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为象,水彩的传奇
——题林紹灵的江南水彩画卷
陈曦浩
放飞心灵,读一幅幅画的传奇
那是水和彩的斑斓
晕染出一框框水做的江南
薄纱般的晨雾笼着水乡老镇
水墨般的古雅,在画卷里飞出诗韵
几枝红艳探墙张望
娇羞你儿时的遐想
芦花深处飘泊一叶舟
孤独而彷徨,莫不是你
姑姑家荡出的“欸乃“?
哦,再也回不去了那暖暖的亲情
洇染成你一幅莫名的惆怅
静谧的水乡,光与影的迷离
长长幽深的小巷,折叠出
你一幅幅心际的回眸
你可还在寻找披着月光的长发丁香
那臂弯的温暖,触电般的心跳
头顶一线天,脚踏青石板
生怕踩痛那岁月的伤疤
沧桑苦涩的石桥,斑驳陆离的老宅
一半是憧憬,一半是遗憾
一切都走远了,故乡的往事
都化作水彩滋润的意象
唯独,抹不去的
是细雨秋塘里的老橹声声
和水谣深处刻骨的乡愁……
船台风景线:蓝天相伴
诗/徐弘毅 摄影/叶晓林
心有海之宽蓝
身有蓝天作伴
天地的转换间
我以我血建造船
片片云的涌联
关注张张焊合的钢板
阳光直直的洒落
濺起焊花舒展的点点
推开一张心怡的蓝图
就有一条巨轮的沿建
收起一段勤快的日期
便是一尊新船的亮闪
天的照看
地的照护
天地的融汇间
船台书写青春不变的诗篇
蓝天给我一片豪爽
伴我走过日凡迎来岁灿
蓝天给我一片净念
伴我走过春暖迎来秋艳
蓝天给我一片云的眷恋
锤声弧光不曾流逝的纪念
蓝天给我一片风的招唤
高吊彩刷永远留驻的赠言
啊
我用劲的劳作
我用功的船台
我用心的蓝天
呵
盘格钢络
翻层铁栏
驻足厚场
放飞云天
我的造船
我的造船总有蓝天相伴
七夕(五首)
吴振兴
又一年七夕节到了,跨过鹊桥,越过银河,追寻着自由、幸福和爱情,这就是牛郎织女不变的初心!
(一)
七夕,七夕,
我俩的期盼,我俩的节日,
跨过这座爱恨交加的鹊桥,
我紧抓你的手,你热吻我的脸。
(二)
我居桥之东,君住桥之西,
七夕喜相逢,相思又一年。
(三)
分隔银河两岸,相望却难团园,
何时拆除鹊桥?双双跪地拜天。
(四)
风大雨亦狂,七夕天难晴,
牛郎会织女,何需待月明?!
(五)
一条银河,一座鹊桥,
能阻隔牛郎织女的身,
却割不断两人深深的情。
吴振兴 主任写得好,与大家分享是缘份,此诗写得好,有味道,耐咀嚼,委婉、深沉、动情,感人!为吴主任佳作点赞!——潘培坤
和吴主任《七夕》诗
张春新
年年七夕,
今又七夕。
古老美丽的传说,
几千年的不了情。
震怒的王母娘娘,
拔㬱划銀河将牛郎织女分离。
恩爱天妻隔河相望难相聚。
玉皇特赦七夕一聚,
喜鹊搭桥传爱意。
相见诉不尽千言万语。
流星雨是流淌的热泪,
矇眬的月光提灯照明。
夫妻恩爱感天动地。
地面七夕望星空,
放飞人间心中情。
七夕爱情永恒的瞬间,
七夕是凝固爱情的主题。
素 描(外一首)
雪 浪
帽压波浪发,
采风走天下。
来到青山谷,
展板细描画。
始信人间真功夫,
出手看好老画家。
拎无纺织袋的人
弓腰驼背走在路上
不时地停步四下张望
捡起一个个空塑料瓶
往无纺织袋里装
生活就是鼓鼓囊囊
拼搏非为打熬时光
秋老虎
陆振声
这是炎夏的热忱谢幕,
总不甘心观众忘却。
它沉醉于掌声雷动,
惋惜那退客稀落。
当人们挥汗难熬,
乘凉也把“夏罪"数落。
芭蕉扇风狂舞动,
苦盼着秋风尽快胜岀!
殊不知,继续跟田园热吻,
也是一种快乐。
谁曾想,余热催熟了稻谷,
迎来了金色的收获!
哦,“争秋夺伏"的俗语,
彰显了大自然的风骨。
在迎来送往的路上,
行走着苦乐参半的过客。
注:争秋夺伏的“伏",指农历的夏季大伏天。
盼秋
王念朝
总觉得盛夏一年热过一年,
朋友,今年的酷暑不知你在何方飘游?
皇城百年不遇的暴雨遇到否?
河北旷世洪灾见识了什么是泥石流。
多么渴望凉爽的秋风能早日刮起,
多么期盼雨丝能快点洗去酷热的忧愁。
在人们忍受酷热之时,一首歌曲横空出世,
引发了全球的海啸,点击量突破400亿仍不见到头。
这是一位美丰姿少倜傥的华夏子弟,
他人海泛舟搏风击浪,必将青史留名堪称乐坛泰斗。
从他的歌中地球人领悟到
气候变化是人类的根本问题,
要想解决,地球人必须抛弃恩怨手牵手。
终于盼来了立秋,尽管天气依然炎热,
但因立秋而凉静了心头。
买来了西瓜,冰镇了啤酒,
香凉的冷面真上口,就着黄瓜乐悠悠。
一口酒,汗背流,不吹空调勤摇手,
蒲扇在手乐不休,热天出汗排毒透,
送走盛夏明年见,喜盼今日好个秋。
午后的咖啡(外一首)
潘幽燕
闲暇休憩间
一杯浓郁香醇的咖啡
在阳光下,享受宁静时刻
午后的轻风,吹拂在窗前
青春飞逝,回忆如缕
咖啡苦涩留香
一点点回忆,悄然降临心房
太阳微笑的在脸上懒洋洋
青涩的岁月,流转如绸缎
梦想翱翔,无限的追寻
午后的咖啡,充满希望的盼望
尽情追逐,舒展翅膀
让咖啡的回甘,滋润我内心深处
享受青春的光鲜,走向未来的畅想
蝉鸣
夏日午后,微风拂动着树叶,
蝉鸣声环绕耳际,激起心湖的涟漪。
它们悠长的音符,穿越时光的隧道,
将我带入了一个悠远梦幻的园地。
听,蝉鸣是大自然的交响曲,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带来安宁鼓舞与欢欣。
它们用独特的旋律诉说着,
感受生活的真谛,
听,蝉鸣的声音如此动听,
感受到美妙的生命。
在这繁忙的都市中,
蝉鸣的声音成为我心灵的绿洲,
感受岁月的流转,
感悟生命的礼赞。
抗美援朝青年英雄谱
陈敬标
我唱过雄纠纠的志愿军战歌
我看过《英雄儿女》的电影
那白雪皑皑的长津湖
那枪林弹雨的上甘岭
多少次在我的梦境浮现
让我老泪纵横打湿枕巾
今天我穿行在时光隧道
向抗美援朝的英烈致敬
五星红旗把翻身农奴的歌声送上蓝天
雄鸡引吭田野升起袅袅的希望炊烟
强盗却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
妄想把新中国拖进黑暗的深渊
中华儿女挺直腰杆奋起应战
志愿军穿梭在覆满白雪的山间
一百二十五人冻成冰雕
为了阻击美军撤退设伏死鹰岭
长津湖畔的小高岭
已击退八次进攻的美军
冰天雪地的山岗上
只剩下一名重伤的志愿军
当豺狼又一次冲到身边
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
28岁的毅然和壮烈
化成与敌同归于尽的雷霆
两位战友牺牲在攻坚前沿
身中4枪的黄继光在昏迷中惊醒
如果阵地重落敌手
必定让反击战失败于上甘岭
一路鲜血他爬到敌人地堡边
身后留下一条血染的小径
用21岁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
用年轻的生命把胜利之路铺平
一九五二年一月二日泥栎河边
他来寻找训练时未爆的两枚手榴弹
河面上四个朝鲜少年正在滑冰
突然冰面破裂掉进去少年崔莹
罗盛教跳进零下20度的冰窟窿
耗尽生命将崔莹顶出水面
毛主席为他题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朝鲜政府把那河那山那村用罗盛教命名
为消灭平康和金化间三九一高地敌军
邱少云和战友们领命潜伏在敌阵前沿
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
深夜埋伏在蒿草丛生的开阔地
敌机朝着志愿军阵地投下燃烧弹
插在邱少云腿上的蒿草被点燃
他强忍着肉体被烧焦的巨大痛楚
直到火焰吞噬他26岁的生命
一座座年轻雕像闪过眼前
一个个最可爱的人含笑九天
三千里江山掩埋着英烈忠骨
亿万簇金达莱映红鸭绿江两岸
70年前共和国不信邪恶
这一仗直打得纸老虎心惊胆战
唇未亡齿未寒拒敌于门前
划下了停战协议的三八线
绿色军旅,我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忠诚
吴相标
一声军号,开启了我们绿色军旅。
晨曦里,寒冬的训练场上
战友们个个生龙活虎,犹如利剑出鞘
那整齐又铿将有力的口号穿越山林
在连绵蜿蜒的深山中回荡
当耀眼的红日从东方升起
那宽如长江的训练场上
汗水,早已经湿透每个战士的背浃和脸庞
一身戎装,崭新里还藏着火热的青春
曾几何,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参军梦
多少闪光的英雄人物像电影回放一样
时刻都能闪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投笔从戎,志向在远方
时刻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
因为,有了共同的梦想才能换回强大的国防
一个哨岗,那就是前线的战场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酷暑还是严寒
有军队的地方,一定会有哨岗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里
军人的职责不容许任何外敌入侵
每一个哨兵都练就了火眼金睛和最帅的军姿
因为,每一次站岗的哨兵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一首军歌,唱响了多少优秀中华儿女心中的共鸣
无论是什么兵种,无论是什么任务
时刻都能牢记心中的使命和信念
哪怕是部队开饭前、开会前
战友之间也得像拉歌一样尽情歌唱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干部起了表率,老兵带着新兵
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曾忘记最初的理想
朵雲书院(1)
林步亮
书架上抽得一书,
翻開装幀精美之斐頁,
品读林逋《山园小梅》。
坐好望角通透的露台上,
眺望外滩浦江铁三角的美景,
看浮雲在你的脚下飘过。
俯瞰那滚滚东流的浦江水,
看那豪华遊轮缓缓驶来。
重重似画、茶锦园中自芳华,
一抹魔都晓色里的盎然生机。
书院里飘荡着美妙的轻音乐,
聆听着毕霄普的《失眠》,
“而你爱我,我也爱你„„”
伴随飘来拿铁咖啡淡淡的清香,
由内而外地净化你的灵魂。
曲曲如屏、爱意随你起,
送你一抹“晓山青” (2)。
腹有诗书气自华(3),
饱读书香能致远 。
朵雲书院 — 魔都的空中书城。
(1)朵雲书院位于中国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第 52 楼。
(2)“晓山青”出自苏轼的词《行香子·过七里濑》。
(3)出自苏轼的词《和董传留别》。
追思爱心魔术师李凤成
陈敬标
八月三日晨,手机惊彩铃:
凤成魔术师,驾鹤已远行。
往事脑中浮,热泪胸前洇。
相识青松城,二零一九年。
笑口常开团,慰问庆国庆。
离休老干部,观赏笑意盈。
众多艺术家,登台百花妍。
京、越、淮、评弹,独唱天籁音
说唱捧腹乐,杂技吸人睛。
洪流萨克斯,泉淌柔丝弦。
突然灯大亮,瞬间花满庭。
好个李凤成,绝技撼人心。
燕尾服一袭,绅士帽一顶。
魔棒定海针,魔箱如影行。
鲜花绽朵朵,白鸽舞翩翩。
对联贺安康,彩带绕祥云。
掌声涌春潮,笑声掀玉顶。
屡屡几返场,拳拳献爱心。
情系敬老院,节目常创新。
重病稍好转,舞台现身影。
为人特低调,谦虚又慎谨。
热心帮他人,团里留美名。
“星光大道”上,“浙江卫视”屏。
“精彩老朋友”,相见格外亲。(1)
演出六百场,公益慈善行。
沪上称“鸽王”,业界好声名。
“鸽王”凌九天 凤鸣成绝音。
大师虽远去,爱心留人间。
各地众弟子,泪水湿衣襟。
继承大师志,慈善永前行。
(1)“星光大道”、“浙江卫视”、“精彩老朋友”等,是李凤成老师生前上过的电视栏目。
故乡盐城颂
尤连荣
盐城好地方,熠熠闪金光。
产盐古圣地,黄海涛声响。
海滩育鱼肥,鹿鹤生态场。
高铁已贯通,公路联成网。
古有陆承相,辅帝赴海疆。
新四军总部,抗日新战场。
解放新天地,建设鱼米乡。
改革步伐健,全民皆小康。
融入长三角,增添正能量。
大美盐城市,颂歌献给党。
百合赞
庞湍
龙鳞片片合,紧紧抱成窝。
此物重团结,坚如百炼戈!
奔跑吧!复活的梦(外一首)
吴清鉴
与大自然,只隔一道铁丝网
外边的风,一刻不停的裸露着诱惑
到围栏外面来——
一个声音,在保护区外面日夜呼唤
于是,最初的五位麋鹿,做了探险家
之后,一头,又一头,一群,又一群,
朝着大黄海的方向,奔跑
它们欢快的叫着
迎着风雨雷电,叫出心底的自由
现在,它们还在保护区的旁边
与这里的自然一起奔跑
很快,它们的蹄印
就要与祖辈的蹄印,重叠
这是一次属于世界的移民
报载,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开始向南通迁徙
或许,它们是第一批放归自然的
如今,它们又从自然里出走
在这里,它们吃着大海
于是,它们成了灵兽
保护区有点挤
远方,又有那里的大米草召唤
不知谁发一声喊
一百多头麋鹿,做起了新的游子
一个家族的责任
就这样,开始行走在它们的脚下
这里现在叫“指数级增长”
移民,成了唯一选择
野生接近复活
每一头麋鹿,都从心底喊出这样的念头
大丰保护区做了种子
南通,成了它开的第一朵花
这些花有了开下去的理由
会一直开到天尽头,在那里,
与天下的物种,一起聊天
这一条路成熟了
人与自然,就有了“中国解”
奇葩的凤仙花
陆振声
你没有牡丹艳丽,
也没有蜡梅坚毅,
却以奇特的芳姿,
装点着火红的夏季。
虫害哟,何以会远离,
莫非是香液之中藏武器?
在蚊虫肆虐的夜晚,
可有乘凉者向你致谢意?
你从不张扬招人宠,
往往静默于寓所侧翼。
当秋蝉哀鸣谢幕,
你丰硕的种子竟溅落大地。
活力四射的花仙子啊,
你可是上天仙界的恩赐?
蓄势待发的蛰伏哟,
你默默笑迎着下一个春季。
借用芳姿香液抵御敌害,
这是你最得志的创意。
啊!奇花异草满山河,
可有几枝齐肩敢比试?
梦带着我走进故乡
商凌云
梦带着我走进了故乡
奔跑着跌跌撞撞
穿着绣花鞋的小脚奶奶
站在风中一声声呼唤乳名
喊吃饭声在寂静处释放
扑进妈妈怀抱的满脸汗水
被毛巾一把撸下
风中还夹杂父亲声如洪钟的说唱
一篇篇的前朝后汉只听得入迷
喝一口故乡小河的水哟
依旧是那么香甜
对着月光把思念燃烧
那个心心念念的家是否还有天真
淮腔淮韵随我走进异乡
心底随自由调奔跑进你的身旁
顺着故乡吹过来的风
我看见门前小花园里的花依旧芬芳
尘封的往事
今日变成了佳酿
举起泪眼婆娑的酒杯
一口就饮下曾经的纯真无邪
梦中急促的脚步踉跄
越往前行
越怀念过往里的静水流深
丹顶鹤
杨爱梅
北方的风
被骄傲得翅膀扇动
燕山以北的雪花
化身为羽
以晴空排云的诗情
把火一样的灵魂
举过头顶
一路欢歌,翩然而来
黄海之滨的秋日
因此胜似春潮
咸腥的海风
与滩涂的芦荻一样整齐
绿色开始失忆
金色的滩涂开满柔软的花朵
附在阳光温热的皮肤上
轻抚丹顶鹤的羽毛
它们的长喙
在湿地上啄啊啄啊
要把一个女孩
在羽化成仙的故事
镌刻在黄海滩涂的胸膛上
军旗永远升起在心间
陈敬标
老百姓头上压着三座大山
劳苦人挣扎在无底深渊
刽子手狞笑着高举屠刀
血汨里又倒下民众三十一万(1)
二七年八月一日贑江停止呜咽
一声枪响震落了天边残星
地火岩浆找到喷涌出口
共产党人掀起武装反抗狂澜
胸前佩戴红色领带
左臂扎上雪白毛巾
马灯和水壶贴上红十字
红色狂飚从南昌登陆上岸
两万余人和驻守敌军激战
占领洪都并通过宣言
为避开强敌兵分两路
开展游击战奔赴海陆丰和湘南
二八年四月杜鹃花漫山吐艳
朱、毛率军胜利会师井冈山
工农红军在这里结集出发
血色黎明破茧而出驱逐黑暗
历史不能忘记不可淡漠
革命不能戏说不可敷衍
周边仍有豺狼虎视眈眈
必须把军旗永远升起在心间
(1) 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民众有31万,其中,有共产党员2.6万。
末伏吟
徐慧敏
初秋仍热暑未消,夕阳敛渐白云飘。
三分酒迷卧椅躺,又念大漠戈壁遥。
仰观夕阳落山尽,应是月牙升九霄。
红枫尽染山林醉,柳絮纷落舞枝条。
哽咽只为梦悠远,独室灯昏懒琴挑。
蒲翁志異托狐鬼,道尽红尘情未了。
最是刀郎红网络,罗刹纷纷说女妖。
月夜(外二首)
九英
莲塘月夜云朵稀,绿柳轻摇蟾鸣啼。
碧水清悠花弄影,凡尘洗尽会七夕。
荷塘雨景
江南梦雨荷香飘,碧水涟漪粉艳娇。
莲塘落满珠玉泪,一曲唱尽相思谣。
暑夜梦香
暑月清风映柳塘,青青小荷水中央。
荧光鱼火遥相望,阵阵蛙声入梦乡。
盐城乡贤咏
——茗山
刘子滈
一、
五彩祥云升陋巷,浑元否泰自无常。
风来雨去心旌淡,里下河清水流长。
二、
雨露均施万物昌,阳光普照世无疆。
诗书有礼灵性在,却道佛陀赤子肠。
三、
戒律牒持在心宁,弥陀礼拜伴青灯。
经文万卷佛珠捻,本念凡身住世僧。
四、
隐谷回音人迹灭,云游九野观日斜。
含情百草妆四季,了然无牵觅天阶。
五、
青山莽莽风来伴,绿水泱泱雨相延。
六根清净拭尘埃,三界寂静自心安。
2023年7月29日于盐城西乡
茗山法师(1914—2001) 俗姓钱,名延龄,江苏盐城西乡(今属建湖)人。1914年,诞于盐城大寺巷。
1933年出家,1934年受戒,1936年入武昌世界佛学苑深造。1947年当选中国佛教会理事。新中国后,出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2001年6月1日于定慧寺圆寂。
解读敬标新诗《七律 •立秋赞金秋文学社》
刘俊国
立秋时节,夕阳照耀下,翠绿的苍松屹立在岭上。心中涌动着悲喜之情,轻轻擦拭,不要让泪水沾湿衣襟。品味清茶,挥舞着灵感的笔,朝阳升起,给金秋文学社带来了美好的开始。品赏美酒,阅读奇篇,皓月如镜,悬挂在上空。诗意在心头徐徐升起,赞美着徐慧敏老师才华横溢的智慧和创作才华。文采斐然的张春新老师也被赞扬为春天般的崭新气象。他们年事虽长,但依旧怀揣着一腔青云志向,寻找着那条通向幸福与快乐的诗和远方,共同享受着友谊的乐趣。
辛弃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首《立秋赞金秋文学社》正是作者在立秋之际以及与老师的相聚为背景,以七律的形式发出对金秋文学社的赞美之声。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徐慧敏、张春新两位老师的敬意和赞扬,也代表了整个文学社的老人们宝刀不老、青春长驻的心态,以及老人们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人生的快乐享受。
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能够用简洁的语言传递丰富的意义。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赞美老师的方式,寓意深远、感人至深。这首诗也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金秋文学社的热爱和对老师的敬仰,同时也向读者传递出对文学、友谊和快乐生活的向往和呼唤。
读陈敬标老师新诗,对老乡的美诗解读捧场!
附:陈敬标诗
七律 •立秋赞金秋文学社(仄起 • 中华新韵)
翠绿苍松夕照岭,轻擦热泪莫沾襟。
品茗妙笔朝阳起,赏酒奇篇皓月临。
诗意徐来夸慧敏。(1)文才张示赞春新。(2)
老而不坠青云志,寻径偕菊享乐伦。
(1)、(2)借指徐慧敏、张春新两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