海川东北大连人,日本帝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沈阳行医,因不满日本人统治,进关到天津办了一家西医院。由于他医术精湛,体恤穷人,口碑极好,前来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
一天医院进来了一个日本浪人,见院中女护士长的漂亮,张口就要把"花姑娘"带走。林院长怒火中烧,可恨的小日本,我躲到关内你们也欺负到我门上来,于是用流利的日文,赶走了日本浪人,躲过一劫。想不到这日本坏种贼心不死,过几天又来倒乱,非要把人带走不可,并扬言带不走人就砸医院。他上来就抢人,林院长也急了,他一使眼色,和院内的年轻大夫一起,当场把日本浪人打倒在地。他看占不到便宜,爬起屁股就跑了,並扬言一定要报复不可。
转天一群日本宪兵就气势凶地冲进医院,林院长大声与其争辩,并动用了一些社会关系进行调停,日本宪兵自知无趣,只好做罢。林院长怒斥日本兵的正义之举,在河北坊间一时传为佳话。解放后林院长担任了河北政协副秘书长,他积极参政议政,受到市民拥戴。小时候,我喉头红肿上面还长了一层白膜。当时民间流行传染病白喉,感染后有性命之虞。父亲带我去找林院长着病,林院长拿棉球在我喉咙里一擦说:白膜擦掉了,是扁桃体发炎,不用怕害吃点药就能好,结果服药后很快治好了。
山海关汽水厂在天津闻名于世,一到夏天大人小孩都爱喝。最早的厂址就在中山路金钢桥菜道附近,该厂厂名也是父亲出自父亲之手。一年夏天父亲带我去厂里玩,离厂子老远就传来"呯呯"的爆破声,我莫名其妙,厂长带我走到车间一看,当时汽水装瓶都是手工,工人用胶皮手套拿着汽水瓶往里灌二氧化碳,由于手灌不好掌握气量,灌少了没有汽水味,灌多了就把汽水瓶子撑爆了。夏天喝上一瓶山海关汽水,消暑解渴,这里却充满了工人们劳动的艰辛与汗水。
中山路上有一家"杨幼璞中医诊所",其牌匾也是父亲写的。杨大夫子传父业,医术精湛,附近居民有个小病小灾到他这药到病除。一次我的屁股上生了一亇疖子,一直往里面溃烂。父亲领我找到杨大夫,他用纸卷卷上中药插进溃处,当时很疼,但疖子很快就康复了。
中山路上的商家门脸,家家都有故事,有待人们找回那些往日的记忆…

简介:郁三阳 自幼受先父、津门著名书法家郁美庵先生熏陶,后又虚心向王学仲、宁书纶求教,每日临池不辍,临写名帖名字,形成自己潇洒飘逸的个人书风。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王学仲艺术馆举办展览。作品被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吴昌硕艺术馆收藏。本人现为外交部礼宾司特约书画家,多幅作品在国外多家中国大使馆展出和收藏。曾在美国宾州格瑞芙等大学等讲学,传授中国书法。夲人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兼外联部主任、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五子天地》文化传媒艺术顾问、天津三源文化艺术院院长等。
责编:许壮楣 张立巍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