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岩观游记
石广东
在邵祺昌老师的公众号《老邵说说》中,经常看到他写王村,写大史;写龙舟山,写豹岩观。我知道王村镇、大史村,是邵老师魂牵梦绕的故乡;龙舟山、豹岩观,是冲山山脉的著名景点;对这位古稀老人家国情怀的独有情钟可敬可赞!他笔下的豹岩观更是引起我强烈地好奇与兴趣。
7月19日上午,蒙邵祺昌老师邀约,由李晓方老师驾载润心书屋的韩林老师、孙传花老师与我一行五人,前往豹岩观,一探究竟。
在路上,邵老师开始为我们介绍豹岩观,并布置作业,要求必须写出观后感。他说,去豹岩观一定要走“六进士”路,又使我兴趣盎然:单凭这六个进士,就一定有故事可写。
车子出周村沿309国道前行,进王村镇不远,到一路口左拐,一个“六进士路”牌映入眼帘,我们那个兴奋啊,即停车拍照留念。
邵祺昌老师指着路牌向我们介绍:“六进士”的说法源自于王村镇苏李村王氏家族的一门三进士(王鼎胤、王昌胤、王新胤)和淄川区岭子镇沈家河村(沈润)、南坡村(唐梦赉)、巩家坞村(邱璐)的“五里三进士”。这为我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顺“六进士路”前行上山约500米,看到一座非常显眼的红墙建筑,邵老师说这就是豹岩观。
车子停在门前的广场。在南侧柳树荫下,有四通石碑,西首一通为淄川区人民政府2017年所立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理石碑,一通为2016年所立豹岩观修缮捐款功德碑,其他两通青石碑字迹模糊。
进入西门,迎面是一幅阴阳太极图,太极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标志;两旁对联是:日月乾坤定, 阴阳顺自然。这幅太极图绘在王母殿的西山墙上,王母殿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500年历史。
王母殿前的院中央,有三道连环月亮门的建筑景观,也是一条紫藤缠绕的长廊;看上去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赵道长应邀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太极拳,遂亲自率我们参观导游。走过长廊,眼前一亮,举目眺望:悠然见南山。
顺台阶而下,有座天门:左边有棵“重阳槐”,它春季到重阳节开两次花;右边两块摞在一起的巨石,有个天然形成的圆洞,叫做“凤凰窝”。
玉皇殿高高在上,玉皇殿的北边是观音菩萨殿,玉皇殿的两侧分别是圣母殿和财神殿,沿圣母殿旁的台阶下行就是分布东西两侧的地藏王菩萨洞和九天仙女洞。
玉皇殿的南边是原钟楼旧址,旁边有巨石似床,称仙人床。巨石旁有棵苦楝树,春天楝花盛开的时候香气会弥漫整个豹岩观。
遗憾的是,有些自然景观与文物遗址没有文字标识,游客即使看到,不听介绍,亦不知其故事。
漫步于林荫树下,跨越在步步台阶,行走花香草绿间,寻觅曲径通幽处,看着蕴涵厚重历史文化的一处处景点,一座座庙宇,一块块巨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心里满是敬重!
在王母殿香案前,赵道长手把手教授敬香程序,从作揖、持香、燃香、敬拜到进出殿堂,都是那么讲究,感受到道家礼仪是那么博大精深,我们当虔诚学习,顶礼膜拜。
茶毕临别,道长邀请诸位留下墨宝,邵老师等就力荐由我题字;而从未题过字的我,遂勉为其难,献丑留拙:“泰山石敢当”。
赵道长亲自拿着题字与我们合影。
游览豹岩观,赵道长除介绍景点外,还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经常结伙登临豹山,与文朋诗友一起春赏桃花,夏听松风,秋观黄菊,冬玩雪景;清溪流觞,篝火烤肉,大快朵颐,忘情山水。在这里写下了不少诵吟豹山的诗文辞赋。
王教博览群书,工诗能文,被称为“淄西文学第一人”。他和王村毕自严的父亲毕木是同学。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张至发、兵部尚书孙之獬、工部尚书张延登均从学于王教,得其言传身教。王教的侄子王所须,进士,曾任知县、知州;王所须三子连中进士,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家三进士”。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下旨,在淄川县城为王教立专祠供祀,门额上书“风清百世”四个大字。王教祠堂大门的对联“清风垂百世,正气著千秋”。至今苏里庄仍有古槐、铺道、王氏祠堂,留有当年王府的荣耀与辉煌。
在豹山南麓,南坡村是淄川名士唐梦赉的家。唐梦赉,号“豹岩”,官至翰林院检讨、是清顺治年间归隐还乡的进士;巩家坞有文人邱行素父子。豹山北麓有王村、西铺、苏李、万家等村,这几个村子自明朝中叶高官辈出,人文蔚起。苏李庄王氏家族,西铺、万家、王村毕氏家族的毕际有兄弟子侄等一干文人和蒲松龄交往频繁,友谊深厚。
仅从流传后世的《蒲松龄诗集》中有关豹山的诗词就有十几首, 康熙27年有三首诗写到豹山:
三月十九日,同邱行素乔梓、毕莱仲兄弟登豹山看桃花。
其一
重重花影日光微,
主客开襟坐四围。
春满芳林红渐老,
寒凝新草绿初肥。
君家子弟皆英妙,
我兴癫狂欲湍飞。
此际不因匏系苦,
便应潦倒醉忘饥。
其二
开樽琥珀漾金光,
良友欢逢意兴长。
山石如林青绕座,
桃花无缝锦成行。
谈顷雅剧飞觞缓,
风起微尘坠粉忙。
可喜芳辰仍载酒,
英英年少半门墙。
这一年春天,蒲松龄再次登临豹山,作七律一首:
《豹山》
豹山喜近异人栖,
景物幽芳翰墨题。
丛舍遥含春树里,
危峰对插梵宫西。
眼看石阵云霞护,
想见军容步武齐。
我慾凭高呼帝座,
一声长啸暮天低。
康熙28年,蒲松龄再偕朋友登临豹山,一气写了三首诗:《九日同邱行素兄弟父子登豹山》。
其三
玉皇宫阙绣台痕
白草青岚接观门
上下云堆接鸟道
东西雨脚暗山村
阁中履满人盈座
殿角烟寒酒一樽
呼吸若能通帝座
便将遭遇问天尊
康熙29年,蒲松龄51岁,作《九日登豹山》古风诗一首:
乘兴直上西南山,
山头松柏高丸丸。
观童尸解石血殷,
剩有老道械捁残。
为我述之心骨酸,
况复落魄鬓毛斑。
老友载酒坐相欢,
我醉欲歌行路难。
世事茫茫何其真,
拍手大叫沧溟寛。
南坡村的唐梦赉与蒲松龄情深意笃,是莫逆之交。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两篇故事就是写唐梦赉的,一篇是《泥鬼》,另一篇是《雹神》。
唐梦赉经常与蒲松龄在这座道观一起喝酒吟诗。《聊斋志异》中《画皮》《狐梦》等十余篇故事在此酝酿而成。
唐梦赉曾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序,与高衍之序同被置于定稿本卷首,为《聊斋志异》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最初印象最深的是,唐梦赉曾于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为我长山石氏(十世)先祖颜(进士、福州知府石曰琮之父)作《慧先石先生神异记》,载于清嘉庆六年版《长山县志》与道光十一年版《长山石氏世谱》。2009年我们续修族谱时又收录了唐梦赉先生的这篇大作。以表敬仰!
通过游豹岩观,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故事,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作者
石广东,中共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中共淄博市杂技艺术家协会支部委员、协会监事。《大众日报》《济南头条》通讯员;淄博市文联先进工作者、邹平市“发现乡村阅读榜样”,长山镇传统文化带头人,儒风讲坛公众号主编。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