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大河向东流(三)
文/乐天(北京)
老哈河,是西辽河的上源。流域宽,传说多。与“西辽河文明”渊源甚深。
因此,我准备多投入一些精力,去现场查勘调查。再用一部分时间查阅资料。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途中,司机放起了《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随着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旋律,我的思维“走神”啦。
“大河向东流”。难道就只是水向低处流,这么简单的道理吗?
由此,我联想到了雨与伞。当伞顺时针旋转时,雨水被顺时针甩出。反之,则被逆时针甩出。这想法,是不是很幼稚?
地球,是一个天体。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转动。“大河向东流”与此有没有关系?
站在北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旋转。而从南极点上空观察,地球则顺时针旋转。地球上的水向东流,与地球自转有没有关系?
但,个别河流,譬如牤牛河,时而“西流”,时而“南流”,与地球的“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有没有关系?
地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绕太阳旋转。地球的这种“自传”与“绕转”,对地球水的流向,有没有影响?
月球和太阳的旋转与引力,使地球上产生了“潮汐”的现象。地球上的水“东流”,与此有没有关系?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只是一粒微尘。“东流”现象,是不是还有地球人不知道的领域?
总之,“东流”是表象,它揭示的是,人们已知与未知的规律。
哈哈,我的思维该不是跑题了罢?
《好汉歌》,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汽车门被轻轻拉开,司机小声说:“叔叔,到了”。
老哈河,古时称为“乌候秦水”。蒙古语称之为“老哈木伦”。“老哈”一词,源自契丹语,是“铁”的意思。
老哈河,长约425公里,流域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黑里河、坤头河、英金河等河流。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海拔1490米的光头山,向东北流经赤峰后,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与西拉木伦河汇合,而成为西辽河。
老哈河,上游河谷狭窄,水流湍急。中游因农业开发及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同时,两岸多条支流的汇入,令水量激增,加之河道异常弯曲,致使河床时常“摇摆”。下游,河床落差小,流速变缓,大量淤积的泥沙抬高了河床,河道极不稳定。
老哈河流域内,文明历史悠久。居住在老哈河流域内的先民,创造出了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
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陪都——中京,也见证着大漠人的璀璨文明。
老哈河发源地光头山,是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也是京东第二峰。其源于此之“契丹始祖传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当地人称为“响水”、乾隆帝赐名“玉瀑”的响水瀑布,曾令乾隆帝诗兴大发。老哈河流经敖汉北境时,以其桀骜不羁的傲风,把石山“劈”成一条宽50米、深30米、长700米的峡谷,飞泻而下,一头跌入3米多深的石井中。河水被激怒了,仰天长啸之后,旋即而出。再此跌入石井,复又跃出。三次跌入,三次跃出,同时发出三声巨响。两岸石壁回音相和,震天撼宇,隆隆如雄浑壮阔的大漠交响曲。雄伟壮观的响水瀑布由此震惊世人。
凡此种种,充分证明,老哈河在“西辽河文明”中,发挥着巨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流域内的上古文明,红山文化等,震惊世界。
大河向东流。世人对“西辽河文明”的挖掘与认定,是否有待进一步投入?是否能据此推进对人类文明起源的再认知、再提高?是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有推动作用?
大河向东流。
我期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