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一四二)
闲篇扯得有点远,还是回到建国初期的剿匪斗争,回到当年黎原率部剿灭号称湘西最大土匪杨永清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中。
当时,凶残狡诈的杨永清为了躲避人民解放军的雷霆之击已经将数十股大小股匪收拢整编,悉数撤到了湘黔边界的一个雄伟险峻的叫“大树坳”的大山上。
大树坳山高路险,终年云雾缭绕,易守难攻,只有两条崎岖陡峭的小路可以攀登。然这两条小路都被杨永清构筑了鹿砦工事,派驻了重兵把守,要强攻必然付出惨重伤亡。
于是黎原就与419团的团首长们决定,此役只宜智取不宜强攻。
话说1950年的中秋节,本是阖家欢乐,团圆赏月的良辰美景。岂料这一日气象突然大变,不但一轮皎月遁入厚厚的云层,入夜后不久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在风雨的掩护下,一队精干的浑身挂满枪支弹药和绳索铁钩的解放军战士在一个叫曾庆文的本地药农的带领下,无声无息地消逝在浓重的夜色中。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个扛着可以组合的木梯的本地农民。
这20多个执行奇袭作战任务的解放军官兵是从全团选拔组成的小分队,他们个个勇猛顽强,富有战斗经验。团里给他们配备了清一色的自动武器,每人还配发了一支20响驳壳枪和匕首,特别适合近战。

出发前黎原亲自给小分队做战前动员,他说,你们要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打掉敌人的指挥部!只要你们打响,全团就会发动总攻。这次一定要将顽匪一网打尽、彻底歼灭!
黎原还要求小分队作战务必勇猛果断,兵贵神速并且不能打草惊蛇。
送走了小分队,黎原心里并不平静,他为战士们今晚的行动捏着一把冷汗。
根据那位常年在这个大山采药的山民描述,即使是白天,也有可能在密林迷路。几个需要借助藤蔓和绳索荡过去的山涧,稍有不慎就可能坠落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还有那刀削般的峭壁,还不知道能不能攀得上去。
这边小分队刚刚出发,攻山的解放军指挥部就立刻排兵布阵,数千解放军指战员将进山的几个路口团团围死,既做好了打阻击的准备也做好了进攻的部署。

黎原与几个团首长在简陋的指挥部里守着电话,只听参谋长不时用低沉的声音向各营下达着简短的命令,团长则时而补充一两句。
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时而望望外面漆黑的夜空,时而看看腕上的手表。嚓嚓跳动的秒针平时那么欢快迅疾,如今却觉得它仿佛被卡住一样走得那么缓慢艰难。
深夜两点,山顶突然传来炒豆子般的激烈枪声,作战参谋闯进来说,信号弹!他们占领山顶天王庙匪巢了!
果然,夜空中腾起了三发红色的信号弹,就像三盏明亮的红灯璀璨耀眼。团长倏地转过身对参谋长大吼,命令各营,开始总攻!
顷刻之间,原本静谧的大山像突然刮起了龙卷风,枪炮声,喊杀声山摇地动,嘹亮的冲锋号声此起彼伏,黑暗中到处闪耀着火光。对湘西顽匪杨永清的歼灭战打响了。

当枪炮声逐渐延伸远去,黎原说,走,到前面看看。政委赶紧把一顶钢盔扣到他头上并拉着他说,你还是别去了,这黑灯瞎火的,子弹可不认得你是首长。
黎原把钢盔摘下来扣到政委头上,说,打仗我最不习惯的就是戴这玩意儿,还有在指挥部里猫着。
正拉扯着,前方不远的地方突然响起了稠密的枪声,团长说,赵参谋,去看看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参谋回来了,说,有一股土匪从山上冲下来,想从这个路口突围,被我们打回去了。
黎原赶紧说,快,让战士们紧贴着他们的屁股追,不要急着抓俘虏。他们知道往那儿跑,我们的战士也安全。
果然,原来担任掩护的匪兵被玩命溃退的匪兵和我军紧跟在后面的追兵一冲,也扭头就跑,可是上山的路又被我军封锁了,在一片“放下武器,缴枪不杀”的呐喊声中只得乖乖地缴械投降了。
这是一次漂亮的奇袭战。那担任奇兵尖刀的20多人的小分队这一路都历经了那些惊心动魄的艰难险阻已经无从得知了,但他们硬是凭着我军顽强的战斗意志,一路披荆斩棘、攀援绝壁按时并提前到达了指定的突击地点,按预定计划准时发起了攻击。
而仗着有天险庇护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哨卡护卫的众匪首们显然是麻痹大意了,他们高枕无忧,竟然连个岗哨也没有布。

于是我军神不知鬼不觉潜入山顶匪巢茅丛寨天王庙的奇兵正好把敌司令部的大小匪首堵在了被窝里,一顿猛烈的排枪手榴弹让不少土匪当即见了阎王。
漫山遍野的枪炮声、喊杀声和冲锋号声彻底把土匪们打懵打乱了,以为整座山寨都被解放军占领了,于是没有死的土匪趁着夜色和熟悉的地形四下抱头鼠窜。
山上山腰没死土匪加起来还有数百名,他们逃向一个叫“老虎沟”的地方,这是一条下山的秘密通道。
没想到的是,在老虎沟他们也遭到了解放军猛烈火力的阻击,这一下土匪们走投无路了。
这时候四周都响起了东北口音劝降声音:“放下武器吧,我们是四野的解放军!”“我们是东北的老八路,我们不杀老百姓!”“你们都是被逼为匪的老百姓,放下武器我们就是一家人!”
这一喊大多数土匪跑也不跑了,干脆原地坐下,将枪高举过头,等着解放军来缴枪。原来土匪里也早知道东北野战军打仗厉害,他们有从正规军打散以后为匪的,都知道四野的部队打仗猛如虎,常说,四野都是戴狗皮帽子,看见狗皮帽子打都不用打了,赶快逃跑捡条命吧。
这次剿匪战斗打得相当漂亮,打死打伤和俘虏的土匪有近千人,这中间还有土匪的“副司令”、“参谋长”等将官和不少“校尉”级的土匪军官。
但是他们中间没有大土匪头子杨永清。
第二天第三天剿匪部队像蓖头发一样把整个大山里里外外搜了个遍,也没有发现杨永清的踪迹。
后来遍查被俘的土匪官兵,也都摇头不知,没人知道他们“司令”的去向。
难道杨永清上天遁地插上翅膀飞走了?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