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北诗刊第200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一笑了之简评:作为怀念之作,作者充分描写田野里地米菜的形象,写了母亲当年炒出的团圆,随后又写田野里多出了母亲的坟头,强烈的景物反差,让情感悲喜交加,最后夕阳余晖洒在地米菜上,意念化作彩蝶,寻找失去的梦。整首作品感情真挚饱满,地米菜作为贯穿的线索,使用的恰到好处。三个画面的呈现紧密相连,相得益彰,显示了作者对整体结构出色的组织能力,让整首作品浑然天成,自然流畅。)
田野里
文/阳春三月(辽宁)
稻穗谦卑的低着头
越成熟就越低
当初的毛头小子
磨光了锋芒
父亲的头比稻穗还低
整日扎在田地里
垄头一袋旱烟
拉直了脸上的烟圈
青蛙藏在水稻背面,高一声低一声唱和
仿佛收获爱情
父亲的咳抓不住一根稻草
(闲云野鹤浅评:诗人写“田野里”,句句不见“田野”字样,却让读者感觉都是在写田野里的物以及人,这是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这首诗所表现的画面清新又让人回味,把老父亲的形象植入其中,意境幽远,诗意满满,精品之作!此作入选纸刊!!)
田野里
文/华意
放下锄头和犁把
父亲咳嗽一声庄稼就列队
绿军装红缨枪
一列列一行行
把风吹过的口令擦亮
田野风云诡谲,世界
不再信奉和平,那些豺狼
游走在猎枪的边缘
为了争夺某些资源而在暗地里厮杀
田野广袤而高远
一些奇异的眼睛高悬在庄稼之上
他们偷窥劳动人民的籽实
丢失了人的本真
田野狂风暴雨
一些庄稼流离失所
桥梁坍塌,核电爆炸
蚊虫和鼠类横行
田野容下枪炮声和哭喊声
田野萎靡不堪
田野凌乱疯狂和贼盗
田野埋葬了所谓的文明
在田野终有一隅宁静
那是龙盘踞着的地方
我数一数那上面的鳞片
有14亿颗俊美的眼瞳
(闲云野鹤浅评:诗人以宽阔的视野,奇妙的想象,将整个华夏大地喻成一片田野,在这片田野里所发生的一切,都逃不过诗人的犀利的评判,当然,所有邪恶歪风也被十四亿人民群众明亮的眼睛看住。诗人跳出俗套,以独特的表现力将主题内涵凸显出来了,是一首精品诗!)
田野里
文/雄鹰(黑龙江)
虫鸣遍布田野。梦里出现的词
已经长大。燕子剪开暑气
绳子脱落,每一个细节都那么轻盈
遗留的脚印里,有饱满的呼吸
草木葳蕤。柔软的火焰
炙烤着木质的时间。野性叠加着
藤蔓和花朵,道出真相
叶子融进诗词,蝴蝶飞进梵高的《田野》
枝叶形成的波浪,像一种问候
更多的数量词,填进王冠
每一颗稻谷,都交出体内的故事
月光下,田野里撒满银两
一缕清风,已将秋事挂在窗前
(余新明读诗:田野里的稻谷,月光,清风,以及草木,滕蔓和花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心旷神怡,让人留恋不舍,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梵高的《田野》,作者巧妙的安排,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田野里
文/似水流年(辽宁)
留恋那片土地吗?
梦里的天堂
可以放开思绪
闭上眼冥想
我听见
破土拔节
向上生长
也看见
俯身向下
臣服潜底
一些幻想被放飞
挂在天上
一些愿望被埋葬
等待轮回
田野里
生命循环往复
天与地离得如此之近
中间只隔着
阵阵稻香
(余新明读诗:田野,是孕育万物的摇篮,是生命循环的道场,在这里,一些梦想被放飞,挂在天上,一些愿望被埋藏,等待轮回,在这里,可以看到生命的倔强,也可以看到沉沦的颓废,在这里,天与地离的很近,中间只隔着,阵阵稻香。)
田野里
文/方小齐(湖北)
风吹起来了。在树梢与小草之间
庄稼摇曳,魂灵像是从岁月简谱中走来的
披着季节的光。有坦诚的绿
也有裸露的黄
看田野波涛汹涌。翻动了琐碎生活里
那些精细的构思
连同,记忆里烟波的方向
视线里,丰收片片相连,心跳撞向人间的寂静
亦不停向游子解释
关于太阳、月亮和暖风的
柔情奥密
偶尔,万物在梦中静谧、沉吟
偶尔,万物在故里振臂、欢呼
踩不住风,也罢。狭长的田埂已将虔诚的目光
拉得好长,好长
一弯腰,拂不开那片饱满的乡愁
麦浪把所有颂词,律动在田垅
幻像万千
——那时。时光,正好
(原来的我读诗:此作在选材上依据自然法则展开铺写,大部分创作是在自我思维完善后完成的,此诗虽无韵,但更显其别具一格的结构和与众不同的味道。韵脚对于一首好诗的装点或真正装饰没有必要,尤其对于较短的诗作。作者从自然主题拓展创作范围,便形成了一种人与外界融合的结果,在表现方面,往往给人以舒适表现出来。该诗以现代诗风格展示给读者,其实,作者树立了一个样本,在创新中摆脱了常规写作枷锁,而恢复了后现代诗的原有的自由,借助于人间和万物多种雄浑壮阔的场景,来成全田野里所具有的特质,全诗除结构壮观之外,短诗的文字在平淡朴实之中呈现出恢弘大气之美。整部作品以简练的语言和畅通的句调相结合,以现代诗的体制、不拘一格的辞行分布的长短句,表现出不可抵挡的自然之美的气势和饱满的生活热情。而且作者惯用两三字为一句的句式和不规则的语法结构,句式往往倒装,这打破了当时语言的常规、不拘于形式!!)
田野里
文/蝶鸢(黑龙江)
曾经在这片田野里
种下了春夏秋冬
种下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种下了失望与绝望、希望与梦想
快乐的童年,如五彩斑斓的梦
生长着天真无邪,无忧无虑
一条小河,荡漾着美好的记忆
田野里,记录着人生的起点
金色的少年,如白驹过隙
背负着梦的颜色,充满了惆怅
徜徉在浩瀚的书海中,撷取最美的果实
田野里,长满了理想之光
朝气蓬勃的青年,如火如花
肩膀上挑着清风明月,草长莺飞
燃烧着激情和活力,绽放着智慧与希望
田野里,布满了荆棘与彷徨,幸福与苦涩
转瞬间,步入了中年
风雨过后,努力去舒展
那饱经风霜的皱纹,擦干汗水与泪水
田野里,寻觅那一束生命之光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经历了肝肠寸断的悲凉,冬天却不约而来
一颗素心,缱绻于红尘之中
看清了多少人和事,也看淡了一切
(原来的我读诗:整首诗由始至终围绕着田野的布局和走向来抒情,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没有使用过一句高调脱离现状的口号,雪莱在歌唱田野,又不完全是歌唱田野,作者实质上是通过歌唱田野所见来叹人生望来时路,诗中的童年、少年、中年、暮年,所见所闻所感,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它们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动人景色,乃是人生真实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田野里”不是风景诗,而是生命总结抒情诗,它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描写田野之景,但整首诗都是人生曲线图,形象一点是二次函数抛物线。尤其是结尾处脍炙人口的诗句,既概括了自然现象,也深刻地写出人一生的规律,指出了起点经过艰难曲折走向最终的落点,寓意深远,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