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文学》征稿启事
《黄淮文学》从今日起,换地移主,更以大气魄地向大家展示一个新的平台,更以饱满的热情为作家、作者、读者服务,打造一个崭新、完美地服务平台。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黄淮平原大地冉冉升起,《黄淮文学》立足黄淮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不定期地组织长期为《黄淮文学》合作的企业、作家、作者进行旅游、采风、开展笔会交流。
《黄淮文学》长期面向全国华人征稿,面向全国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为企业打造知名程度,组织作家采风,为企业写真。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乡村风情
●大美五子李
一骑红尘 雨寒
概况
五子李村是豫东大地上一颗闪耀的明星,正在冉冉升起,她的文化魅力风靡方圆百里。
在黄淮平原大地上有一个村庄,叫着五子李村,她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的一个区划行政村,座落在涡河古道右侧,清清地涡河水绕村而过,离镇政府东南三公里,西邻213省道,交通比较便利。人口3127人,耕地4247亩,辖一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
该村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很适合农业种植,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大村。
五子李村的由来
五子李村历史源渊流长,李姓是村里大姓,人口占全村总人口95%以上,李姓始祖于明朝1388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而来,至今已有600多年。五子李村,原名五子村。相传,夏启的儿子太康掌政后,治国无道,一次到洛水之南打猎,百日不归,被后羿趁机夺去国政。此后,太康的弟弟五人奉母出行,寻找太康复国,至大禹治水曾到过的一处高台,即今五子李村西北的五子台庙院附近,感怀先人功德,怨恨太康失德失政之事,每人做歌一首,讽劝太康。此歌便是《尚书》所载之《五子之歌》,《史记》也有记载。后人为表五子之志,修庙祀子,此台被称为“五子台”。
明朝建立后,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为繁衍生息,发展生产,朝廷多次组织移民。据五子李村《李氏家谱》记载,李氏来自山西长子县,明初,迁河南,家于太邑(太康)西北隅五子台之阳(南),并命名五子村。后因李姓人数居多,逐改称五子李村。
五子李村的文化底蕴
五子李村西北的五子台遗址,现建有一座庙院,已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有大量的遗物,遗物属商文化,春秋时代遗存。
五子里村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9年2月17日,驻扎在太康县城的日军包围五子李村为报复当地抗日武装的抵抗,进村后大肆烧杀,共杀害群众427人,有36户被杀绝。在村民李国喜家门口就集中屠杀村民49人,尸横遍地,造成惨无人性的“五子李惨案”。
五子李的发展现状
五子李村的经济过去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十多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他们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在保持传统农作物的基础上,大面积种植西瓜、辣椒、蔬菜等经济植物,增加了收入。尤其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临近213省道的东侧,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建了两个西瓜大市场,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西瓜销往全国各地。2017年,村里又建了高效塑料大棚30个,主要种植西瓜和蔬菜等,每个棚收入都有两万多元。2023年,村委不辞劳苦,争取到县里惠农项目,县财政局向村里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十个蔬菜大棚,面积十多亩,为村民收入再次助力。五子李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镇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五子李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发家致富,群众的收入明显提高,村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提高。他们想提升文化品位,让生活的更有意义。刚开始群众是自发组织,跳广场舞,形式比较单一,村委发现后及时进行组织和引导,成立了3支村文艺团队,队员36人。提供村文化广场作为场地,搭建百姓大舞台。买来连椅16把,并焊接广场入口处的栏杆近百米,广场上用电全部由村里承担,提供了镭射和霓虹灯等灯光设备。每到晚上夜幕降临,广场上灯光璀璨夺目,彩灯四射,把舞台装扮的美轮美奂。村委每天还派出专人打扫广场卫生,保持地面整洁。有时还为登台演出的演员提供矿泉水等饮料。
五子李村的文化繁荣
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主要以夜晚为主,被干部群众亲切的称为文化夜市,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体现了人们安居乐业,更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们生活的美好。
现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节目有舞蹈、腰鼓、盘鼓、戏曲、舞龙、舞狮、小品等形式,大都是自编自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戏曲有曲剧、豫剧、道情、越调,宣传二十大精神,宣传尊老敬贤等农村新风尚、新变化,传播正能量。五子李村的文化夜市,现在是名声鹊起,临近县乡的业余艺术团也慕名而来,一展风采,演出了的节目多彩多样,给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如本县的板桥、清集、芝麻洼等乡镇,扶沟县的大新、吕潭等乡镇。本村及邻近村庄来看演出的群众每晚都有500人以上,高峰时达到上千人,比唱大戏还要吸引人。
五子李村的文化夜市、文化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他们拍成抖音到处传播。太康县文广新局的领导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也不断来参观和指导,进行了很高的评价。该村的文化活动被拍成视频成了县里的新闻,也成了省电视台的新闻,是乡村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种探索。
五子李村出现的这种现象不是孤立的,在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上,滋生着一批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物,如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的赵志发,20多年如一日精心服侍植物人妻子;镇驻村好干部李洪超,多次为村里捐款,热心公益事业;更有坚守中华孝道的李永喜,近年来连续为村里80多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送蛋糕,他们都在为五子李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子李村文化发展方向
五子李村的演出节目质量是越来越好,不再满足于当闪耀在乡村夜空的明星,他们要走出去,走向更大的舞台。五子李村的扇子舞曾获得全县广场舞大赛二等奖,他们的扇子舞,服装美、音乐美、形体美,变换出各种形状,把农民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展现在观众面前。他们的盘鼓也在2023年全县腰鼓盘鼓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鼓声铿锵、舞姿翩翩,把磅礴豪放的农民气势,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2023年,常营镇在五子李村举办了“春满太康,欢乐万家”的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五子李村的文化夜市带动了周边村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很多村的百姓大舞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太康大地,这种现象就叫做五子李现象吧。她符合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是我们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子李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塑造中华民族文化新村。
大美五子李村,为你点赞,你是中原
★诗路繁花
●最后的承诺
——为纪念先父病逝四周年而作
文/管教宇(安徽)
父亲承诺过很多次
都说一不二
比如父亲对母亲说
你回城来给你安排工作
母亲辞去乡村教师职位
来城里干上了会计
比如父亲对我说
你考上二中奖励自行车
你骑车上学去
后来我真的骑车去二中上学了
父亲还对我说
一定要帮我找媳妇成个家
后来我真的有了一家三口
最后一次父亲患肝癌住院
母亲对父亲说好好养病
康复后回家陪伴她
她一个人在家很害怕的
父亲艰难地点头答应了
可是这最后一次的承诺
他却食言了
作者简介:管教宇,男,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作家,诗人,1999年开始写作。《世界汉语文学》签约作家,传世图书策划出版中心签约诗人,白孔雀诗刊会员。
●吟秋(外一首)
文/涵予(吉林)
秋阳媚
秋菊美
秋山秋水惹人醉
秋风吟
秋雨唱
花瓣落叶伴舞飞
秋枫红
秋霞披
倚峰眺望盼梦回
●感 秋
秋风冷
秋雨寒
秋虫弹琴时断弦
秋阳高
秋云淡
举头仰望南飞雁
秋花落
秋草蔫
蝉鸣树上悲声怜
秋多想
秋思念
彼岸人儿可平安
秋憧憬
秋梦添
未来可期已不远
★古风清韵
投稿
●七律·中元节感怀(通韵)
文/观澜
古传地府十八层,惩罚是非更分明。
两界阴阳同天地,情缘未了共忠诚。
善良坦荡行万里,平淡爱心伴一生。
人鬼何分世间事,灵魂深处看衰兴。
●七律·喜鹊
柯美柘(江西)
胸背毛殊尾羽长,高山旷野好歌扬。
春临缱绻疏枝柳,夏至缠绵密叶樟。
对户开颜多喜事,绕门得意美文章。
尤其岁岁银河会,造化神功筑鹊梁。
●一剪梅.秋韵(外四首)
文/金色浪君
善感红莲思早秋。解带罗裳,斜倚兰舟。相思寄去锦书来,念字留行,泪洒寒楼。
恰似桃花负水流,不怨情钟,只怕离愁。荷塘十里又逢君,喜上眉梢,乐在心头。
●巫山一段云.秋荷
.不见秋风冷,忘怀碧水寒。一塘莲蕊早凋残。犹记旧容颜。
玉骨芳香溢,冰肌丝藕连。相思谁解苦无言。痴笑水中仙。
●秋蕊香.秋游人民公园
秋日公园依旧,荷荡飘香时候。假山飞瀑溅花瘦,流水绕桥穿透。
游人拍照舒长袖,舞红绶。风情寄托垂杨柳,怡目赏心歌就。
●折桂令.秋收
秋光染尽山郊,红了高梁,熟透葡萄。稻泛金波,鱼游碧浪,硕果香飘。
欢庆丰年短箫,政通盛世歌谣。钱谷丰登,昌泰民康。致富多骄。
●蝶恋花.秋之韵
秋色秋声秋满树,蝴蝶翻飞,览景登高处。山果飘香迷鸟语,稻田遍地描金絮。
云淡风轻朝日煦,地煮天蒸,久旱思凉雨。篱下弄花邀月驻,赏心写意诗歌赋。
●浪淘沙·秋景
文/刘斌
伏暑尽清秋。快乐郊游。农田原野绿浓稠。
昔日山坡荒草岭,塞北沙丘。
今已变青洲。肥壮羊牛。蓝天碧水看飞鸥。
紫陌疏林环境美,大漠风流。
●浪淘沙·除四害(外一首.新韵)
文/岳新华 黑龙江
窗外雨连绵,热泪湿衫。长安街上涌花环。
大海航行谁掌舵?路在崖边。
魔鬼舞翩跹,妖女专权。流氓文痞胆包天。
领导决策除四害,军喜民欢。
●清平乐·战锯台(新韵)
机轮飞转,木粉飞似箭,腰系围裙加劲干,剖木势如闪电。
制材战士心红,举纲抓线目明。台上木哭锯笑,锯旁虎跃龙腾。
(注: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到永青林场青年点当了一名伐木工人。这首词是我在圆锯房劳动空闲时间填的。还保留着那个特殊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火药味)。
●驱 暑 雨(外四首)
文/刘均生
轻风柔雨不骄狂,暑热含羞要退场。
庄稼解渴人消汗,空调告假歇一晌。
开窗睡个舒坦觉,床上偶感蓆子凉。
秋雨巧催稻谷饱,天公助力银太康
● 时间
东西丢了回头找,时间失去问谁要?
世上没有谁不老,珍惜当下分分秒;
开心多些没烦恼,身体健康就是宝!
●涡 河
邀友顶露涡水游,无限风光入眼球。
翠岸碧波映晨曦,悠然若醉如画秋。
●秋 老 虎
夏天转身成过去,秋天抢着人间挤。
余热缠绵十八天,成就稻谷和玉米。
●末 伏 热
伏尾天气应渐凉,谁知秋燥热又狂。
高温冲破三十六,日夜空调转动忙。
★《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肆月春风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一骑红尘 袁辉
总监校对: 冰波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策划:文锋
编 委:肆月春风 冰波 一骑红尘 春生 小石 高山峻岭 刘伟华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