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二请客
刘庆文
兰集镇的王老二因在姊妹大排行中顺数第二,从小人们称呼他为王小二,大了叫王二,现在都叫他为王老二,至于其真实的名字叫什么,村里的好多人都说不清楚,反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习惯的叫他王老二。
王老二虽然未能正儿八经地上过学校,读过几年书,识字不多,但为人会算计,办事很精明,和人打交道时小算盘一算一个精,泔水桶里也要舀出点油花来,有点贪,爱占别人的小便宜,是当地有名的“铁公鸡”,村里的人们都不愿意和他有什么瓜葛。
王老二家有一套房子想出租,和几个租户都是因为价格高低问题未谈拢,好不容易和一位租户谈好价格,在最后订立租房协议时,签订日期坚持要写当天的农历日期,并说他家历来只记得每天农历是什么日子,从来不问公历是什么时间,房租也要按农历日期进行交付,租房户说不过他,想想农历与公历之间换算每个月最多也就相差一到两天的,也就只好按照农历的日期来结算房租。别看农历与公历之间每月只相差一两天,可一年加起来,也可以多出快半个月的房租收入了,你说王老二精明不精明。
王老二姊妹4人,上面一个姐姐,下面2个妹妹,姐妹3人出嫁后经常回家看望老母亲,会带一些礼物来孝敬老人,可是王老二从来不留她们吃饭,说他们家很忙没人做饭,顾不上来照顾她们,如果来人正好遇上饭点,实在推辞不掉,也是家里有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就吃什么,从来不肯多加一菜,还总是振振有词地说,姊妹都是自家人,在吃喝上没有什么需要讲究的,一家人在一起吃什么都香。
王老二的三妹夫有一次在和2位连襟喝酒时,谈起舅老爷的吝啬,说他有一个好办法,一定会让王老二身不由己,逼着他掏腰包请他们到饭店招待一次。
那是一个过春节的时候,姊妹3人全家约好不打招呼,全体出动,一起来到王老二家给老舅奶拜年,到他家的时候已经是11点多钟了,王老二措手不及,再加上自家也没有大桌子盛下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只好答应让全家十几口人一起到离家不远处的街上一家饭店里吃饭。
饭店里的老板娘一见来了一大桌子客人,很高兴,连忙招呼她们坐下,让服务员端葵花、倒开水,并亲自拿着菜单,问王老二是点菜还是包桌,王老二笑笑说,点菜吧,并要求老板娘在结算时给予优惠。经过讨价还价,讲经说法了好大一会儿,老板娘才答应按菜单上的价格给予8折优惠,王老二这才点了大白菜烧豆腐、萝卜烧粉丝等几个家常菜,老板娘问还有其他菜呢?王老二说你先把这几个菜做好,其他的然后再说,说完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王老二抱着一大纸箱子东西过来,里面有一大包炒花生、有自家腌制的咸鸭蛋,还有从外面卖熟食店里刚买回的卤猪头、鸡爪子、香干、臭干等好几个冷菜,说是在外面买的东西要比饭店里的便宜多了,酒也是从家里带过来的。
等一桌人吃好喝足后,王老二来到吧台,和老板娘结帐,他点的几样菜按菜单价格计算一共是65元,他说按8折优惠,六八四十八,五八四元,需付52元,我没有零钱,给你50元整钱好了,说完后不管老板娘愿意不愿意,放下50元,并把纸箱子、酒瓶子等能当废品卖的东西都带走了。
大新年的王老二仅花了区区50元钱,就请了一桌客,老板娘看着满地狼藉的样子,心中那个气啊,跺着脚大骂王老二不是人,说世界上人都像你那样,我们开饭店的连西北风也喝不到。王老二不但不生气,还笑嘻嘻地说道:“三八二十八,各有各算法,你开饭店要挣钱,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