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风波
文/周丕奎
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孩子最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除了节假日和星期天,三五成群,背着书包上学,便成了村子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七十年代的农村人口众多,稍大些的村庄都有学校,拥有七,八百户的我们村,从南向北小学,初中,高中。故事发生时,我上小学二年级,最南排每排三个班,我们班是最东面,中间最西面则是老师办公室,再后就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
象往常一样,午饭后的我,蹦蹦跳跳的往学校赶去。不足三百米的路程,不觉就到了。
就在离教室还有几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只听″啪″一声脆响,后面中间那个窗的玻璃,不知被什么打碎了。虽然我听到了玻璃破碎声,我并没有停下我的脚步,从容自若来到教室门口。刚踏进教室,最先来到的几位同学,便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落在了我身上,感觉到同学们的目光有些怪异,心中坦然,也没在乎,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座位。
万万没有料到,我摊上事了。语文老师(我邻居)便把我成了怀疑对象,我也解释,我那时还没到教室门口,门又在最东面,后窗玻璃破了与我不相干。然而辩解是徒劳的。迎接我手掌的是手指粗的教鞭。我可不想被冤枉,如果认了那可是要赔你偿的(那时玻璃五毛钱左右,对于我们那时就是天文数字,作业本六分,课本三毛左右,学费一元,关健是要几分钱都很困难)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打死也不认。看到我如此坚持,便把我领到了办公室,当着众多老师的面继续责问。这事本就与我无关,我又岂肯就范。于是教鞭便与我的手掌,又亲蜜的频繁的接触在一起了。直到我的手掌胖了起来,方才做罢。
老师们也开始,七嘴八舌的劝我承认,我只是重复着;不是我。最后,也不知道老师怎么想的。也许是看到了我的坚持,也许是感觉冤枉了我。便声称只要承认就行,不用赔了。
当时,我还真的担心让我赔,既然承诺了不用赔,我也就放弃了我的坚持,违心的承认了。
当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掉下了伤心的眼泪。手上的疼痛我已麻木,也根本不在乎。只是感觉背了黑锅,有些委屈罢了!
作者简介,周丕奎,农民工,长年与钢筋打交道,也做点小生意。喜欢文学,偶尔有感而发,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