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村的历史》序
——我印象中的周家家村,
随着乡镇社区的改革,原来的周家村,现在叫周家组。自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以后,就打破了土地私有制,一切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周家生产队人的生活状况很一般。干活人拉肩扛,要么使用牲口拉车犁地什么的,穿的粗布衣。三年自然灾害时,油泼辣子夹蒸馍,常常让人羡慕。那时,给苏联还债,大锅饭食堂化,社教工作长期化,早请示晚汇报,整天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许投机倒把,买啥都要票。
1970年知识青年下乡。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八十年代年这些人又陆续进城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轰轰烈烈搞批斗,造反派理直气壮,大字报满天飞,学生大串联,致使本来就不景气的国民经济停滞不前。政治运动覆盖了经济生产。十年没有高考,上大学大队干部推荐,名曰“工农兵大学生”。
1972年周家生产队通了电,结束了清油、煤油灯照明的历史。生产队装上了高音喇叭,家家户户也安装了舌簧喇叭,大队通知播报新闻;电线杆由木头的换成扁状水泥的,现在换成了圆柱体十米高的钢筋水泥杆,电线从铝裸线换成了相当粗的包皮铝线。

75年周爱农用手摇发动的5匹马力柴油机,通过皮带传动,代替了人畜推的老式铁链皮碗水车。后来升级为电力抽水,由于电压低,电力部门给二畛、村东、庄南片更换了变压器,彻底解决了浇地电压低的问题。那时能穿个中山装、凡立丁裤子算是富有子弟,一般人穿衣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的菜多半是萝卜、咸菜、辣子,能骑辆自行车是有钱人家。
八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村子中间自然增加了7户人家。东头北摆有个芦苇壕,壕跟前有个碾盘子,路东边是个十几亩地的起土壕。

南摆有个较大的涝池,夏季大雨过后,涝池的水有半人深。小孩夏天经常在涝池游泳,妇女在涝池旁洗衣服。涝池西北角有一棵两人合抱粗的皂角树,可惜八十年代不见了。涝池东南地势较高,现居住了十户人家,庄基后有几十亩自留地,五六十年代大多种荞麦,七八十年代大包干时成了打麦场。九十年代以后各家都有了自家的场面地。随着收割机的普及,场面逐渐转化成了耕地。
村西头有棵大槐树,是拴牛的地方,南北各有饲养室。南饲养室东边七十年代有磨房,西边是农具库房,库房旁有两朵大麦秸积,再往西南是打麦场,是碾场、扬场、晾晒麦子的地方。碾场原来套上牛、骡子马拉着碌碡,人吆喝着牲畜,还得时刻注意用长把笊篱接粪。七十年代后期有了手扶拖拉机,刘甲申开手扶拖拉机带着碌碡碾场。虽然比套牲口碾场省事,但人们摊场、翻场、启场、扬场还是很辛苦。北饲养室前门西边是粪坑,后门西边有个大土堆,北面是养猪场,再往西北是五六十亩苹果园,由周涤晨看管,周红录、刘甲申剪树护理,之后培养来运和刚铁为助手。再往北靠渠跟前有几亩菜地,王兆荣种植各类蔬菜是行家,蔬菜由队长派人拉出村子销售,钱交于出纳。

那时,人很忙、很累,光场里的活儿得干一月多,上交公粮讲头场麦,就是把好麦给国家上交公粮。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197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嗡嗡,成了时兴,谁家孩子结婚拥有这些,算是了不起了。79、80地富反坏右摘了帽子,和贫下中农一样了。
到1980年,村组买了一台17吋黑白电视机,引得周围组的人,每天晚上赶来观看。有专人调台管理,那年为看大阅兵,电视房挤得水泄不通。81年来了个土地下放,包产到户,戏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耕牛、农具等抓阄分了个精光,人们劳动劲头空前高涨,原来上工一窝蜂,现在干活满天星。过去棉花种植有任务,现在土地是自己的,爱种啥种啥。76到96年亩产从三五百斤增加到了七八百斤。人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提高了,吃的白馍,穿的料子,坐在自家炕上看电视,不出门能知晓天下事。先黑白,后彩电。三轮、四轮、手扶、江西18、50等机械,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2000年本组自东向西直到二号路,用上级拨的5万元专款,打通了五六百米长的水泥路,结束了几百年的土路历史。大渠的桥没有了,村民出行方便了。如今又铺上了柏油,1997到2005年随着农药、化肥、籽种的合理使用,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由看不惯收割机收麦子,怕损失,到争着排队叫收割机收麦。院落、路上、平房上晒麦,晒包谷时兴了。装电话的人家多了。2006年到现在牲口不见了,港田、电摩几乎家家都有。2009年用上了自来水,再不用人工担水了;用水泥浇筑衬砌渠很好,渠水、井水灌溉,旱涝保收,收种全是机械化,打药能除草,单产达到一千二三,粮食吃不完,菜想吃几个来几个,衣服穿不烂,幸福的生活比蜜甜,2012年电信光纤的引入,农村装上了宽带、电脑。随着收入的增加,太阳能热水器,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逐渐普及了,智能手机人手一部,且时时更新,老年机基本淘汰,真正达到了小康水平。
青年人出外打工,中年人在家务大棚甜瓜、大棚蔬菜,苦中有甜;老人小孩各有所乐,妇女们晚上跳舞,音响伴助,歌舞升平;男人们说新闻、谝闲传;还有打牌下棋的,真正过上了半年辛苦,半年闲的快乐生活。农忙季节,有力气和耐力的人,给忙不过来的瓜农、菜农干钟点工,妇女居多,一小时7到10元,乐在其中,现在可能多一点。娃们玩具多,玩得开心;老人有养老金,感谢政府好政策。
而今的农家人:乡下空气好,菜基本不用买,购物有超市,门前也有叫卖的;不堵车,无污染,好得很,比城区没工作的人都强,可以说是嘹扎咧。
2023年8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