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参观
蓝白领
同到牵牛织女家,
腾云驾雾可到达。
满院桂花已开放,
此时恰好八月八。
月已半圆望团圆,
中秋月饼买一打。
玉兔嫦娥今何在?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译文
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注释
人情世态
蓝白领
白银盘里一青螺,
滚来滚去响声多。
天地无限大舞台,
人海浮沉有起落。
只手遮天手真大,
烂权误国民难活。
人生世态总炎凉,
正人君子不做作。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译文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释
苦战
蓝白领
大雪满弓刀,
沙场碉堡高。
杀声震天起,
男儿志自豪。
英勇酣战时,
信心不可少。
杀身成仁去,
头颅亦可抛。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父母恩
蓝白领
报得三春晖,
天地才无亏。
父母恩情大,
子女本有愧。
难报爹妈恩,
一生不可追。
世间儿女多,
父母心中贵?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在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踏青
蓝白领
斜风细雨不须归,
乘兴正好摘肉桂。
雨后桂花格外艳,
十里飘香让人醉。
月圆可喝桂花酒,
滴滴堪比甘露贵。
举杯邀月来共饮,
半夜三更难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