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图片移花与陕西正龙拍虎
文/刘林海
河北遭灾,平地浊浪滔天。在灾民流离失所的呼号声中,一则官媒造假事件惹得人神共愤。事件缘于河北省某官方媒体登载了一则解放军战士在抗洪火线困乏至极时端碗睡着的照片。本来,这种“正能量”满满的宣传足以催人泪下,却不料有好事的网友爆出大料,说这张图片来自于二零二零年七月江苏太湖的子弟兵救灾场景。这一宗“移花接木”术,我们姑且称为“图片移花”,引得舆情汹涌。事件持续发酵后,责任方向社会道歉,称“审核把关不严”,云云。
仔细琢磨,实在为背锅的审核把关者感到委屈。须知,审核把关者也是人,一个三年之前外地媒体登载过的普通照片,如何能在审核把关人员脑海中深藏并迅速用以检索对比?如是高标准的要求,在马斯克脑机接口未实现之前,恐怕只是强人所难。那么问题来了,关键之点在于这张照片是谁送到审核把关人员案头的?
虽不大了解新闻机构内部的工作流程,但据揣测少不了两个环节,一是采访制作,一是编辑审核。一份或图或文的新闻稿总得有原始的形成过程。这形成过程无非是从现实世界中抓取有价值的材料,抓取的敏感度与抓取眼界之高下,正可谓体现了新闻人的素养。若是以闪展腾挪之法,扯大旗扮假相欺瞒受众,则无异于作奸犯科的骗子。回看这张移花图片,不禁要问,既非来自现实抓取,那谁是窃取并窜改的黑手?是良知全无的前方记者,抑或是恬不知耻的后方编辑?遗憾的是,道歉方没有给出答案。
忽然想起若干年前发生在陕西的“正龙拍虎”事件。二零零七年,安康镇坪县农民周正龙于野外拍摄到一只华南虎,被陕西省林业厅作为新闻对外发布。周正龙获得奖励两万元。不料周正龙的照片引起社会广泛置疑。其后,照片被确定为以纸老虎作为道具摆拍造假,周正龙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多名涉事官员被处理。此案遂被海内外关注。“正龙拍虎”也成为一个固定的汉语词汇。按照百度百科解释:正龙拍虎是指用欺世盗名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而相关监管部门沆瀣一气指鹿为马的现象。
两案相比,只觉得如鲠在喉。同样是一张照片的造假,拍虎发生在岁月静好之时,背景是自然探秘,行为人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社会影响是大众娱乐围观;而“图片移花”发生在大灾之际,背景是子弟兵神圣履职,行为人是由纳税人供养且有着无冕之王美誉的媒体人,社会影响更是在全国乃至全球将公信力糟践得体无完肤。但两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拍虎者锒铛入狱,“图片移花”者逍遥法外,且又被寻个“审核把关不严”的理由轻松将锅甩出。
只要稍微在这张移花图片的出笼流程中调查一番,始作俑者即会大白于天下。对责任者行为的定性,也应该不费思量。从大概率上讲,那剽窃“图片移花”者,身份应属体制以内,亦即公职人员,其能将图片提交审核,当然也是享有一定权利的人。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他或她当然负有保证图片客观真实的义务。然而,他或她抛却职责,任性玩虚弄假。这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桂冠岂不是自甘扣头。上升到法律层面,若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自然又构成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分析移花图片的后果,无疑,既是对子弟兵的亵渎,又是对百姓尤其是灾民的戏弄,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践踏,更是对新闻事业的嘲讽,甚至是对华夏民族和国家形象的扭曲。如此,难道后果还不严重吗?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官媒造假的事,为什么就不能认真一回呢?党有党纪、国有国法、行业有行业规章,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规矩只是作为摆设,灾难性的失序是迟早的事。移花图片被揭露后,为什么当地的司法机关、纪检部门、监察部门默不作声?是怕亮了家丑么?
正龙拍虎是为了出名,或者是为了一点少得可怜的赏金,但他起码扛着相机跋涉于深山老林,精心布局,费尽心机,而“图片移花”者为了欺世盗名,赫然坐在凉爽的办公室中信手做假。比之周正龙,其人格、其德性尚差一大截。要说为了“正能量”,难道周正龙不也是形式上讴歌生态环境的好转么!周正龙被法律重责,“图片移花”者却至今逍遥,个中原因,恐怕只是作恶者身份有别吧!谁让前者是农民,而后者却贵为吃官饭者呢?
又不禁大胆猜想,如果这张移花图片系由非官方人员嫁接了一幅异时异地的灾民照片发到网上,那责任者离囹圄之门还远么?
设若官媒造假的行为不受到追究,则类似的行为必会层出不穷。日前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某机构工作人员参与抗灾,在泥泞中抬着一副躺着伤员的担架,只是那抬担架的人穿着雪白的裤子并闪着亮光的白色旅游鞋,纤泥不染。如果这张照片是真的,那就只剩下对照片上的主人公吐一口:呸!
鸣呼,一个正常的社会,难免良莠不齐,但如果缺乏辨识标准和矫正机制,无疑是大不幸。人在做,天在看,那些作恶的人,别自嗨于现实世界拿你没办法,等着天收吧!
刘林海
二0二三年八月九日
刘林海
陕西省礼泉县人,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文学学士、法律硕士。经济师、高级律师。
一九八三年参加工作,一九九零年起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现任陕西汉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安仲裁委员会、渭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获“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陕西赛区“最佳专业知识辩手”奖。
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京城》由作家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
第二部长篇小说《落户》由作家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