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半日掠影
文/刘林海
前几日与大学同窗董惠安、赵永强及杨乐生伉俪在渭南小聚,把酒言欢间,乐生君提议出潼关到黄河对岸去散散心。永强兄多年在渭南,说起了隔河相望的运城,不免就勾起了我往日的情愫,遂极力赞成。惠安兄老成,从不会拂了别人美意。一场心血来潮中的出省游迅即形成共识。好在都具备说走就走的性情与条件,于是搁下酒杯,上车启程,沿着便捷的高速路行车一个多小时,自潼关北过黄河,轻松地进入山西南大门运城。
二十多年前,我一度极热衷于自驾游。那时年轻,精力旺盛,又加路上车稀,很少塞车,开车出行就成了最大的乐趣。省内不必说,周边的几个省份,角角落落大抵走了个遍。若论起感受,情有独钟者当属山西。盘点对山西好感的原因,一时半会儿好像也说不清。山西的景点分布比较均匀,从南边的运城,一直到北边的大同,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星罗棋布,这很适合于开车领览。在天光与山水景色中泛泛地吸纳灵气,在厚重与精妙的遗址中深深地接受熏陶,怡乐自得。虽然这种情形似乎不是山西所独具,但在那里特有的亲切感,却实在难得复制于别处。印象中,山西率先推出假期高速免费通行的政策,率先对老人不分省内省外免费开放,那种在外地司空见惯的景区挨宰与公路罚款,在山西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也许,正是这种摒弃急功近利、善待客人的理念,才是造就山西旅游强项的根本成因。
这十来年已经不太驾车出行了。今日驾车与同学出游,别有一番情趣。进入运城境内,我们把目的地定在黄河北岸的芮城县,源于那座久负盛名的永乐宫。顺着导航,车子驶入一条不算宽阔的公路,竟是沿着黄河河堤傍河而行。车窗外,一眼望不尽的绿色引起我们的兴趣,有意放缓车速后,才发现是漫无边际的荷田,这倒是有点意外了。干脆来个撸草打兔子,就在这荷塘中去领略一番。
寻着一条小道,把车子开进去,任凭淹没于这绿色的世界。小道只能供车子单行,随意调头做不到,惠安兄提醒别陷入沼泽。奈何方向盘抓在我手中,冒险与逞能之心兼备,索性就大胆地闯进去。
幽寂的天地被我们这群不速之客打破了宁静,三三两两说不清是鸥是鹭的大鸟从荷塘中腾空而起,优美的身姿,划出几道彩虹。让人平添几许神秘与崇敬感。待前行道路窄到无法通过车辆时,一行人下车,鱼贯穿行在荷间小径上。
往昔也常游荷塘,却因大多时游人如织,往往只是隔着栏杆远行注目礼。而今在这荷的世界中,被密实地包围起来,不由生出激动。那接近一合抱大的荷叶被超过一人高的荷杆顶起来,端的是株株亭亭玉立。一阵清风拂过,千万只荷叶百媚千娇,像是进了女儿国。荷花还未到盛开季,偶有几朵待开的花苞,姹紫嫣红,在万绿丛中,毕现尊贵的王者气息。数不清的蜻蜓与豆娘在花与叶间穿梭,像是传递花王旨意的使者。荷叶植根的水塘中,竟有那寸把长的小鱼欢快地游弋。水面上间或冒出一串串小气泡,或许是虾蟹之类的顽皮家伙打闹嬉戏。
置身于这一方不为人关注的童话世界,一时童心泛起,情不自禁地载歌载舞。摘下一片荷叶顶在头上,享受着无限的开心与惬意,又恨不得把每个瞬间都用手机记录下来。
显而易见,此地只是普通的莲藕生产基地,并无意于供游人观赏。但正是其未加雕琢的本真,让我等不由自主地进入忘我状态。
荷塘中的流连,已误了时间。干脆就撇开原定的游览计划,完全随性罢。当太阳在西边的天际制造出一片灿烂的红霞时,我们站在了公路边上一方为路人劈出的观光台上。
造物主创设的绝色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极目望去,黄河对岸逶迤的秦岭像一张硕大无比的弓,呈弧形环抱着四野,近前的黄河恰似弓弦,从遥远的东西两际把大山牵引起来。山水一体间,山的雄浑与水的柔韧,彰显得淋漓尽致。浑黄的河水向东流去,落日的余晖下闪着粼粼波光。远近错落有致的绿色植被,在山水掩映中生机勃勃。鸟儿在空中飞翔,蝉儿在枝头鸣叫。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境地,怎能不心旷神怡?难怪当年的王之涣在距此不远的地方,写下了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让天下尽人皆知山西之美。
得意之际,将美景照信手发到同学微信群中。瞬间有人问,去了哪里?这是什么景?随即套用王之涣的绝句作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朝秦暮入晋,揽胜复何求?”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乐生君是文艺评论家,享有“杨批评”之美誉,面对这大好河山,岂有不指点江山,高谈阔论之理。永强兄是诗人,满目无处不诗华,急切地拍摄图片,又用新学来的手艺,制作出诗意的抖音图文,即时共享于友人。惠安兄号称“文化浪人”,采奇撷趣是他的不二风格,这会儿一如既往地注重于观赏与倾听,无疑是在不失时机地收集创作素材。
芮城的公路两边多为包谷或红薯等传统农作物,这又让人多了一份亲切感。曾几何时,家乡的耕地清一色栽上了果树,自春至秋,花花绿绿的纸质与塑质套袋让遍布大地的果树枝头充斥起虚假,地面上严严实实的反光薄膜更是让人头晕目眩。而这里的大地,却仍是朴实中秀丽如初,如何不叫人慨叹有加。地头的杨树林中,一群劳作之余歇息的农人坐在工具上,谈天说地。天光云影下,情意绵绵的一幅农耕图,如何不叫人留恋。车子缓缓前行中,我等与农人友善地对望着。乐生君提议下车与他们共话桑麻。怎奈暮色将至,赶路仍是要紧,就把那交流留在灵魂中罢!
看惯了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厌腻了密不透风的水泥森林,到了这堪称文化名城的芮城,却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偌大的县城,竟然罕有习以为常的高层楼房。联想到我们生活的地方,哪怕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亦是比赛着制造地标性建筑,对照之下,只觉得心清气顺。华灯初上,街道两边的店铺里人头攒动,帅气的小伙姑娘穿梭往来。瞬间就似乎有了穿越的感觉。
安顿住下,信步走出酒店,欲选个有特色的地方犒劳口腹。左右环顾,正不知迈步何处之际,三个穿着似学生模样的姑娘,蝴蝶般地飞过来打起招呼,询问我们来自何方,欲往何处。说明原委,姑娘们指点着说前行右拐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本城最有名气的烧烤店。说着话竟要带我们前行。本能让我们误以为遇上了拉客的托儿。直到姑娘们说她们是相约去看电影时,方才惊叹于这地方竟是如此的风气淳朴。姑娘们把乐生君妻子“阿姨、阿姨”地唤个不停,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家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末了又频频摇手祝福,那架势,倒真像母女之间分手话别。
坐在烧烤摊前,少不了又是执杯把盏,坐而论道。海阔天空,无所不及。谈起乐生君年轻时骑行千里、履迹十省的壮举,论及惠安兄驰骋职场、领略官员百态之阅历,细数永强兄执鞭杏坛、培育桃李之趣,开怀大笑间,怎一个酣畅了得。不知不觉间,已是翌日凌晨。
原本计划着今天要游览的永乐宫,看来只能顺延了。不过不着急,还有后天和明天哩。该到了慢节奏的时段,一切尽在缘分中!
进了山西虽只半日,却让我对山西固有的好感又强化了许多。这种强化的要素大约就这么几个字:静谧、纯真、朴实。愿山西一如既往,坚守住这份己不多见的稀倩。
刘林海
二O二三年八月十七日
刘林海
陕西省礼泉县人,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文学学士、法律硕士。经济师、高级律师。
一九八三年参加工作,一九九零年起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现任陕西汉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安仲裁委员会、渭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获“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陕西赛区“最佳专业知识辩手”奖。
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京城》由作家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
第二部长篇小说《落户》由作家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