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不记得在哪一篇文艺评论文章看过,说“爱情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类似的,至少在我,大概可以说,乡情是游子的永恒伴影。
某群上星期的“本周同题”,群主竟然亮出这个有丰富情感的常题好题——《故乡》。我一看这题目,首先就想到我曾经写过的一首《故乡和远方》。那是好几年前,我被一位Q群群主激将,花了一个晚上倾情写成的,大概因为题材真实,情感真挚吧,自我感觉很不错。我曾不止一次地暗地里读它,每次都好像仍能感动自己。拿一位网友的话就是:常读常新。我甚至想,就算现在写,我也没有信心能写出这样的了(见后附录)。

于是,我便立刻又找出旧作来,略作修改,缩减题目,交到了群上去。
可是,心情就像热带海洋上方的空气,一旦扰动,就形成涡旋;再纠结关联的情感和记忆,会迅速卷起思绪飓风,不发泄便不能平静下来。下面的现代诗,就是一种发泄,明知写得不够好了,也还是霜前结香蕉,勉力生出一件瘪货来……


现代诗
故乡
阡陌带田园铺展在四方,
横七竖八垒砌着些平房。
三面是竹树,前有围墙,
这小村子便是我的故乡。
村子简单,意味着质朴,
村子瘦小,意味着顽强;
修竹丛立,意味着气节,
大树高耸,意味着昂扬。
春天,稻田早早翻耕,
春寒料峭还未敢晒秧。
一块块清水如同明镜,
大小沟渠,清流欢唱。
夏天,绿无疑是主将,
那翠色渲染得遐迩油亮。
树竹青葱让故乡年轻,
田园绿翠却给故乡希望。
秋天,田园广袤鮮黄,
清风一吹过就金波荡漾;
空气飘着成熟的好味,
让故乡的梦都变得甜香。
冬天,田园显得荒凉,
收获后的地块格外辽旷;
此时亲近的竹丛高树,
给故乡抚慰着孤寂心殇。
然而,这些孩提的景象,
如今几乎都改了模样;
光阴苍白,岁月浓彩,
霜雪青丝缱绻浩淼田桑……
2023.08.19深夜



故乡旧影不停的在梦中浮想,
让我老是迷失在那小小村庄,
注视着那排排褪色的砖瓦房,
心如新燕揣着眷念飞在远方。
小村跟许多乡居没什么异样,
村后竹丛杂生着梓树和香樟;
村前不远处垒砌了一堵石墙,
据说是避免好风水倾泻流光。
岁月吞噬了迁徙奠基的先人,
沧桑还在摧残着先人的理想;
石墙在日晒雨淋后成了颓垣,
花木就靠着崩塌的砖石生长。
百岁木芙蓉是最早种的药树,
茁壮树干撅曲着在努力向上;
粗大的身躯如同那老者脊背,
正在拼命支撑着攲斜的危墙。
小时我就常爬到那芙蓉树顶,
踮起脚跟向遥远迷蒙处眺望。
天际青黛色山峦遮挡了视线,
可我还是望着痴痴恋恋遐想。
连绵群山那边到底藏着什么?
天也晶蓝地还是那么的辽旷?
川流也是在追赶着落日奔跑?
小路也是那样蜿蜒伸向远方?
木芙蓉花在身周弥散着馨香,
花色早中晚由白粉变为深绛;
花影和芳芬时常会潜入梦境,
夜中欢醒总萌生出淡淡情怆。
如今我却处在小时向往的远方,
心中的故土愈益撩起一些凄惶;
因此我又把目光朝着老家瞭望,
木芙蓉却不时地侵入凉夜梦乡。
花树危墙已被时代车轮碾埋了,
可不愿相信和放弃的只是念想;
因为它是我纯洁憧憬的支撑啊,
童心与游子的情结永远是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