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粮堆”传说的背后
作者:董丽娟
站在盖州市青石岭镇黄粮堆村的山岗上瞭望,七十余座荒冢隆起在苍茫的原野上。
北起黄粮堆村南到三块石村,东起蚂虹咀村,西至赵家村,方圆约5平方公里,有大小不等的土丘七十二个半,当地人称它为“坨子”,并在其上种地,亦有建房者,这些“土圪堆”,在当地老百姓的口里,被称作“皇粮堆”,俗称“谎粮堆”。
其背后还有一个广为传诵的历史传说。据《盖平县乡土志》记载:“相传唐太宗征高丽乏粮,夜筑土覆米于上诱敌,今已圮废无存。”相传,唐王李世民征东攻打高丽城,来到此处时已没有多少粮草。当唐王李世民得知高丽军打探其粮秣情况后,心中顿生一计,唐王恐被对方知晓,拖延交战时间,对唐军不利,为迷惑对方,命令将士连夜在原来堆放粮食的地方堆筑土丘,将粮食覆盖在土丘之上,并插上大帜,谎称粮食成堆。此计果然奏效,对方看到唐军营地粮草充足,利于久战,怕唐王援兵到后难以取胜,匆忙与唐军交战,唐军大胜。故此地被称为“谎粮堆”,后来逐渐演变成“黄粮堆”。
唐太宗李世民带领军队征战东北边境,正准备攻打高丽城。然而,唐军在长途跋涉之后已经粮草不济,无法继续作战。
李世民非常担心如果对方知道了他们的困境,就会趁机进攻并取得胜利。为了迷惑对手,他下令将剩余的粮食都堆放在一个地方,并用土覆盖起来。
当对方看到唐军营地上堆满了粮食时,误以为唐军依然有充足的粮草供应,所以他们急于与唐军交战,希望尽快击败他们。然而,事实上这些被土覆盖的“谎粮堆”里并没有真正的粮食。
由于这个计策成功了,唐军最终获得了胜利,并成功攻占了高丽城。为纪念这次胜利和这个计策的智慧,这个地方被称为“谎粮堆”。
如今,“谎粮堆”已经成为了一个村庄的名字,并且这个地方的土丘仍然存在,人们称之为“皇粮堆”。这些土丘散布在绿茵之中,形似大草原上的帐蓬,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这个传说背后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尽管语言可能会逐渐消失,但地名和民间传说却保留着对故乡历史的记忆和情感。通过了解真实的历史和记住这个传说,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保留对故乡的美好情感。

